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霞运用黄芪赤风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病经验*

2021-04-17闫文宏周倩倩张宏贤曾怡蠧张晶晶李冠霆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流涕辛夷赤芍

闫文宏,马 宁,周倩倩,张宏贤,曾怡蠧,张晶晶,李冠霆,白 雪,崔 霞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崔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中医优秀人才,先后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素梅教授、国医大师薛伯寿、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岐黄学者马融教授,以及首都名医王应麟、姜良铎教授,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擅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外感热病、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等)、腺样体肥大等呼吸系统疾病。黄芪赤风汤源于《医林改错》,王清任认为“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薛伯寿认为黄芪赤风汤具有调气行血之功,因此临床中善于应用黄芪赤风汤来治疗气血不畅的多种疾病[1]。崔霞深受薛伯寿学术思想影响,将黄芪赤风汤灵活运用于小儿慢性鼻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师从崔霞教授,侍诊左右,现将崔霞运用黄芪赤风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1 “鼻病”根源

《四圣心源》中载:“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鼻为肺之窍,为气出入之门户,肺在液为涕。若外邪犯肺,肺气被郁,肺气不宣则鼻塞,正邪交争则为嚏。肺主行水,若肺气不利,初期则清涕量增多,后入里化热,则为浊涕。正如黄元御所说:“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崔霞认为鼻病主要责之于肺,病机为风、虚、瘀。

1.1 风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常侵袭人体阳位。且风邪常不独伤人,容易夹寒夹热。若风寒侵袭,则可见清涕、鼻塞、喷嚏、鼻痒、恶风寒、鼻黏膜苍白水肿,若风热侵袭,则可见黏涕、黄涕、鼻塞、鼻干、喷嚏、易发生鼻衄、鼻黏膜红肿或干燥。

1.2 虚 慢性鼻病的患儿多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或病后失调,或特禀体质,导致肺气耗伤,肺气虚则鼻窍不利。《灵枢·本神》曰:“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医学心悟》提到“鼻准属脾土”。小儿肺常不足,子病及母,致脾运失健,进一步导致鼻病。是故慢性鼻病的患儿除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常伴见乏力、倦怠、纳少、多汗等脾肺气虚症状。《素问悬解》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肾主水。”鼻病不仅与肺脾有关,与肾亦有关,特别是特禀体质患儿,鼻病常伴有哮喘。涕为肺之液,为津液所化生,故涕的生成,也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会影响人体津液的正常输布,津液代谢输布异常会形成痰、涕等病理产物。

1.3 瘀 崔霞认为临床上小儿慢性鼻病因虚可以致瘀。气虚则致血瘀,血瘀则气血运行受阻,清气不能上达,故鼻塞、不知香臭,久而久之,鼻黏膜红肿,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正如《景岳全书·胁痛》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除此之外,崔霞认为血行不利,既可加重流涕症状,亦可使鼻黏膜水肿更甚,鼻塞症状加重,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也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兼水也”。

2 治宜益气活血疏风

用药如用兵,崔霞强调选方用药就如排兵布阵,明确慢性鼻病的主要病机,治疗紧扣其因虚致瘀、邪触则发的特点,首选方剂黄芪赤风汤以益气活血疏风。

黄芪、赤芍、防风,可谓三味角药,分别针对气虚、血瘀、风胜病机。黄芪,归肺脾经,气味甘温,补益气血,专以固表,温之以气,补形之不足也。赤芍归肝经,通顺血脉。黄芪配赤芍,补中有活,使气机不滞。防风一药,《神农本草经》谓之祛风,“味甘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久服轻身”,风药胜湿,《医方考》云“以风药而治湿,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崔霞用防风一是祛风止痒,二是胜湿。汗出易感,则加白术,与黄芪、防风又体现玉屏风散之方义。黄芪、防风、赤芍一补一固一活,看似小方,其实内涵丰富。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防风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赤芍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点,防风可降低血浆黏度[2-4],三味药物相互协作,共奏益气活血疏风之功。

3 临证化裁

临证时,崔霞以黄芪赤风汤为基础方,根据患儿的症状灵活化裁。常配伍辛夷与苍耳子,即苍耳子散。《神农本草经》记载:“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诸子皆降,唯苍耳子独升,苍耳子甘温,入肺走表,祛风通鼻窍。两者均为上行之品,宣通鼻窍之良药也。

鼻塞严重,并有头部不适等症状,加川芎、羌活、白芷。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为血中气药。既可上行,助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又可以助赤芍活血,黄芪得川芎可活血化瘀,益气通阳[5],一药三用。羌活祛风胜湿止痛,既可治上半身之头痛,又可助防风祛风胜湿,治疗喷嚏、鼻涕。白芷辛温香燥,升阳明清气,充养上窍,熊磊认为芳香药物既能芳香化湿,还具有开窍之功[6]。既可助防风祛风除湿,又可治前额头痛。三药相配,增强祛风行气活血止痛之力。

如鼻痒明显,则配白蒺藜、蝉蜕以加强疏风止痒之功。白蒺藜属“风药”,与防风配伍使用,可祛风止痒[7]。蝉蜕为土木余气所化,其体轻浮,其气清虚,朱良春认为虫类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通经达络,搜剔疏利[8],可助防风疏散外邪。

此外,如果慢性鼻病伴腺样体肥大,常配伍威灵仙、生牡蛎、皂角刺以软坚散结消肿。威灵仙味辛、咸,性善走,既可助防风祛风通络,也可软化肥大之病灶,其次,威灵仙具有破血逐瘀之功效,助赤芍活血化瘀[9]。生牡蛎味咸软坚。《图经本草》记载皂角刺:“治痈肿。”此三者,联合应用,更好地发挥软化肥大腺样体的作用。

