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六位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1-04-20赵沛李丹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学段思政课

赵沛 李丹

策划语: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期我们邀请西北大学的赵沛、空军工程大学的李丹、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波从如何进行一体化建设的顶层方案设计方面进行探讨。同时,选取“宪法教育”的主题,以具体课例形式展现各学段层层递进地推进一体化建设要求的路径和方法。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我省近年已在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受到了党中央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通过调查走访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交流互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改进,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应然之举。

1.加强队伍建设

(1)小学的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可分两步。第一步,在建立起专职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之前,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对兼职教师较为系统的专业培训;第二步,再用3至5年基本完成小学思政课教师科班化。(2)中学的思政课教师已基本专职化,但师生比偏低,且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建议一方面扩充队伍,一方面实施制度化的教师定期培训计划。(3)大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师生比不达标,但这个问题有望在2021年底之前得到解决。原理课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但鲜有教师能够熟练而深入地进行系统讲授。也就是说,原理课需要的通才型教师严重不足。建议通过调整原理课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

2.整合备课资源

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目前绝大多数的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偏重,如果有权威的备课资源网(其实学习强国平台里的资源就其丰富性和适用性而言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但由于资源的针对性不足且不便于下载,平台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将一线教师从艰辛又繁琐的搜集备课资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采用双向原则,一方面是上级制作并提供,一方面由思政教师上传并经官方审核后公开。资源网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思政课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备课需要。

3.落实课程开设

当前各学段思政课的开设安排比较合理,学时也基本符合本阶段的学习要求,但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小学的问题在于极个别学校不能完全实现思政课真正进课堂的最低要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占课现象。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考核思政课地区大于考核地区,大城市大于小城市,民办学校大于公办学校。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将思政课纳入地区期末统考,首先将校级管理层的认识纠正过来。(2)中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中。思政课应被视为与语数英同样重要的三年必修课,而不仅仅是文理分科之后的文科生必修课。理科生不上思政课是典型的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思维,而思政课的知识教育色彩是要淡于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教育的。一年多的思政教育的缺失,不仅仅在知识储备上不利于大学阶段的继续学习,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社会、国家、民族等维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机会的缺失。大学思政课教师对此颇有感触,一名教师感慨道:“他们虽然高考成绩都很好,可在大学思政课上,对于中学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少理科生都是一问三不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高三没有上思政课。不少学生不仅没有掌握知识,而且对很多问题存在认知偏差,自身心理问题的增加,似乎也与高三思政课的缺席有关。”因此,强烈建议将思政课设置为全段开设的课程,将思想政治纳入高考统考科目。(3)高校的思政课当中,形势政策课非常及时地调整为全学段课程,其他几门思政课的学时可保持不变,但是开设次序值得再讨论。调研组认为,最合理的开设次序是基础课、原理课、纲要课、概论课。

4.调整教学内容

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总体上认可统编教材的内容编排,并且对中小学的教材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部分教师对教材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主要的意见和建议有:(1)小学的思政课应该重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但现行教材的知识含量过多,且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别。如果期末统考,上级管理部门难免陷入“该考什么”的困惑,若对思政课的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把思政课等同于一般课程而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考评。(2)初中阶段,八年级的“宪法”内容难度偏大,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均感困难。(3)高中阶段,因哲学部分开设太晚,而理科生为了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只能采取短时间高强度背诵的手段,没有足够的时间学哲学悟哲学,这种方式简单粗暴,无法真学真懂。建议将哲学部分提至一年级学习,其他内容顺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建议作粗线条讲解,不建议作为一本书进行讲授。(4)大学阶段,原理课的内容需考虑调整。出于学科背景的原因,大部分原理课教师的教学都以哲学为主,对政治经济学以及科社的内容多是蜻蜓点水般地几句带过。多数学生没有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洗礼,因而无法正确认识西方以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建议新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放到这门课中讲授,原理课改为马哲课,让大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训练。

5.完善考评体系

教育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检验知识学习的评价方式。长期以来,思政課该不该考试备受争议。课题组认为,考试的压力有利于提升师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讨论“考不考”的意义不大,“考什么”以及“如何考”才是更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知识考查不能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唯一参考或主要参考指标是毋庸置疑的,将知识考查这种“硬”考核与日常素质“软”考核如何有机结合才是研究的重点。(1)小学的思政课既然侧重于启蒙道德情感,就应淡化知识考查。之所以部分地区的小学思政课以知识考查为主,乃是因为对于组织者而言,知识考查是最简单的。铜川市印台区方泉小学通过探索,设计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与保健素质、个性心理素质五大模块,每一模块包含若干问题,每个问题对应四个等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加权平均。建议将小学思政课考评权下放至学校,这套评价体系可经专家论证完善后向全省推广,能有效解决思政课考核评价的难题。(2)初中的思政课既然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就是意义所在。建议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践的权重而降低考试的权重,以“前七后三”的比例设置,实践得分依然可参考方泉小学的体系。(3)高中的思政课目标是提升政治素养,重在常识性学习,即不排斥知识性学习,但主要侧重于常识性知识,而非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强调的是广度而非深度。因此,考核评价体系应该侧重于知识面的考查。(4)大学重在理论性学习,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采取“三三四”制。第一个“三”指的是平时成绩,第二个“三”指实践调研报告的成绩(学生自选题目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后期末提交,教师根据报告打分),“四”指的是期末统考成绩。

6.建立交流机制

调查发现,基层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知之不多,但基于强烈的使命感,都有与其他学段教师交流的需求和愿望。94%的受访教师均表示“愿意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在回答“影响教师交流或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的原因”时,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工作过于繁忙”“缺乏交流平台”“没有组织安排”。因此,我们建议:(1)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研讨机制,鼓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互相听课,每年开展一到两次省级交流研讨活动;(2)尝试将分学段进行的“大练兵”活动整合为大中小学教师同台展示,教师们对其他学段会有更直观的了解,便于调整自身教学;(3)将我省的一体化建设探索成果上报中央,为部编教材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终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事有缓急之分,人有专擅之能,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见成效,则需上下一心、各负其责,以“六位一体”之举措促一体化建设之目标。(本文系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033。)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学段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