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积累 细品悠长古韵
2021-04-18董倩雯
董倩雯
摘 要:小古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其故事具有趣味性、幽默性,且又短小精炼,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学习,从而唤醒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心智特点,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小古文的人文内涵,营造良好、浓郁的古文学习氛围;在朗读教学中培养语感和品味语言;扩充学生的语言认知面,培养学生的语感与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古文;传统文化;人文内涵
小古文因得文言文“意白言不白”的精髓,晓畅通达,寥寥数语间,形象、情态、事件呼之欲出。小古文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文采斐然,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经典。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起,一共安排了11篇文言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这11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从内容看,所讲述的故事较为简单,结合了小学生的成长历程,符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下面笔者以《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教导学生学习小古文。
一、打开味蕾,激发兴趣
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只有对小古文产生兴趣,才会把诵读小古文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和一种期盼。
师:课件出示(路边李子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李子。
师:想摘吗?
生:想。
师:看见诱人的果子,大家都想去摘了吃。可是老师觉得好奇怪,你看,这么大一树成熟的李子长在路边,却没有人去摘了吃。这是为什么呢?
生1:不能随便采摘未经别人允许的李子。
生2:野果子不卫生,不能随便吃。
生3:树上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子,没有人摘了吃,肯定不好吃。
生4:树在道旁,多子折枝,不摘,苦也。
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一个七岁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他有什么奇思妙想呢?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文言文学习中,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充分把握小古文教学的特点,深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潜在情感,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营造氛围,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始,通过图片引入,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目的是要顺势引出李子不好吃,可能是苦的。对学生不同的答案给予肯定。为学生创设语境,让学生试一试,运用文中相仿的句式、语言说话,意在营造学古文的语境。
(二)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难”造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这时,教师不妨降低难度,学生不会读,教师范读、带读、教读。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提前铺设台阶,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读懂。
《王戎不取道旁李》只有49个字,四句话。通过对比描写,讲述了面对多子折枝的李树,王戎与诸小儿不同表现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简洁,富有逻辑,颇有趣味。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分四“读”引导学生学习:一读,理解生字,引导学生看注释;二读,教师演读,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三读,看注释再读文,尝试读懂;四读,抓人物,疏通文义,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摘道旁李”的原因,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练。从而放缓学习的难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三)拓展阅读,升华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课末,再适时地补充:《世说新语》里有很多早慧孩子的故事:让梨的孔融,南昌有个孺子亭……这些孩子长大后成为上流社会的名士。《世说新语》就是写上层名士的逸闻言谈的,这样的故事有2000多个。每一个故事都像《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样,有一句或几句精彩的语言。
多媒体出示《文彦博树洞取球》一文,红字加粗,“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通过对比,写出了群儿与文彦博取球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小古文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寥寥几语把文彦博的聪明写了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有效拓展阅读,为学生和阅读牵线搭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向纵深发展,而且以课内的“点”链接课外的“面”,从而调动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
二、細嚼真味,品读韵律
古人文章妙处,全在“沉郁顿挫”,在沉郁顿挫中,文章精神必显。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表达的精神、气势。由此可见,“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策略,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线索。
师:你知道“走”和“竞走”的意思吗?
