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模式*

2021-04-19钱贵霞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集体经济农户

李 武,钱贵霞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一、引言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也需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中国农村经济仍是以小农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模式,该模式存在土地细碎化问题。因为,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了每户拥有同质土地,土地根据质量差异好坏搭配起来,按人口数量均分(许庆等,2007)。细碎土地会导致在不同地块间转移耗费更多劳动时间,且一部分土地要用于边界和通道,以及可能和周围土地使用者发生纠纷而产生损失等。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地细碎化增加了农地撂荒发生率(罗必良等,2019)。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小农经济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显现出越来越多问题,如难以采用先进农业机械、土地投资改良不足等,均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也关乎粮食安全,阻碍乡村振兴。

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农村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有效途径(李华,2019)。目前中国的小农经济有一定合理性,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农业发展,但随着生产力发展,该模式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内在理论逻辑是什么,为弄清这些问题本文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归纳总结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代表性研究文献,借鉴发展经济学小农理论,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并找到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实践模式证明两者内在理论逻辑。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农村集体经济概念的界定

已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文献,将土地制度和经营形式混淆,或将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混同,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研究。

本文界定出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有产物,中国特色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把农村集体经济界定为“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宪法和《意见》中涉及到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但未指出二者联系和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联合,承认私人产权;集体经济的本质是财产合并,否认私人产权(韩俊,1998)。集体经济是从所有制层面而言的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经济是从经济运行体制层面而言的经济组织形式(程恩富等,2012)。合作经济的生产资料既可为私有制也可为公有制,合作社为合作经济典型模式。按照《意见》中对集体经济的解释,可总结出集体经济是在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合作经济。北京市农研中心课题组(2018)提出农村集体经济是以集体土地为纽带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独立经济形态,与国有经济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基本形式。根据已有文献对农村集体经济概念的归纳,本文将农村集体经济定义为家庭承包责任制下以村民成员为基础,以村集体为组织决策和管理机构的一种合作经济形态,该经济形态通过整合运用社员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及其他资源要素构建合作组织进行统一决策和经营管理,实现共同发展,并由集体成员共同分享集体经济成果。

(二)文献综述

1949年以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经历初步发展(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及家庭联产承包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根据土地可否流转分为土地流转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和土地流转以来的农村集体经济阶段(赵意焕,2019;高鸣等,2019)。文献清晰总结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及各阶段集体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贡献和特点,但未分析不同阶段转型原因。

营养水平参照NY/T 816-2004配制育肥山羊日粮,配方(D)组成见表1。人工配料,混合机混合均匀,KL-150型颗粒机(压缩比6∶1)制粒。

对不同阶段转型原因,Justin(1990)从博弈论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前两个阶段,论证了为何在第一个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取得成功,而第二阶段的人民公社形式的集体经济突然下滑。归因于第二阶段农民自由退社权利被剥夺,集体化性质从“重复博弈”变成“一次性博弈”,在该博弈中无法维持自我强制实行的协议,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下滑。该文献对中国发展集体经济采取何种形式提供了重要衡量标准,即出台政策应满足个人理性,实现激励相容机制。1978~1984年,家庭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阶段,该制度的变迁使产出增长约46.89%(Justin,199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施行,充分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1984年后农村经济发展增速开始放缓,分散式小农户经营方式的缺陷逐渐暴露,经营规模小,无法享受分工带来的高生产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小农户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村庄由村委会主导或农民主导开始自发地将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经济,提高规模适应现代农业和提升市场话语权。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总结为,1978~1984年由生产队体制下的合作经济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过渡,1984年后分散的小农户开始向合作经济转型,合作经济比重越来越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中国农村的重要经济力量,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数量达到300余万家(梁国亮等,2019)。以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为中国农户组织化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发展合作经济的村庄越来越好,坚守小农经济的村庄越来越差,这也是中国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因。上述研究为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如家庭承包责任制与集体经济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题、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等方面。陈爱华(2017)通过比较研究小岗村和华西村得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近四十年后面临现实困境,但不能否定其价值;汤志华等(2019)研究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集体经济并不矛盾,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只是改变了经营形式,变为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私有经济,而是集体经济。温桂花(2017)、张旭等(2018)及隋明等(2019)均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小农经济问题提供思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完全集体经济与过渡形态两类,其中完全集体经济主要代表为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等,过渡形态主要包括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专业合作制、社区股份合作制等(程恩富等,2012)。

就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现状看,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理论与经验,但对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分析均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缺乏内在理论逻辑;也有部分学者缺乏实践经验,在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时,未抓住核心问题,对策缺少说服力。故本文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分析未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内在理论逻辑(见图1)。首先,运用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分析认为小农经济应随着生产力发展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受市场竞争和现代农业推动得出,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其次,论述农村集体经济可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进而提升市场话语权;再次,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提升组织化程度更好地为乡村发展提供必需品,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和乡风。最后,指出农村集体经济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达到乡村振兴,同时逆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

