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校本课程实践模式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2021-04-20王秀莲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蒙古族社团校本

王秀莲

优秀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代表,民族精神是促进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 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蒙古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要实现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重要的路径便是校本课程建设,核心是构建课程体系。目前,我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成为学校发展的名片。

一、传承民族文化视阈下的校本课程模式

我校以国家级科研课题“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为引擎,在民族语言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经典诵读教育、益智健体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为依托,有效开发了特色鲜明的“2+x”校本课程核心体系,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多样性、个性化的“课程大餐”(见图1)。

在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上,力求通过“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推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知识扎实、学有所长、品行良好、勇于创新实践的优秀人才;在课程实施策略方面,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蒙汉双语校本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嵌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民族艺术、民间游戏校本课程为学生自由选修课程;在课程实践平台方面,包括校本课堂、校园五大节、体育大课间、兴趣社团活动等多个维度。

(一)“2+x”校本课程模式建构

“2”指的是两个语言类学科校本课程,即蒙汉双语校本课程——“阳光阅读”“学蒙语,用蒙语”。其中,“阳光阅读”曾获辽宁省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二等奖,“学蒙语,用蒙语”在全市民族小学推广应用。

“x”指的是民族艺术教育、经典诵读教育、益智健体教育等校本课程,包括马头琴、民族舞蹈、蒙古民歌、哈旺体蒙文书法、蒙古象棋、蒙古摔跤、沙嘎、鹿棋、布鲁等。这些内容以兴趣社团的形式进行活动,学校共组建兴趣社团27个,包括巧巧手社团、雄鹰搏克社、逸风书法社、蒙古剧社团、胡仁乌力格尔社团、古墨飘香书法社、百灵鸟民歌社团、火红的安代社团、鸿雁诵读社、诗之韵·古诗文社团、绳舞飞扬社、乐在棋中·围棋社团、拔河俱乐部、拾贝文学社、剪之韵艺社、空心字书法社、春雷演讲社团、旋风足球社、蒲公英课本剧社团、英语角社团、飞跃田径社、娜荷芽舞蹈社、哈旺体书法社、蒙古象棋社、莫林胡尔社团、快乐编辑部社团、巴特尔篮球社团,等等。

(二)蒙古族民族艺术系列校本课程

我校坚持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加快民族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步伐,形成学校特色。马头琴、四弦琴、民族舞蹈(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蒙古长短调民歌、蒙古族哈旺体书法等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课程走进课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积淀了艺术素养。

(三)蒙古族民间游戏系列校本课程

蒙古族民间游戏兼具启蒙益智、强身健体、审美创造等作用,内嵌着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英勇勤劳、无所畏惧、善良淳朴的优秀民族品质。这类课程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价值观的形成,是对民族文化的力量传承,其内容极其丰富,我校重点引入了益智游戏和运动类游戏。益智游戏主要有拼图类和棋艺类,包括蒙古象棋喜塔尔、鹿旗、沙蓋等;运动类游戏是主要有摔跤、射箭、掷布鲁等。

二、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的具体措施

我校以传承民族文化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大课程观为架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趣味化设计为思维导向,设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项目,持续改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分年级、分类、分层级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不断提升实施效果,有效服务校本课程建设、服务学生发展。

(一)以趣味化为导向,设计校本课程活动模式

以趣味化为导向,在设计校本课程内容与形式时预设活动的效果,聚焦传承与发展目标,结合学生实践活动要求,在分年级、以班级实施的基础上,转向全校、全员总动员的模式,设计了多种活动。

1.益智游戏

大课间之前为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由选择各种蒙古族益智类游戏——喜塔尔、鹿棋和沙嘎游戏等。

2.特色课间活动

大课间时,以时尚的艺术形式“快闪”为载体,以传统经典的民族文化为内容,千余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排成具有蒙古族民族文化元素的队形,有的像展翅的大雁,有的像奔腾的蒙古马,有的像移动的蒙古包,有的像飘动的祥云……每个年级集中展示的“快闪”活动时间从4~8分钟不等。

(二)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校本课程活动实施

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有趣的活动形式是校本课程有效发生的基础。校本课程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挖掘蒙古族经典诗文、歌曲和本土蒙古贞县的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各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诵读、演唱、游戏为形式,各年级分经典诗文、经典歌曲、益智游戏等三大类活动内容。学校加强全过程的活动策略指导,安排蒙古族语文、音乐、体育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活动进行指导,提供专业化辅导,并与班主任齐抓共管,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推动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

1.以竞赛活动为驱动,促进校本课程深入实施

实践证明,竞赛活动是校本课程深入实施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实施以竞赛活动为驱动,坚持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竞赛化,依托艺术节、阅读节、母语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引入竞赛机制,分享活动经验,交流有效策略,铸就实施力;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比赛,打造活动实施力;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有效的原则,通过蒙语文经典故事赛、喜塔尔大赛、蒙语歌曲大赛、那达慕大会等活动,积极促进民族优秀文化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2.以持续改进为保障,促进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课程实施中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根据各班学生活动的平时情况与期末学校统一验收,不断优化校本课程实践活动的设计,从而实现校本课程活动持续改进。

校本课程实施突破了以往以教学为中心、由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促进了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民族文化素养与能力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悟能力共同愿景的构建。

三、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展的实施成效

校本课程活动化,师生全员参与,做到了多元、趣味、经典、创新,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乐趣,习得母语,涵养文化,建立自信。

(一)突出内容与形式创新的特点

建立了金字塔式层级结构的校本课程活动体系,活动由说唱简短的本土童谣到诵读长篇经典诗文,再由学唱短调民歌到演唱现代流行蒙语歌曲的思路,穿插各类传统的益智类游戏,全程贯穿大课程观的活动理念。

(二)达到趣味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目的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紧密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标,优化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采取“日常活动积累和集中展示双线实践能力提高”的模式,倡导多元化的“七个一”工程,即让每个学生做到“一日学会说一句蒙语”“一周学会吟诵一首蒙语诗歌”“一月学会唱一首蒙语歌曲”“一學期学会讲一个蒙语故事”“每人学会跳一个蒙古族舞蹈”“每人会掌握一种民族乐器”“每人会书写一手规范漂亮的蒙文书法”。在活动中注重趣味性,学生蒙语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展示”的理念

我校每周三开展民族文化日活动,充分激发、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好评。实践证明,立足民族文化传承、指向学校特色创建是可行的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之路。如今,民族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一大亮点。学校被确定为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和喜塔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学校的阿吉奈马头琴表演队、娜荷芽民族合唱队、朝鲁门民族舞蹈表演队、特目澈军乐队经常活跃在各级各类舞台上。学校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构建课程体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多彩的民族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项目学习中绽放光彩:阿吉奈马头琴队齐奏的节目《草原连着北京》登上中央电视台“庆六一文艺晚会”演出舞台,四弦琴演奏参加了央视“激情广场”栏目演出;民族文化日“快闪”特色大课间得到了省、市民族教育界各部门的关注,被推荐为2020年教育部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对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特色化实施。作为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未来,我们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根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题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立项课题“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TMB160616。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蒙古族社团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