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疗法的传承和创新*
2021-04-17李灿灿张峰唐泽荣顾亚娇
李灿灿,张峰,唐泽荣,顾亚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植入相应的穴位区域,经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该疗法发展快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临床中所用埋植材料、工具以及操作手法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为将埋线疗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从埋线疗法的源流、临床应用、埋植材料、操作手法、作用部位、研究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1 埋线疗法的源流
1.1 埋线疗法诞生的理论基础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虽然古籍中未记载,但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留针理论。《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毫针者……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针灸大成》曰:“病滞则久留针”。《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素问·缪刺论》曰:“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灵枢·逆顺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久留之”等。这些文献为穴位埋线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即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从最初《黄帝内经》“九针理论”,到金元时期的何若愚的“时间针法”、窦汉卿的“针刺十四法”,医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单纯采用针刺的一般方法来治疗一些顽固性慢性疾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或虽有疗效,不能巩固和持久,于是,又产生了留针法来巩固疗效,而留针正是穴位埋线产生的重要基础。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的延伸,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用针刺的方法,将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埋入人体特定的穴位后,形成针灸留针的长期刺激,即长效针感,以线代针,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长效针感可大大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节约了就诊时间,避免了每日针灸的麻烦与痛苦。故针灸为埋线奠定了基础,埋线由针灸发展而来。
1.2 埋线疗法历经的时期基于留针理论,为加强针刺效应,延长刺激时间,首先演化出了埋针。埋针是埋线疗法形成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穴位埋藏疗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摒弃了原来的埋藏材料(腺体、钢圈、药物等),使用羊肠线替代,开启了穴位埋线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埋线疗法在原有慢性病和虚证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了急症和实证,病种涉及到内、外、妇、儿等科,扩大了治疗范围,这一时期为埋线疗法的发展时期。其时埋线技术的传承多是师徒之间的传授,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操作方法也是凭经验因人而异。随着埋线疗法的成长,产生了第一部埋线专著《适用穴位埋线疗法》,该书总结了埋线疗法展开以来的实例和功效。随后温木生、郑详容编著的《埋线疗法治百病》介绍了埋线疗法的起源、作用机制等。接着出现了辨证选穴,临床研究以及简单的动物实验[1]。基础理论和动物实验的出现是埋线疗法发展的成熟时期。
2 埋线疗法主治疾病谱的变化与优势病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医者以组织疗法为基础,结合针灸经穴,将羊膜组织通过切开包埋的方式埋入喘息、大杼、风门等穴,治疗支气管喘息。随后我国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的治疗方法,该法可以延长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次数,增强治疗效果。随着埋藏材料的转变,埋线疗法的主治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哮喘、胃炎、慢性肠炎、中风偏瘫等顽固性、慢性疾病,疗效显著。20世纪90年代之前,穴位埋线相关文献相对较少,且治疗面窄。至21世纪初,各种埋线疗法的报道相对增多,治疗病种相应扩大。张选平等[2]在1971—2011数据库中查到埋线的文献1 075篇,其中内科疾病占61.77%,外科疾病占15.72%,皮肤科占9.02%,五官科占7.26%,妇科3.81%,儿科占2.42%。埋线疗法主治的内科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胃脘痛、肥胖、哮喘、腹痛、面瘫、便秘等;外科优势病种主要为腰腿痛;皮肤科主要为牛皮癣;五官科主要为重睑术。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性疾病、代谢相关性疾病以及慢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将占据我国居民疾病谱的首位[3]。
3 埋线材料、工具、穿刺技巧的创新
埋线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的传承和创新。埋藏材料、埋线所用的针具、埋线部位、埋线手法是埋线疗法重要要素,这四大要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兴起,不断地改良和发展[4]。
3.1 埋藏材料变革随着现代医学无菌技术和无菌观念的普及,埋藏材料由原来动物组织的垂体、腺体发展到羊肠线。羊肠线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易发生结节、过敏等不良反应。究其原因,一是线体来源于动物的结缔组织,易致过敏。二是因为铬盐的处理延长了羊肠线的吸收时间。三是其降解需要蛋白酶的作用,若体内缺乏相应的蛋白水解酶,会导致吸收障碍[5]。羊肠线在干燥状态下线体僵直,需用生理盐水或调养液浸泡使其连结柔软和有弹性。为克服羊肠线的弊端,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研制出胶原蛋白线。胶原蛋白线由纯天然胶原蛋白加工而成,加酶处理,通过酶解吸收,是纯生物制品,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和不良反应。因其制作过程中去除和处理了遗传毒素和致敏因子,所以使用过程中几乎不存在过敏现象[6]。随着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的出现,第三代可吸收医用外科缝合线替代了羊肠线。医用高分子合成聚合物以PGA(聚乙交酯)、PLA(聚乳酸纤维)、PGLA(聚乙交酯-丙交酯)为代表。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线是PGLA,该线体在体内水解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具有组织反应小,无需保存液保存和吸收作用好的优点[7]。
3.2 埋线工具的演变因受到科技工业的限制,最早使用的方法为切开包埋法、割埋法。常用的工具为手术刀,埋线时刺激较大,得气后疗效持久,但存在操作复杂、创伤性大等问题,而且容易感染。其后又用缝合埋线法,创伤虽然减少,但是埋入的线体长度较长,埋线后部分患者出现红、肿、痛等不良反应,患者仍感痛苦。经过临床的不断探索,医者首先把一次性腰穿针改良为专业埋线针具。也有文献报道,用注射器的针头,插入针灸针做针芯改良,成为了埋线针的简版。在上述两种针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一种管型的专用埋线针具,逐步演化成一次性无菌专用埋线针。一次性埋线针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减少了感染机会,使操作简便、快速,让患者几乎感受无痛苦的治疗,开启了埋线技术进入微创的时代。埋线针具的发展使埋线方式发生转变,由切割埋线转为刺入埋线,有创变成了微创。出血、传染、淤青等不良反应概率下降,使埋线疗法的操作更加安全。