在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经典论述及发展经济学小农理论均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素材;在实践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组织凝聚力低,而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村集体是胜任这一角色的必然主体(柯凤华等,2019)。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提出:“资本一开始就表现为集体力量,社会力量,表现为分散性的扬弃,先是扬弃同工人交换的分散性,然后是扬弃工人本身的分散”。从该论述中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使私有制分散性缺陷凸显。马克思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以合作生产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提出:“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道路实现这种过渡;但不能采取伤害农民的措施,例如宣布废除继承权或废除农民所有权”。马克思在《维·伊·查里奇的复信草稿》中写到:“俄国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这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过渡到合作经济”。以上论述中创造性提出集体所有制概念,提出以此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的理论,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对小农的任务,就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转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能采用暴力,而是要通过示范和提供社会帮助的方式推进”。在土地私有制过渡到集体所有制方面,恩格斯较马克思进一步提出改造小农的主要途径,即采取合作社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观察英国和俄国生产资料私有制中工业和农业生产问题,总结出集体经济理论成果。列宁第一次把集体经济理论用于实践中,并称合作社为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改造苏联农业。列宁结合苏联的社会运动实践,进一步发展马克思集体经济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就是一个统一的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可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小生产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大生产,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摆脱贫困状态。但这些理论的实践结果并不成功,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双双降低,遭到农民普遍反对。经过苏联集体经济的实践,列宁总结出“当大机器还没有把它们改造过来的时候,就应当保证他们有经营的自由,决不能用任何强迫命令的办法来使小生产转为大生产”。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中指出:“分散的个体生产,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此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经过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集体化的实践,彻底改造了中国农村组织结构及传统农业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建立了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人民公社体制弊端亦日渐凸显,即组织管理监督成本过高、缺乏激励机制而效益递减问题。为解决人民公社问题,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两个飞跃”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理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中国农村改革过程的中国化理论,系统论述了农村个体经营和集体经营并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指出第二个飞跃的条件,即机械化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多种经营发展、集体收入增加。该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后如何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进行辩证论述,指出中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实践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但‘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人民日报,2017)。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极为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理论研究,认为其是中国农村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打下理论和实践创新基础。

(二)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分析了农村小农经济,找到小农经济发展落后根本原因,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土地规模小且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马克思认为分散、孤立的个体劳动同社会化大生产存在不可协调矛盾,这也直接导致农民贫穷;还指出农民在政治上的保守散漫特性也是经济落后原因之一。小农经济应该如何发展,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提出,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公有制,农户之间通过合作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进而发展非农产业,实现产业间融合,最终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使城乡关系和工农业关系较好融合,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经济与马克思私有制下的小农经济类似,可运用马克思小农经济理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目前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中,分散的小块土地使农户在生产时需频繁转换劳动场所,消耗大量精力与时间,导致效率低下,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众多分散的小农户在市场中无议价能力,时刻面临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小农经济分散性也使小农户无力抗衡市场中资本的强势力量,无力抵御各类风险和灾害,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内在必然性。

1.市场竞争推动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原则,在改革过程中,根据生产力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不仅面临国内竞争,还面临国外进口产品竞争,如美国的玉米和大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羊肉等。在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小农户没有成本优势和市场话语权将很难立足。如何降低成本和增强话语权以提升竞争力,有效的途径即是实现规模化。目前,中国有两条实现规模化的途径。第一,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由能人或大户牵头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面积,达到规模扩大化,在实践中,虽提高了农户市场话语权和收入,但并未从本质上变革,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市场中经营主体的逐利本性,使这两种模式可帮助内部人员提高收入,但没有帮助未加入的小农户或贫困户,这两类经营主体无动力提供农村发展必须的公共品,达到乡村振兴要求的作用有限;第二,村集体(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众多小农户自由联合形成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达到规模经济且有效提升了市场话语权,成功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集体经济在“统”这一层次上的服务缺失问题,增加村内基础设施供给,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和产业发展,最终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方面也能发挥较好作用。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产品竞争力和农户话语权,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2.现代农业推动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

目前农业已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基本特征是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及集约化,小农户无法实现,故小农户自由联合形成合作组织是必然的。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解放了部分劳动力,该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生产关系也应随之调整,故现代农业也推动小农经济向农村集体经济转变。该集体经济不仅符合现代农业需要,也解决了小农经济与城镇化矛盾。在城镇化过程中,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是必然趋势,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生产力下降,小农经济模式陷入困境,可通过农村集体经济有效解决。首先,联合扩大经营规模,深度分工协作降低劳动强度;其次,引进机械设备替代体力劳动,如机械播种、收割及无人机打农药等。以此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还有助于为城镇化提供充足劳动力。

