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论析

2021-04-18邢战国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邢战国

摘   要: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其中潜在优势有:较好地适应大班教学;贴合素质教育;与过程性评价互补。认真发掘和利用这些潜在优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课堂实践教学   潜在优势

思政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来源于实践”和“实践出真知”等至理名言,一再告诫我们实践对于理论认知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等各种素质的功能”①。社会各界早已认识到,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就必须拓展和深化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例如,课堂实践教学几乎不受时间、空间和交通限制,基本上不存在安全隐患,易于密切联系理论教学,便于教师全程指导和考核,教学效果显著等。关于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这些显性优势,学界已有较多论述,兹不赘言。除了这些显性优势之外,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还有一些潜在优势,值得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笔者拟就此问题专门探讨,以期学界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一、较好地适应大班教学

高校思政课全覆盖,面向各级各类学生,师生比问题一向突出。加之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大班教学成了各高校应对思政课教学师生比问题的“法宝”。有论者分析了大班教学之困:“课堂组织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低,教学考核困难、教学理念难以贯彻等问题。”②面对大班教学,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思政课的大班教学问题,就需要先行解决高校思政课师生比的失衡问题。这绝非易事,更不会一蹴而就。当下,在大班教学条件下,积极寻求应对之道似乎更可行。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广泛参与,任课教师把学生们组织起来、组织好是关键。学生们组织起来了,任课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压力就会相应减小,大班教学之困会随之缓解③。首先,任课教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们明确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意义。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魅力所在。其次,通过学生分组,把大班课堂改造为一个个便于组织管理的学习小组。各组分工明确,既竞争又协作,营造“学、比、赶、帮”的良好氛围。大班分组以后,任课教师抓紧盯好各组组长,再由各组组长抓紧盯好各自组员即可。最后,各组内部要明确分工协作关系,每个组员都有适合的角色和任务。只有个人利益与小组利益相一致,学习小组才能成为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分组的实质和意义在于改变大班教学的课堂生态,改变大班课堂上某种松散无序状态,为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创造必要条件。有论者指出:“按照一系列的标准,进行分专题和分组教学,能克服公共课教学特别是大班教学在管理上的困难、提高学生对公共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且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④总之,课堂实践教学需要任课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一旦任课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任课教师就能够较好地驾驭大班教学。这一潜在优势对于深受大班教学之困的高校思政课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二、贴合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论输赢,以死记硬背为特征,造成诸如高分低能、素质低下等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和教育大国,但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尚不足,就有了“钱学森之问”⑤。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无疑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无可争议的最佳选择。然而,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依然习惯于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满堂灌”,学生们习惯于在下面默默而坐。

通过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有效引导,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大班分组后,各组之间及各组组员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为了个人出彩,也为了小组利益,组员们除了积极向任课教师讨教之外,还需要切磋、交流和协作。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锻炼了社交能力,学会了分工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可谓收获多多。课堂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从摸索中学,从实践中学,从合作中学,不再是被动地听、简单地学。学生在课前准备和课堂实践中既要动口、动手、动脚,更要动脑,还要与他人配合演练、协作好。诸如学生讲课、主题发言、新闻播报、热点短评、课堂讨论、教学点评和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形式,在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获得感。例如,学生的材料搜集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适应能力等都会程度不同地得到锻炼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幕后走到台前,实现了课堂角色的翻转。这促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重新审视自己、他人和教师,深刻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和相互教育的作用。总之,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动起来、忙起来,收获相应多起来。对于学生们来说,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是宝贵的经历。

三、与过程性评价互补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主要采取期末考试的形式考评学生。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这种考评模式虽简单易行,但很容易诱发“重考试、轻过程”的不良学风,特别是考评本身存在跑偏、失真的问题。考评是学习的指挥棒。一些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兴趣不浓。如果以期末考试“定输赢”,那么一些学生不免觉得课堂教学并不重要。过程性评价,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跟踪和反馈,以此揭示、判断和生成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成效,为后续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过程性评价意味着考评重心前移和關口前置,促使学生们端正学习心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平时表现和学习过程,为任课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创造必要条件。过程性评价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正如某论者指出:“不仅可以推动思政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学习反思,达到加强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等目的。”⑥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来源和依据。教学过程与考评过程互补交融,两者内在一致,相互促进。任课教师做好课堂实践教学的事前安排和过程指导,学生在明确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流程、规则和要求的基础上分工协作、精心准备和公开展示。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展示效果、熟练情况和努力程度给予相应的过程性评价并进行课堂记录。过程性评价既要考虑学习小组的整体展示效果,又要考虑每个人的实际表现,目的是加以区分,避免学习小组滋生平均主义和搭便车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过程性评价的公平合理性。

过程性评价与高校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需要任课教师注意好细节问题。兹结合若干重要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论述。一是学生讲课环节。该环节难度较大,富于挑战性,过程性评价的看点和依据很多:学生是否熟悉教学内容,素材是否鲜活生动,课件是否清晰实用,讲课同学是否大方自然,相互配合是否充分到位,等等。其中关键是要看讲课效果如何。二是知识竞答环节。对于过程性评价来说,该环节有很多看点:命题是否恰当合理,命题是否难易适中,课件是否清晰实用,竞答过程是否公平有序等。知识竞答的命题情况、组织情况和参与情况均可作为任课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来源和依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很有帮助。三是课堂讨论环节。高校思政课说到底是解决学生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课堂讨论和思想交流必不可少。任课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时提出教学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凡认真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都要给予相应的过程性评价。四是教学评论环节。对于课堂实践教学来说,登台展示的学生犹如考生和演员,台下听课学生犹如观众和评委。台下听课学生对于台上学生的展示效果及其成败得失有着直观感受,也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教学评论有助于全班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对后续课堂实践教学的改进很有帮助。教学评论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来源和依据考虑,凡认真参与教学评论的学生都可以纳入相应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引入此环节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促使登台展示的学生认真准备和精心展示,另一方面促使台下学生认真听课和用心观摩,这对于改进学风、增强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扭转各种不良学风,而且可以使任课教师的学生考评工作更加真实有效。

总之,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其潜在优势值得我们认真发掘和对待。这些潜在优势主要有:一是较好地适应大班教学,这对于长期受困于大班教学的高校思政课来说弥足珍贵;二是贴合素质教育,这对于多年倡导素质教育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同样弥足珍贵;三是与过程性评价互补,能有效扭转不良学风并优化学生考评模式。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潜在优势,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张玉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②徐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1).

③李国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课堂管理模式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④张玉胜.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专题分组教学改革探索[J].老区建设,2015(10).

⑤2005年,温家宝同志探望生病住院的钱学森,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⑥孙雪勤.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思政课考核模式改革[J].知识经济,2019(2).

本文为河南大学教改项目之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
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改革考核模式,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