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2017-03-30武敬杰

科技资讯 2016年3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问题对策

武敬杰

摘要:高校思政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政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通过实践培训,改善思政课授课现状,切实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所提出的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精神,应增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的培训工作。然而从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实践培训概念认识不清;二是高校对实践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实践培训考核方式单一。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更好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工作。

1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实践培训认识不清

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对实践培训认识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不够深入。在当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虽然很多学校认识到了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但对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只是把实践培训当成是师资培训的调味品,由于忽视实践教学,致使实践培训与理论教学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影响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的深入。其次,对实践培训活动与实践培训教学的关系研究也不够具体,很多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时,走的只是表面形式,甚至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而作出不切实际的实践培训活动,不仅影响到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更是影响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效果[1]。

1.2对实践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对思政课实践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经费投入上明显不够,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文件精神,高校除了正常的思政课经费支出,还要投入思政课教师实践活动培训专项经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一些重点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高校均达不到要求。其次高校没有建立健全思政实践培训教学机制,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体制,在时间不能保证实践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没有把实践培训制度化,常态化,致使思政课实践培训无法得到全面的落实。最后高校思政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不够合理,现在很多思政教师都是“刚从校门走出,又步入校园”的本科毕业生或者研究生,虽然其学历达标,但是教学经验有限,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更显的经验不足,这就影响了思政课实际教学的效果。

1.3实践培训考核方式单一

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工作关乎到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实践培训考核要注重每个细节的考核,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但就當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分析,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过度注重思政教师的定期考核分数,忽视了日常实践培训中的考勤、状态等方面的评价,再加上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因授课任务较重,为了给学生带来更高的思政教学效果,多将实践培训时间作为自己备课的时间,甚至还有些教师因事物繁忙不愿意参加实践培训,致使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整体效果不佳。

2 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把握好实践培训的内涵

在思政课实践培训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实践培训的内涵。进而处理好实践培训与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2]。为此高校思政教师应以自身为教学主导,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培训设计,进而提升实践培训活动效果,同时也调动了培训教师的热情,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进行实践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出发,例如针对社会中的热点与焦点展开具有探索性的实践培训,尽可能的在社会实践培训过程中体现思政课堂教学思想,让思政教师真正成为实践培训过程中主角,暂时放下身边事物积极主动学习思政课知识,在以知识能力为本位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育的目的,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2增强对实践培训的重视程度

为增强高校对思政课实践培训的重视程度,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严格贯彻教育部门颁发的有关思政课程建设文件精神,根据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活动开展情况,使用专项实践培训经费,为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高校还要联系建设相应的培训基地,结合思政理论性质以及当地实际条件,为教师实践培训活动提供有效的场地支持[3]。第二,建立统一、高效且组织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为此学校要专门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实现对教师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全面落实,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发挥出高校教育的功能。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开展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为契机的前提下,取得校领导部门的全面支持。为此国家教育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工程建设计划,教师应该牢牢的抓住这个契机,取得进一步的经费支持,不但可以为思政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得到有效的物质保障,也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第三,充实学校师资队伍,高校要不断的充实和优化思政教师队伍,不定期对教师组织培训,进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素质水平,通过教师能力的提升,切实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3创新实践培训的考核机制

在创新实践培训的考核机制方面,既要与实践培训相统一也要与教学体系相适应,在帮助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师实践培训的参与热情。为此笔者认为,在新的考核机制中,除了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分开进行评定,同时还应突出对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活动参与考察,以及对教师在实践培训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将其列入到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综合考核中,坚决杜绝将实践培训作为思政备课环节。另外,应将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考核机制与教师职称等级联系到一起,对于一些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增加其进修时间,在规定时间内不予职称晋升机会。当然,也可将其与思政课教师的薪酬挂钩,这样不仅会增强教师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培训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总结

总之,当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克服多种困难,才能使教师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玉娥.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6(19)

[2] 刘宏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实践培训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

[3] 段华庆,江茜.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培训中的问题对策[J].科技展望.2014(2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