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1-04-17王艳艳
王 艳 艳
(太康县人民医院 周口 461400)
帕金森是一种高致残率的退行性神经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严重损害,30%左右的患者精神症状异常,使其生存质量降低。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以药物为主,比如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等,虽然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症状,但是此类药物不利于多巴胺代谢,进而有可能会恶化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1]。多巴丝肼通过对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维持作用,达到临床治疗目的。鉴于此,本文特此以50例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主体,研究分析了氯氮平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50例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接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9月。根据患者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常规组,就诊双号纳入研究组,每组25例。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6~88岁,平均(66.5±5.5)岁;常规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6~89岁,平均(66.6±5.9)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均衡性、一致性良好,可用于分组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多巴丝肼片,方法为:500~1250mg/日,分3~4次口服。常规组则在口服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之上加用奥氮平,每次5~10mg,每日分2次口服。研究组则在口服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之上加用氯氮平片,每次200~300mg,每日分3次口服。坚持服药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低,精神状态越好;采用UPDRS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运动功能越好。根据患者用药前后PANSS量表分值减低幅度,评价患者临床用药疗效:即PANSS量表评分减低80%以上,为痊愈;减低60%~80%为显效;减低30%~59%,为有效;减低幅度不足30%,为无效。总体疗效为有效+显效+痊愈的病例数占总例数的比率。观察患者有无排便不畅、嗜睡、心动过快、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体疗效与常规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研究组与常规组用药前后PANSS评分、UPDRS评分对比
各组用药后的PANSS、UPDRS评分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用药后PANSS、UPDRS评分显著低于用药后的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用药前后两组PANSS评分、UPDRS评分对比
2.3 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论
帕金森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帕金森发病与多巴胺分泌异常有关,多巴胺是一种中枢神经传导物质,旨在帮助细胞传送脉冲,人体情绪表达以及发出感觉时,需多巴胺辅助传递信息[2]。多巴胺分泌异常极易使得多巴胺受体增敏,导致脑边缘叶D4以及D3受体结合多余的多巴胺,并使得神经元功能减弱,最终引起精神症状[3]。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可能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有关。
目前临床治疗通常以药物为主,奥氮平不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十分适宜。多巴丝肼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其疗效备受临床肯定。但是单纯采用多巴丝肼治疗,用药时间越长,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耐受性,进而影响疾病控制[4]。本文对照发现,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PANSS量表评分、UPD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奥氮平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状态、运动功能。而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提示氯氮平与多巴丝肼联合治疗方案可行、可靠、安全。
总而言之,针对伴发精神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多巴丝肼与氯氮平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首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