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P模式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1-11-22武小癱聂海洋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权重中医药人才

武小癱,聂海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为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发展中医药提供根本遵循,对构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新格局提出发展要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前途与发展[1]。目前我国开设中医学类专业的院校有51所,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25所(含藏医学院),独立学院8所[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笔者参照目前教育评价中普遍应用并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灵活评价工具—CIPP评价模式[3],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4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CIPP模式

CIPP模型由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确立,以背景评价(Context)、投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4种评价的英文首字母而命名,是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且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评价模式,强调评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4]。近年来,有学者将CIPP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认为该模式将有价值的统计数据与评价指标交叉结合,可以提高评估水平,对促进和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5]。

2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2.1 构建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模型 笔者在收集和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召集相关专家学者讨论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因素,以CIPP模式为依托,按照背景、输入、过程、结果为评价要素,分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的影响与成效和课程运行实施4项指标。(见图1)

图1 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

2.2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资源的过程,本文将CIPP评价模型中4个评价类型引入到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人才培养资源配置、课程运行实施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成效这4个方面,确立12个重要指标的基础及评估要点。(见表1)

表1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3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解析

3.1 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主要是评价中医药类院校的资源、机会和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础。

环境背景主要对中医药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进行阐述。专业建设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以专业建设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6]。政策保障是指国家层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划等。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出台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到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这些政策支持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也表明中医药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宏观背景下,中医药人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促进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中医药改革和顶层设计的关键因素。中医药院校作为继承、发展、传播及普及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我国中医药文化教育事业繁荣昌盛中发挥作用[8]。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中医药高等教育正是传承中医药文化,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3.2 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指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师资投入和教学设施投入。输入评价决定中医药院校如何使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实现培养真中医人才的目标。

师资投入和教学设施投入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保障。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已达到70余万人,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中医药高等院校合理配置好教育资源、充足满足办学条件才能够保证人才目标的实现。

3.3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来反馈人才培养信息,是一种动态评价。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主要涉及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管理指标是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风学风建设、日常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导者。课程建设是指对授课内容展开布局、做好衔接、推动特色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教学指标是指实习、毕业设计及完成情况等,是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教育应突显中医药特色,制定规模化高质化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医教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教学评估评价方法,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成为品牌效应[9]。

3.4 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对人才培养完成情况的一种反馈评价,分为影响评价和成效评价。影响评价是指就业成就和就业质量,主要从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及就业岗位对口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衡量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成效评价指标是指学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主要从学位获得率、升学率、学业成绩达标率、执业医师等考试通过率、四六级通过率、创新创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反映出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

4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制作调查问卷、确定专家、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研究结果。由于各指标重要程度的不同,为反映指标间差异程度,制作相应调查问卷后请相关领域内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业人员以九标度法(见表2),对准则层的指标进行两两相对重要性比较后评分,计算每个指标相应权重。

表2 九标度法指标含义

依据九标度法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建立正交判断矩阵

矩阵中aij>0,aij=aji-1,aii=1,aij代表相较于上一层元素A而言Xi较Xj的重要性比例标度。对专家学者的访谈结果进行整理,按照相关目标的重要程度,建立判断矩阵。

4.1 百分权重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4.1.1 确定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标准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1.0为权距值。依据待确定权重的指标个数,按照其重要性排序并赋分。如待确定权重的指标数为4个,则排在第一位的分值为4,排在第二位的分值为3,排在第三位的分值为3,排在第四位的分值为1。

4.1.2 计算指标权重值 将指标的分值除以各指标总得分值,商为该指标的权重,用小数表示。

总得分值为各项指标值得分之和。即各项指标的频数*相应的分值=指标的分值

4.1.3 结果 本次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确立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政府角色指标体系权重。(见表3)

表3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权重

5 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结果分析

5.1 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成效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效果的体现 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中人才是关键因素,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医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0]。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成效重要性权重为0.493,排在一级指标第一位,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较重要位置,人才培养的影响评价和成效评价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就的直接体现,就业相关结果是人才培养效果的集中体现。政府应协调学校与社会实习实践平台的关系,为学校协调配置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合作联系,充当桥梁和润滑剂,建立相应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保驾护航。《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和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高校中医药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健康产业对中医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将激增,中医药将迎来了中医药人才需求的巅峰期[11]。中医药高等教育应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培养一批有真本事、真能力、真学问的中医药人才,同时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就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多种现代卫生服务形势的出现,中医药人才将在更多领域服务于大众。

5.2 资源配置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保证 培养资金重要性权重为0.195,并列排在一级指标第二位,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重要位置,中医药高等教育师资投入和基础教学设施投入是维持课程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各中医药院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的不同,政府应协调好各中医院校师资投入及教学设施投入,尽可能平均分配好资源,使其同步发展。在满足正常教学、正常医疗运转的情况下,建议将三级甲等医院规划给中医药大学作为临床实践基地,更好地方便医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有利于发挥资源配置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5.3 目标建构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 目标建构权重为0.195,并列排在一级指标第二位,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政府角色的影响因素中占一般重要的位置;环境背景、专业建设、政策法规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专业影响着人才的引进,人才决定着专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中医药专业作为一个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紧密相连的学科,理应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医药人才既要特色培养也要标准化培养,这样中医药就能以标准的形式得到很好地固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凸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逐步改变中医药弱势学科的重要手段[12]。政府制定宏观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出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保障制度,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符合自身情况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局到具体,层层传导,配套落实,使得人才培养建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根可循。

5.4 课程运行实施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 课程运行实施相比目标建构、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成效权重较小,但这并不能说明课程运行实施不重要。在韦伯模式的影响下,课程运转需要凭借层级将各部分对接起来,课程运行不是由一个环节孤立完成的,需要各部门的全程参与,教学管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管理,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更是调控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药引子”和“引路人”[9],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更要注重课程创新将中医药文化底蕴渗透给学生。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是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知识有效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既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扩充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丰富,师承教育模式是培养卓越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创新模式之一,在教育教学和临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实践、多临床、熟经典”的关键作用。中医药人才通过临床实践、跟诊、进校企等形式开展实践,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活学活用。

6 小 结

笔者基于CIPP模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九标度法和百分权重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为中医药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中医药作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要将特色与标准化相结合育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途径。由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13]。首先,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反馈指标,政府承担起政府责任,社会责任,高校应协调校院两级、校企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合作联系,在保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同时充当桥梁和润滑剂;其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政府在保障中医药人才培养资金及政策源的同时,高校应将扩宽知识面、融合现代化作为办学理念,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建构,不断用中医药文化滋养人、培育人;针对当前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改进授课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中医药人才;最后,在课程运行实施方面建立相应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权重中医药人才
人才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