(三)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西奥多·W·舒尔茨(2006)提出“理性小农”理论,认为经济中的小农与企业同样具有经济理性,根据市场信息可追求最大利润,与集体农庄、雇佣农场相比,家庭农场同企业一样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更高效。该理论核心是小农如何提高生产力来提高收入,但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困境正印证此论点。故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有必要调整生产关系,即小农经济要转型。城乡二元经济现状下,从事农业的劳动报酬远低于城市工作收入,理性小农放弃农村流向城市,人才大量流失,小农经济模式下先进机器设备及其他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导致农村经济增长缓慢,说明发展经济学的小农理论指导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缺陷。

在生产函数中,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土地固定条件下,投入要素间存在最优比例,虽然技术进步会带来该比例变化,促进产量增加,但经营规模因土地受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舒尔茨提出关键在于在农业中引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科技要素,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懂技术的现代农民,提升农民掌握新工具的能力。这些手段对农村经济主要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提高劳动质量,提升农民管理能力。实践表明,小农经济中劳动质量提高有利于生产率提高,因小农经济中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少(2017年我国85.43%农户土地经营面积小于10亩),故小农经济中管理所起作用不大(杜志雄等,2019)。而集体经济不同,众多农户联合,规模大,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多,涉及内部分工,因此,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负责人的企业家才能和成员的人力资本状况是提高合作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新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如良种的培育(小麦、水稻和玉米等抗倒伏种子的培育),提高农业产量,但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产量提高会使农民收入减少,这也是经济学著名的“谷贱伤农”现象。根据市场结构理论,小农经济分散性、规模小的特性,使小农户无话语权,导致其在生产决策中常陷入“囚徒困境②每个农户都理性的认为别人的产量不变且自己产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市场价格,自己增长产量以获得高收入,结果都增加了总产量,反而收入更低了。”。该困境也使农业产量出现剧烈波动,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要实现乡村振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从小农经济向农村集体经济转变是必要和必然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可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农户组织程度及农户市场话语权,通过农村集体经营使农户摆脱“囚徒困境”,提升农户收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杜志雄,2019)。

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

上述分析论证了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本文以贵州省塘约村的农村集体经济实践模式为代表(见图2),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众多发展落后的农村中,塘约村在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特殊扶持情况下,利用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在村党支部牵头和群众共同努力下完成集体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体现其内生发展动力,具有较强代表性。

2014年之前,贵州省塘约村是省级二类贫困村,由10个自然村构成,共921户、3 300人,经土地确权后承包到户的耕地为4 862亩,人均年收入不足4 000元,全村1 400个劳动力,最多时有1 100人外出打工。塘约村同中国其他村庄一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初期,极大激活了村民劳动积极性,农业产量得到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大量村民进城务工追求更高收入,非农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但未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留下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加重了土地撂荒状态达到30%,生态环境破环严重,空心化、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王宏甲,2016;周建明,2017)。

塘约村原本贫困,2014年6月3日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害,使村民们雪上加霜。“穷则思变”,塘约村党支部放弃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组织全村分散人力和土地资源,实施两个重要举措走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一是成立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土地经营规模,在土地确权基础上利用土地流转把村民承包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实行股份制,规模经营,平整土地,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选择适路适销的农产品,实现企业化运作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社员特长进行合理化分工以提高生产力,在一产基础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如成立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这两大举措使各产业有效发展,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14 685元,整村成功实现脱贫。

塘约村产业发展收入提高,离不开治理有效的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为实现高效管理,在党建过程中,引入群众参与,实行“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管理监督模式,在党员和干部管理中创造性引入“积分制”管党员和“驾照式”量化扣分管理村干部,有效监督村集体组织管理层。

经过集体化改革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此前农户在房前屋后搞养殖业,污染了生活环境。合作社建立后,经过合理选址建设现代养殖场,配套建设大型化粪池,解决了污染问题,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有机肥,通过合作社规模经营提升生态环境。

2014年前,塘约村有铺张浪费滥办酒席的乡风,为移风易俗该村出台“红九条”形成村规民约,乡风得到极大改善。村集体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办理婚丧事宜,大大节约村集体开支(刘学文,2018)。塘约村的村规民约实现了村民共治,打造了乡风文明乡村,值得其他村庄学习借鉴。

塘约村选择集体化发展道路后成功脱贫,村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外出就业村民纷纷回村工作,全村呈现欣欣向荣景象,为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参考模式。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结合发展经济学和博弈论研究中国小农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找到二者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认为,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农业背景下,小农经济已制约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阻碍了乡村振兴,由小农经济转向农村集体经济已是必然趋势;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会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农户市场话语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带来农民间协作劳动,增加农户凝聚力,促进文明乡风,最终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在理论逻辑上可实现乡村振兴,贵州省塘约村案例以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可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法律制度。加入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户考虑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法律制度,保护集体经济成员利益,可使农户有稳定的政策预期。其次,总结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成功经验,向有条件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庄推广。最后,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企业类似,管理人员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效果,因此,需地方政府对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服务,提升其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集体经济农户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