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一体化建设 增强思政课实效

2021-04-20夏波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段教研思政

夏波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各学段思政课各自独立、割裂分离并未形成教育合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廳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思政课守正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也强调了推进思政课建设一体化的要求,提出“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该方案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材内容确定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明确的要求。

落实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需要广大思政教师根据中央顶层设计的实施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教育目标,树立大思政格局、转变教研思路、打破学段本位、做到上下贯通、螺旋上升,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实现一体化发展。因此,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应该在日常教研、教材研读、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努力做到一体化。

一、教研活动一体化

教而不研则浅。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在研讨中碰撞思维火花,在研讨中解决教学难题,在研讨中形成教学主张。所以,做好教研活动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建立大中小学教师“手拉手”的教研机制,形成纵向跨学段的教研新格局。一方面,开展“同备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让不同学段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备课,分别展示。不同学段的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段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围绕“劳动教育”的大主题,小学可以设计“珍惜劳动成果”,初中设计“弘扬劳动精神”,高中设计“实现劳动价值”。不同学段围绕各自的主题,分别设计教学环节,小学注重讲故事,初中注重体验教学,高中注重探究学习。在教研中,各学段的教师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开展专题研讨的学术交流活动,围绕一个热点话题或难题问题,让各学段教师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做到教学思想的互学互鉴,教学方法的互通互用。特别是大学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在交流中,可以开拓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帮助他们深化认识,理清观点,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大中小学教师共同研讨交流,也有利于形成共同学习的大教研氛围。

二、教材研究一体化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体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的指导思想。国家统编、统审和统用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设计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采取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小学教材只提出其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机关,知道有四项职能;初中教材指出这一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具体介绍了四项职能,让学生基本了解这一国家机关;高中教材强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介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系统和职能,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国家机关。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不同学段的教材呈现的内容不同,深浅度亦不同。

所以,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做到教材研究一体化。一方面,教师应自主阅读相邻学段的思政课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知道不同学段教材编写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重点,了解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到了什么,后面学段将要学习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做好教学衔接;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比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教材的呈现内容和表现方式,梳理出该内容在各学段教材中如何体现螺旋上升的,明确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从而在教学中既不过于肤浅,也不任意拔高,科学把握教学的难易度。

三、教师培训一体化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习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要求我们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教师培训的一体化,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培训对象一体化。开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的培训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教师搭建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学段联系,加强课下沟通。

培训内容一体化。不要局限于某一学段,应整体设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方案,可从提高思政教师政治站位的角度,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等内容学习教育,帮助教师明白为谁培养接班人、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可以统一培训思政课教学策略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丰富教师头脑,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培训方式一体化。不论哪个学段教师,都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要通过专家报告、考察调研、跟岗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在学中研、做中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授课能力。同时,也要发挥高校师资培训的优势,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来培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手拉手、共成长。

四、资源建设一体化

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资源的滞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生活。思政课具有思想性、时代性等特点,一节优质的思政课,必须是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用年度发生的重大活动、重大会议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来提升课程的政治性。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这要求思政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鲜的课程资源,让思政课紧贴社会发展,紧扣时代旋律,创设真实情境,补充最新素材,摈弃假大空。所以,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应重视课程资源建设,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实现一体化。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既要积极挖掘本地优质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也要整理、收集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素材,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其次,树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建设大中小学均可使用的课程资源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家社会等角度汇集整理各类资源,让不同学段教师从中挑选可用的教学素材,做到各取所需,为我所用。再次,探讨同一资源在不同学段使用上的差异,提高资源使用的适切性。比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资源,相关文章内容很多,不同学段应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选择地使用课程资源。小学突出感性认识,重点选取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抗疫胜利成果的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材料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学强调理性分析,选取中国共产党在抗疫过程中的措施和做法,引导学生探究取得成功的原因,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五、课题研究一体化

课题研究是提高思政课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研究中思考、在研究中进步。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应“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思政课的教育实效。所以,在课题研究一体化方面,一方面,我们应做到研究团队一体化,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的研究团队,汇聚各学段研究力量,发挥不同学段教师特点,共同完成课题研究。比如,大学教师负责理论层面的研究,中小学教师负责实践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让研究内容一体化。研究内容不局限于某个学段的单一问题,应选取大中小学共存的共性问题,比如,围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何为一体化、为何一体化、如何一体化等角度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施路径。还可以研究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研究思政课程与教材、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与途径等内容。不同学段思政教师可以承担本学段子课题的研究,丰富研究成果。

总之,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有助于整体提升思政课教育效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做为思政教师,应积极投入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中,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学段教研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