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重塑:成为伟大秘密的发现者

2021-04-22张晓东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

张晓东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身份重塑;集体人格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4-0049-03

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极为重要,但是想要达到理想中的教育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在教育背后,存在着关于人类天性之完满性的伟大秘密”[1]。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发现这个伟大秘密,很多教师都与这个伟大秘密擦肩而过。如果你能够发现这个伟大秘密,就可以实现教育对人的完满培育和促进,而要发现这个伟大秘密就必须发现儿童的秘密——儿童脑袋里有无数的“为什么”,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想象,总是让人觉得无比天真和烂漫……对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来说,秘密具有太重要的教育价值了,他们多年来坚持探索和开发“秘密探究课程”,一方面积极促进幼儿的成长,借此发现儿童的伟大秘密,并围绕秘密展开让幼儿着迷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探秘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伟大秘密的发现者,实现了幼儿教师身份的重塑。

一、每个教师心中都住着一个儿童

我们一般认为,人的成熟就是离儿童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像儿童、越来越像大人,长大了往往意味着与儿童的脱离,意味着与儿童世界说再见。实际上,这其中包含重大的误解,在成人化的过程中最不能失去的就是“童年精神”,“童年精神”是人最原初的基点,“童年精神”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儿童,因此,“童年精神”对教师来说太重要了,真正的好教师心中一定住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这是教师专业生命的底色。我们要让教师这个长大的儿童永远具有“童年精神”,无论他们长多大,永远怀揣着梦想,永远不停止对世界的追问,永远不放弃奇思妙想,这会成为他们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为了取得进入名为童年的这座奇异宫殿的通行证,我们应该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儿童,再现儿童的本色”[2]。

虽然教师看起来每天都和儿童在一起,教师们也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是绝不意味着教师已经实现对儿童的真知。那些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也许就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习以为常可能恰恰阻碍了我们对儿童的认知,甚至导致教师错过了与最真实儿童的相遇。而当教师心中住着儿童的时候,就可以真正地走进儿童的世界。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走进儿童的世界,浦园路幼儿园的教师们也找到了一条进入儿童世界的通道——探秘。因此,努力读懂秘密、设计秘密、发现秘密对于他们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会唤醒教师心中住着的那个儿童。教师心中住着的那个儿童在这一过程中与真实的儿童相遇,美好相遇的过程就是教师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过程。

二、探秘是儿童独特的存在方式

在儿童面前仿佛一切都是新的,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窗户”,打量着这个神奇的世界。桌子底下、橱子背后、花园的角落、过道的尽头,每一个地方都能够让孩子们长时间地停留驻足,都能够给他们带来成人难以想象的快乐。这就是儿童,天生的探秘者,一种让人无比羡慕的存在。探秘者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总想发现点什么,总想找到点什么,成人眼中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东西,却是儿童反复探索的宝藏,甚至儿童还经常自言自语、念念有词地做一些傻傻的事情,也就是维柯所说的:“儿童的特点就在于把无生命的事物拿到手里,和他们交谈,仿佛它们就是些有生命的人。”[3]儿童永远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是成人与儿童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也是儿童作为儿童的密码和基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群体,有自己的让人惊讶的存在方式,探秘对于儿童来说太重要了,这是他们和全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绝不能忽视甚至鄙夷儿童的想象和追问,所以卢梭才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4]教师能够做的是承认探秘是儿童的独特表达,探秘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核,要以此作为幼儿教育的逻辑起点,不再仅仅把他们当作受教育者,甚至当作可以任意形塑的“小大人”。浦园路幼儿园的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孩子们当作一个个可爱的“小探险家”,珍视他们的天性和童心,专门开发了一种学习单——儿童探秘卡,以此撬动和追随儿童的思维,这就是对儿童这种存在方式的最大尊重。

三、共同踏上令人向往的探索旅程

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言:“认识发现儿童与教育、与教师是同一语,谁真正发现了儿童,谁就赢得了真正的教育。”[5]探秘既是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师和幼儿将一起开启探索之旅,这是属于儿童的学习,是充满魅力的成长过程。教师和儿童共同展开研究、思考、对话、分享,秘密世界在他们面前一次又一次地敞开,每天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生命相遇。尤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件”,往往蕴含着大观念和大秘密,对师生的探秘生活带来重要影响,而且,当所有的小事件连成一片,幼儿的学习生活就会不断向前延展。这些充满魅力的活动不就是具有游戏精神的学习活动吗?或者说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而且,这种游戏不是外在给予的,是从儿童文化和儿童生活中生长出来的。

一起探秘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发生,不仅仅让学习变成儿童喜欢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探秘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这会让儿童的天性得以释放,因为“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有时候还要“唆使孩子们顽皮”。[6]学习成了儿童自己的事情,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被教师驱动着做那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正如怀特海提醒我们的:“必须记住,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7]所以,当儿童把学习作为自身的任务时,他们就会为了自己而学习,以积极的状态度过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最令人激动的是儿童们在他们成长的阶段真正成为儿童,为完满的人生写下了重要的一笔,这是对教师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教师和教育尊严的捍卫。

四、在文化自觉中实现人格的拔节

休谟说:“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8]如果說任何学科都会回到人性,那么,第一个要回到人性的学科就是教育学,教育就是一门大写的人学,人是教育永远和永恒的中心话题。如果哪一天教育不再考虑人性,也就是教育学这门学科终结的时候。作为一门大写的人学,教育必须永远聚焦于儿童,儿童就是教育中最应该大写的人。发现儿童的伟大秘密就是要发现教育中的人性,发现儿童的生命和天性,就是要坚守教育的儿童性,就是要对儿童的生命进行呵护与照看,把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地带,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牢记的使命。

浦园路幼儿园始终把儿童放在中心的位置,教师们在与儿童一起探秘的过程中,在探索与研究属于儿童的秘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们把促进儿童成长作为永远不变的教育初心,慢慢形成一种强烈的儿童文化自觉,而“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personality)。例如,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这也可以看作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9]。自然而然地,浦园路幼儿园的教师们找到幼儿园文化和教师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教师的集体人格,这是新时代教师群体面貌的生动写照,是对教师身份极为深刻的再定义,他们会在“最后一级台阶”上陪伴着儿童一路前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

【参考文献】

[1]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6.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蔡汀,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5.

[3]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98.

[4]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1.

[5]成尚荣.重新认识、发现儿童[J].人民教育,2014(11):1.

[6]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

[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46.

[8]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

[9]余秋雨.君子之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3.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