3.3 穿刺技巧穿刺技巧是埋线疗法的核心要素。传统的埋线只起到“长效针感”的作用,在埋线的过程中很少加入操作手法,而操作手法是针灸治疗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温木生[8]在埋线的过程中加入行针手法,如提插、摇摆、扫散等,以增强刺激,加强治疗作用。方东梅等[4]采用“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穿刺术”“分筋拨脉式颈动脉窦埋线术”,突破了传统的不在血管、神经附近针刺或者埋线的禁区,使埋线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笔者在埋线过程中通过提插手法得气后,稍提埋线针,然后将针尖沿着经络的方向透向另一穴位,根据不同的疾病将线体置于不同的位置,不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且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3.4 埋线部位的变化临床操作过程中,医者只是凭经验和主观感觉体会手下针刺的阻力和“落空感”。患者只是体会到“酸”“胀”“沉”“麻”的针刺反应,并不能准确的判定线体所处的具体解剖位置,以及是否避开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以致埋线后出现出血、血肿、结节甚至片状瘀血等不良反应。刘佳等[9]研究表明,若埋线针离神经、血管比较近或者埋置的部位比较表浅,容易导致“出血、血肿、淤青、结节、线体溢出、化脓”等不良反应。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针灸影像也在针灸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孙文善等[10]在超声引导下观察了颈部C5夹脊穴位埋线,通过超声可以看到颈部夹脊穴的解剖结构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多裂肌以及棘突、椎弓等组织结构,并测量了各个层次到表皮的厚度,然后再观察埋线针穿过各个层次的针感以及疼痛程度,为颈部埋线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准确性和安全性。随后孙文善等[11]又进一步察看了在超声指导下将PGLA线体精准地置入颈多裂肌层,实现了进针和植入质料的可视化操纵。伍先明等[12]的观察证明,将线体植入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效果。文献指出,将线体植入肥胖大鼠的脂肪层,在减轻体重、调节血脂及瘦素的表达方面比将线体植入肌肉层效果明显。李晓燕等[13]观察了不同层次的穴位埋线都可以降低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血清TC/TG/LDL-C和血糖的水平。黄丹等[14]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穴位埋线局部组织微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其观察针刺和穴位埋线14天,发现两者都可以使穴位局部的胶原纤维增多,针刺的穴位主要存在肌纤维变形、扭曲和断裂,而穴位埋线的穴位肌纤维沿着长轴方向走行,分布均匀。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埋线像针刺一样,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配合补泻之手法,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有些操作幅度比较大的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会明显破坏局部组织。如果在现代超声可视情景下进行埋线操作,可以避开人体重要的神经、血管以及重要的脏器,从而进一步发挥提高临床疗效。以上文献看出,在超声的引导下,不同层次的埋线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而且能准确地将线体置于一定的位置,甚至还可以在埋线中加入补泻手法,不但提升了埋线的安全性,还可以实现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 埋线的作用机理
埋线疗法是针灸理论和现代医学结合的产物,通过羊肠线在体内生理、物理、化学的刺激,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作用。埋线疗法是融合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15]。温木生认为,埋线疗法包括“生物物理刺激效应”和“生物化学刺激效应”两大方面。埋线针具刺入穴位和埋线时的渗血效应为物理刺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的损伤修复及线体在体内吸收刺激产生的反应为化学刺激效应。温木生还认为,埋线刺激时产生的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到相应的脊髓后角,然后再传入脏腑起着调节作用;另一部分冲动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调整脏腑的机能状态[16]。
中医理论认为,埋线时发生的酸、麻、胀、痛的感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线体停留在体内吸收的过程具有催气、候气的作用;埋线时针体比较粗、刺激比较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属于“泻”的范畴;后期线体的接收,刺激比力弱,可以填补脏腑、阴阳之不足,属于“补”的范围,这类刚柔相济、补虚泻实的刺激过程,可以使机体到达“阴平阳秘”的状态。
5 动物实验研究
随着对埋线疗法研究的增加,动物实验越来越多。有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研究;也有从免疫细胞、神经递质的研究。周晓玲[17]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穴位埋线不但可以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ALT、AST、TG、TC的指标、还可以改善肝脏炎症坏死的程度,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黄康柏等[1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超微结构。龚秀杭等[19]发现,通过穴位埋线可以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肝功能、肝组织、脂肪变和肝脏炎症程度。廖金玲等[20]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SREBP-1 的表达,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郭爱松等[21]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穴位埋线可以降低失眠大鼠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进一步改善睡眠情况。郑晓娟等[22]发现,穴位埋线可以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且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埋线疗法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的出现,促进了埋线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临床向实验的转变。
6 讨论
综上所述,埋线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绿色的中医疗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刺激缓慢,疗效持久的优点,对常见疾病、慢性病、多发病可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疗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埋线器具、线体质量安全、无菌,操作的过程也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的环境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以中医特色技术为主,同时借助现代超声多普勒技术和实验技术对其进行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做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真正地做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了中医特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