生:“走”古时候表示跑的意思,“竞走”这里指“争着跑过去”。
师:但在现代文中“竞走”是一项体育运动。(出示小视屏)
因而在朗读时,我们要根据意思来合理停顿。出示:“看 / 道边李树 / 多子折枝,诸儿 / 竞走 / 取之,唯 / 戎不动。”
(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读。“看 / 道边李树 / 多子折枝,诸儿 / 竞走 / 取之,唯 / 戎不动。”
(抽生读,要求流畅)
师:看着教师的手势,(边打手势边示范)
生:“看 / 道边李树 / 多子折枝,诸儿 / 竞走/取之,唯 / 戎不动。”(和着教师的手势)
师:都说停顿是读好古文的关键。提起手,让我们一起和着自己的手势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生一齐举起右手食指,跟着教师边画停顿边读)
师:这就是读古文的味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读的时候,把这个小故事读到脸上,读到手上,那就更好了。
(一)正确停顿,读出节奏
古文的语言简洁凝练,节奏鲜明,或对仗工整,或长短参差,读来抑扬顿挫。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难点处给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
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出示:“看 / 道边李树 / 多子折枝,诸儿 / 竞走 / 取之,唯 / 戎不动。”教师可以结合对文言文的理解,运用关键字的意思,断停顿。
(二)体会文句,读出意思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说书读得多了,就能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了。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小古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地读,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思考,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这样才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积累古文知识,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如:本文中由三个“之”,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通过同桌交流,借助注释,师生共同理解等方法,解决文中生字及生词的意思,以此更好地理解文意。
师:“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再联系上下文思考三个“之”分别代表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师生交流,并出示明确:第一个和第三个“之”指代的是李子,第二个“之”指代的是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试读,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由教师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文章所表达的语言意义,才能把文章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能够掌握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能力;通过反复诵读,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增强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入情入境,读出语境
“读”出语境,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文章的含义,把不理解的地方弄懂后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属于课堂的中间环节。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首先就要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头脑中产生印象。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个富有逻辑性思维的小故事,理解文句的环节,指导抓住关键词,准确揣摩,或创设体验的情境,层层深入,这样更能体会王戎的聪慧。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投入学习的情境之时,情感积蓄之际,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味。在学生理解王戎甚聪慧后,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读,配乐练读,并结合自己的语气、神态,加上体态语言,读出语境。
三、回味无穷,感受语言
学习小古文时,细读之后,也得回味其语言的魅力。“文言共生”是语文教学的性质,教学中当警惕“废于清议”或“死于章句”的偏颇现象。
(一)在“文”“言”共生共融中渗透字义教学
古人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每一个字词里面包含着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和智慧。小古文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学习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获得语言的发展,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学生对“竞走”的理解过程,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走”的意思理解,然后深化朗读三步教学,使语言文字的教学放在文字文化的大背景下,扎实而不枯燥,浅白而不浅薄。
师:“走”什么意思?
生:跑。
师:我们曾经在哪些诗文中学过呢?
生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生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师:“竞”表示什么意思?
生:争着。
生:比赛。
……
师:“竞走”就是——
生:争着跑。
师:竞走在古时候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在现代文中就是一项体育运动。(看视屏)
学生根据理解自由练、读。
(二)在富有逻辑性的语文中了解人物的个性
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作为一篇生活故事,作者通过记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推断出李子是苦的,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人物形象。
如“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思维发展的过程:如果路边这么多李子是甜的,那么摘得人多,那样的话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李子;树上的李子有很多,说明没有人摘,一定是苦的。
(三)在两“会”之中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练
通过师生合作共读,引导学生揣摩总分关系的语言表达方式,抓住“此必苦李”,立足观点。从“树在道旁”“多子折枝”来体会王戎的发现问题;从“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对比中,体会到王戎遇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甚是聪慧;从“取之,信然”体会到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果然如此,让教学结构形成复沓的美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语言,我们要读出了王戎说话的神态、语气,感受到人物语言的简洁明了。
小古文教学应该充满小清新,让学生在趣味的语言中培养兴趣,在入情入境的吟诵中培养语感,在细细的揣摩中品味语言,在精彩处尽情演绎;在朗读积累中,细品小古文的言语魅力,让悠悠古韵为学生打开小古文学习的启蒙之门,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吴忠豪,李振村,杨文华.新经典诵读特色课程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4.
[2]胡国林.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4(05).
[3]朱学清.“大语文”教育文集·学习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4]王玲湘.三個一点,打开文言学习的启蒙之门——以《杨氏之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0(15).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宋家漕小学,宁波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