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1-04-16熊良斌
熊良斌
摘 要:初中数学更具系统性,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但不能过于花哨而失去教学的目的,要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平衡点,找到师生间的互动之处,即是以下要讨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其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有效模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支架式教学 教学模式的应用
初中数学应用支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及解题能力。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时,教师首要任务是对教材内容深度分析,运用支架构建情境教学,在情境中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
1 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理论来自于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决定了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间的状态,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创造最临近发展区。该理论的应用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架,让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前知识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应该找到由前知识通往新知识的支架[1]。
2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支架的搭建是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根据“最临近发展区”原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支架。
2.1 设计支架式教学模式
2.1.1 设计范例支架
为了让学生能够整体学习知识结构,不会遗漏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应该设计典型的范例。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提供范例如3x+2y-4=0,引导学生根据范例归纳总结二元一次的方程含义。
2.1.2 设计建议支架
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架构和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的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在重要知识点处温馨提示学生,该如何思考,如何与相关知识点链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即设计建议支架。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含义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从未知数的个数即指数的角度进行概括。
2.1.3 设计图标支架
教师在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及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图表设计图表支架。例如,在区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概念图,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区分两个方程式。
2.2 情境支架设计与应用
2.2.1 图像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发育特点,可以应用情境支架,可以充分的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轴对称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的足球、蝴蝶、桌子等图片。
2.2.2 问题情境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记忆更加牢靠。例如,在讲解“认识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列举去超市购物时的情境,会对所够买物品进行价格估算,估算的价格与实际带的钱数间实际就是不等式,因为所消费价格要小于实际带的钱数。构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不等式的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认识,经过此次学习,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3 独立思考与协作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独立探索与协作是支架式教学模式重点培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支架形成自主学习思维,不断从各种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究、主动搜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建数学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达到让学生多方位考虑问题的目的。
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会学会倾听别人意见、扬长避短、互帮互助等。例如,教师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时,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在进行学习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事先设置好的探索性问题,如你会用什么方式来绘制反比例函数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应该确定几点才能得出。在学生协作探究过程中,首先需要知道反比例函数的构成形式,然后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绘制过程中还要经过反复验证,思考确定几个坐标才可以得出反比例函数图像。一个简单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的探究、讨论、思考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拓展學生的数学思维,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2]。
2.4 评价教学效果
在学习课堂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更愿意积极的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应重视评价工作。学习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学习一般的帮助其改进,对于学习表现较差的要进行引导。进行评价时,首先强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其次,教师应多角度全面的去评价学生,引导学到积极探究未知的知识,鼓励学生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成长。教师应时时关注学习状态和进度,评价方式因学生而异,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针对性的评价,会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断进步。
3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建立问题情境,把问题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研究和协作,最后对教学模式及时评估和改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整个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从思考、讨论、探究、协助等方面全面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霞燕.“泛”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00(016):1-3.
[2] 吕婷.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7):188-188.
湖北省武汉市旭光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