尊重与倾听
2021-04-22谢澜
谢澜
佐藤学博士认为学校是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学校的“公共性”原理。[1]3基于这个原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要求师生具备宽容品质,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展现尊重学生的姿态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监督者和评判者,具有“高高在上”的威严。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以学习引导者和陪伴者的姿态走到每一个学生的身边。一方面,教师要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聆听学生发言,用温暖的倾听姿态,传递出“我愿意倾听你说话”的信号,这样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带给学生温暖安定的力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关照到教室中的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关注全体,以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尊重学生,需要教师向学生传递“我相信你”“我支持你”的信号。
使用尊重学生的语言
教学语言体现教师内心抱持的教育理念。不同的语言表达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尊重程度的差异。以4组教学语言对比为例。
1.“你听懂了吗”与“我说清楚了没有”。
为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会询问“大家听懂了吗?”这句话基于以下前提:我已经说清楚了,没有听明白是你的问题。由于害怕被否定和排斥,学生就算没听懂,也不敢真实表达。而教师询问“我说清楚了没有?”则是基于对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都能听懂老师的话,只是因为老师表达不清晰才出现误差。
2.“再说一遍”与“再听一遍”。
班级吵闹时,学生会听不清楚发言,这时教师会要求发言者“再说一遍”。“再说一遍”的潜台词是:你说得不够洪亮或不够清楚,你需要再说一遍。这其实是把信息传递不畅的责任推给发言者。而当教师说“我们再听一遍”,则是在传递这样的信号:大家需要认真倾听,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这让发言者不再感到孤立无援,维护了发言者的尊严。
3.“教一教不会的同学”与“不会的同学向会的同学请教”。
有的教师推行“一帮一”“小老师制”,让学优生指导学困生。这不仅可能助长学困生的“依赖”思想,也可能会让学优生感到“压力”。只有不断提醒“向会的同学请教”,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遇到困难时不应等待“救援”。面对求助,学优生获得更强烈的被需要感和被尊重感,同学间的互惠互助关系更加健康和牢固。
4.“没有完成的同学暂停学习”和“请确认同伴已经完成学习”。
为加快教学进度,教师往往会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部分学生的学习被强制停止,长此以往,学习缺漏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学困”。学习共同体希望通过协同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进度,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
学会以“串联”为目的的倾听
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任务是“倾听”“串联”和“反刍”。佐藤學博士在观摩立多贺初中的课例后指出,为使儿童发言获得更加能动的关联,教师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倾听:同教科书内容的关联;同其他儿童发言的关联;同其先前发言的关联[1]97。下面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课堂教学实录探讨教师的“串联”:
老师:作者情绪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甲:作者看到小石潭想到了官场黑暗,从而产生悲伤的情绪。同时,寂寥的环境也导致他情绪变化。
老师:你认为作者感到悲伤的原因既有对自身经历的感伤,也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学生乙:寂寥的环境会使他情绪发生变化,虽然作者有同游者,但也许同游者不能与他有思想上的交流,他才感到孤独。
老师:你在上一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感伤的原因——缺乏“共鸣者”也会让人孤独忧伤。
学生丙:昨天我读到小潭“溪流”一段时有很压抑的感受,我想作者柳宗元也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才有了这样情绪的变化。
老师:你也同意第一位同学的观点。很高兴你能将上节课的学习感受代入本课,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学生甲认为作者官场失意导致悲伤,同时寂寥的环境也触发了他的忧伤。这两个观点源于文本,但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教师对观点进行了提炼。学生乙进一步提出缺乏“共鸣”也使人感到悲伤,教师找到两人的共同点并将思考引向深处。学生丙从个人体验出发,揣摩作者的感受,教师将前后观点串联起来,把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归纳。“串联”学生的对话并不断跟学生确认倾听内容,展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尊重。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倾听意味着尊重他人和接纳他人,态度与胸怀需要时间的积累,倾听意识和倾听技巧也要在每堂课中不断强化和训练。
一是培养倾听姿态。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停止其他学习活动,身体转向发言者,目光注视发言者,从而让发言者感到备受尊重。二是培养记录习惯。记录发言者的主要观点,采用写关键词的方法来记录;记录观点不一致的地方,为对比分析做好准备;记录发言者的综合表现,如姿态、表情、声音、表达等各方面,以便进一步交流。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副校长,一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