如果鼻涕倒流,伴咳嗽,常配伍浙贝母以止嗽消痰;如果伴黄脓鼻涕时,常配伍鱼腥草、冬瓜子,清热解毒又排脓消痈。如果清涕较多,崔霞教授认为涕与痰湿类,均为阴邪,皆为气不化津,津停成涕,故组方中强调温药的应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既可扶正以治本,又可祛邪以治标[10],常配伍干姜、桂枝等温肺散寒之品,以温阳化气行津。

4 病案举例

4.1 病案1患儿,男,5岁,2019年12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流涕半年。现病史: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涕,外院诊断为“鼻炎”,予中草药治疗后效果欠佳。现症见:流涕,色白,眼痒、鼻痒,晨起喷嚏,无发热,纳稍差,夜寐不安,大便日一行,质干,脉滑。查体:鼻中清涕,咽不红,舌暗苔薄白,双扁桃体无肿大,心肺(-)。中医诊断:鼻窒,证属表虚不固。西医诊断:慢性鼻炎。处方:赤芍6 g,炙黄芪12 g,防风5 g,桂枝5 g,石菖蒲6 g,辛夷8 g,白蒺藜6 g,白芷10 g,天花粉10 g,干姜3 g,川芎6 g,蝉蜕5 g,瓜蒌10 g,泽泻6 g。14剂,颗粒剂,1剂/d,早晚分服。

2诊:2020年1月6日。患儿服药后,流涕较之前明显好转,时晨起喷嚏,无鼻痒、眼痒,纳可,眠可,大便干,球状,日一行,脉滑。查体:鼻中清涕量少,咽不红,舌暗红苔薄白,双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在上方基础上加焦槟榔10 g,去泽泻,续服10剂,颗粒剂,1剂/d,早晚分服。

3诊:2020年1月16日。患儿服药后基本无流涕,时晨起喷嚏,大便稍改善,条状,日一行,脉滑。查体: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双扁桃体无肿大。仍用上方,巩固2周。后经随访,患儿诸症皆除。

按语:此患儿流涕时间较久,久则耗伤肺气,肺气不固则表现为流涕、晨起喷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故便干。风邪游走于头面则鼻痒,眼痒。脉滑为湿。病久则瘀,故舌暗红。故崔霞以黄芪赤风汤益气固表活血,加辛夷以宣通鼻窍,川芎行气活血,白蒺藜、蝉蜕以疏风止痒,白芷、石菖蒲芳香化湿,瓜蒌清肺润肠,干姜、桂枝温肺化饮,泽泻甘淡利湿,促进水代谢[11],天花粉清肺生津。2诊时患儿流涕改善明显,故去泽泻,大便却干如球状,故加焦槟榔,增强润肠通便作用,药症相合,故获良效。

4.2 病案2患儿,男,4岁,2019年2月23日初诊,主诉:鼻塞伴流涕1个月。现病史:患儿1个月前伤风后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涕,无发热恶寒,偶有咳嗽,咳痰不出,夜间呼噜,张口呼吸。经治疗后患儿咳嗽稍好转,现仍鼻塞,晨起喷嚏,流清涕,夜间呼噜,张口呼吸,纳食不振,大便可,脉滑。查体:鼻中清涕,咽不红,双侧扁桃体2度肿大,心肺无异常,舌暗红苔白。既往鼻炎,腺样体肥大病史。中医诊断:鼻窒,证型:肺脾两虚,邪滞鼻窍证。西医诊断: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处方:炙黄芪10 g,赤芍6 g,防风4 g,炒白术8 g,辛夷6 g,羌活5 g,石菖蒲6 g,鸡内金8 g,川芎5 g,白蒺藜5 g,桂枝5 g,黄芩8 g,蒲公英8 g,威灵仙8 g,干姜3 g,生牡蛎15 g。14剂,颗粒剂,1剂/d,早晚分服。

2诊:2019年3月9日。患儿鼻塞、流涕、喷嚏好转,扁桃体充血减轻,呼噜减轻,张口呼吸症状减轻,舌淡红苔白腻。上方去羌活、石菖蒲、干姜,加佩兰6 g、大枣5 g、生姜3 g。续服14剂,颗粒剂,1剂/d,早晚分服。后随访,患儿家长按上方抓药,继服14剂后,患儿无明显鼻塞、流涕、喷嚏,食欲可,夜间偶有呼噜,无张口呼吸。

按语:此为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此类患儿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以至屡感外邪。而正气不足,邪毒不能廓清,留伏于内,因而致瘀。崔霞认为应用黄芪赤风汤既可补虚,又可化瘀,从而治疗慢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应用时除加辛夷、苍耳子、白蒺藜、川芎常用药外,另外加威灵仙、生牡蛎等药物。此患儿正气不足,气虚导致血瘀,瘀于鼻部和扁桃体,故治以黄芪赤芍防风汤通气活血,辅以辛夷、石菖蒲宣通鼻窍,羌活、川芎上走鼻窍以祛风止痛,白蒺藜疏风以止痒,桂枝、干姜温肺助阳,黄芩清泄肺热,蒲公英、威灵仙、生牡蛎软坚散结。后根据患儿症状的变化,崔霞在黄芪赤风汤基础上加减调方,疗效明显。

猜你喜欢

流涕辛夷赤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你好,我叫乌鸫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鼻炎防治良药——辛夷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顺山倒
新疆赤芍
关于辛夷坞青春小说的赏析
肺脾气虚致流涕怎样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