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路径

2021-04-20李志高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桂花文本课文

李志高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就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之间的相互对话不是出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其关键的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是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正是这种独特的地位,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认真与学生进行对话,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与文本进行对话,与编者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中形成和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在走近文本中整体感知

学生在课堂上走近文本,通常是在初读课文中进行的。可是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教师在初读环节让学生按照“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把课文通读一遍后再检查一下生字词语的读音,就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学生根本达不到“走近文本”的目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中进行与文本对话的程序,给出具体任务——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不同学段可以有不同任务,如抓住文本中的基本信息,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等。

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低年级课文,初读课文时可以分成“两步走”:先是让学生读图,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学生看图认出小狗、小马、小鸡、小鸭等,这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初步认知。然后,在教师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并用笔圈出跑进课文中的小动物有哪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初读和这样的收获,就是走近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在亲近文本中感知作者

“我手写我心”是作者行文的基本遵循,文章记录的就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是浸润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就需要在亲近文本中倾听作者的心声,寻找文本中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如教学《慈母情深》,课文主要写“我”想买一本小说找母亲要钱的经历,其中有描写母亲掏钱的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让“我”在拿到钱后“鼻子一酸”。这样的文本表达是饱含作者深深情感的,看上去“一卷”数量应该不少,其实钱的数量很少,毕竟都是“毛票”,这是表面看到的情形,其实浸透了母亲多少汗水和辛苦,这可以让学生联系文本中“我”看母亲掏钱之前在恶劣的环境中“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和母亲掏钱之后“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些文字,“我”所经历的正是作者年少时的经历,借助“我”的亲眼所见,流淌的是对母亲挣钱不易的理解之情,这是母子情深最好的注释。

三、在贴近文本中共鸣情感

学生贴近文本的最佳方式就是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度对话,通过深度对话,使学生悄然走进文本的核心和人物的内心,形成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进而促进情感的共鸣,达到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如教学《桂花雨》,单元安排学习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对这样的课文,适宜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对话,在朗读课文中感悟母亲对故乡桂花香气的独特体验。以摇桂花这一事件来看,虽然“我”总是缠着母亲问,但母亲对摇桂花时间的把握是那样恰当:既不能在花开时间太短的时候摇——摇不下来,又不能让它开过了,被风雨吹落,香味就差多了;因此,“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样的叙述看上去很平静,但平静之中,却能看得出母亲对桂花开放和香气聚散的把握很准。在朗读这部分课文时,既需要读出母亲的沉稳,这也是故乡的一种底蕴,又要读出母亲判断和决定的果断,显示出母亲与桂花香之间保持的一种高度契合感。只有贴近文本,才能读出这段看似朴实平常的文字中,已然厚厚積聚着的故土情愫,进而让学生体会“母亲”对故乡的一往情深就寄托在桂花的香气之中。

总而言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一关乎阅读教学成效高低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领学生与文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对话,以真正形成阅读主体意识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而使得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蕴,完成自己对文本的把握和领悟。

作者单位 甘肃省通渭县什川教育学区什川镇太山学校

猜你喜欢

桂花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桂花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