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应用探析
——基于就业力视角

2021-04-16唐梦瑶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团体

唐梦瑶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一、就业力与团体辅导

(一)就业力

1.就业力概念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最早由Beveridge 在1909 年提出,指的是“可雇佣性”,即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自就业力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就业力”不仅仅是个体获得工作的能力、更是保持工作、获得晋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业力指的是学生通过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自身素质而拥有的,持续完成工作(包括获得工作、保持工作等)、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1]

2.就业力和就业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看,“就业”和“就业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就业”是一个动词,一个“数量概念”,关注的是学生在离校后一段时间内(通常是3 ~6 个月)能否找到工作;而“就业力”是一个名词,是一种能力,是一个“质量概念”,关注的不只是一个人在专业领域的长期生涯发展,还包含个体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就业力”相对于“就业”来说,更看重学生寻找工作、适应工作、发展职业生涯等能力的习得。因此,培养学生的就业力比关注就业率更具有教育意义。[2]

3.就业力模式和构成要素

就业力作为一种能力,其构成要素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Fugate、Kinicki 和Ashforth提出“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认为就业力包含个人适应性、职业认同和社会与人力资本。Yorke 和Knight 提出USEM 就业力模式,认为就业力包括理解力(Understanding)、从业技能(Skills)、个人特质(Efficacybeliefs)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4 个方面。Poll 和Sewell 则认为就业力包含职业发展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学位专业知识技能、共同能力,并提出Career EDGE 就业力模式。Mc Quaid 和Lindsay 认为就业力包括个人技能、个人状态和外在因素3 个方面。[3]而我国学者也指出就业力涉及专业能力、专业支持技能、通用职业能力和个性特征4 个维度,个人学习能力、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23 个要素,并据此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问卷》。[4]

本文参考先前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就业力包含4 个要素,分别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素质和职业发展。其中一般能力是指个体人际沟通、环境适应、创新、管理合作等综合性的一般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个体从事职业工作时,所具有的熟练化、规范化的该项职业的技巧、动作或思维能力;个人素质指的是个体从事职业工作时所具备的心理和体能素质,如良好心态和工作态度,拥有一定的耐挫力和抗压性;职业发展指的是学生个体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和规划。

(二)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参考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启发和带领下,学生团体围绕某个共同探讨的话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势与人际团体互动,相互启发、引导,形成团体的共鸣和目标,进一步改变成员观念、立场和行为的一种辅导方式。[5]传统的职业指导课程,如就业指导课程,以课堂教学、案例演示为基础,可以让学生更快速直观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简历的制作和基本的求职技巧;而以团体辅导为基础的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利用团体的教育资源,营造积极的团体舆论,创建良好的人际互动团体环境,更能帮助学生在团体中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更看重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发现,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调适、提高自尊自信均有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团体辅导既是一种有效的职业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6]

二、团体辅导提升学生就业力

(一)团体辅导提升学生一般能力

1.团体辅导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传统的职业指导教育课程上,信息的传递方式较为单一:教师传授生涯规划、就业及创业信息和技能,学生对信息进行认知层面的接收。这种“满堂灌”的教育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而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是团体成员通过团体中的人际交互作用,通过观察、体验进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更强调学生的参与,也更锻炼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学生认识自我并接纳理解自我;通过“以人为镜”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调整改善人际互动模式,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现实生活中的改变,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扰的解决。[7]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交流广泛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亲密关系的形成,在开放接纳互助的氛围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如团体活动中的“微笑训练营”,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照镜子”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无法觉察的表情和肢体言语。“驿站传书”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沟通时,接受信息和发送信息之间的差异。

2.团体辅导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团体合作能力是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信任、团队合作都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需要体察和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就业力和优秀品格的组成部分。重视团体性、强调组织合作的团体辅导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魅力,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例如“你是我的眼——拐杖和盲人行”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责任感和信任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信任背摔”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内心体验到信任和怀疑的同时,感受团体合作的力量;“心有千千结”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团体合作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团体合作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3.团体辅导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是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而创业教育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团体辅导技术相对于传统教条式的创业理论教学,课程形式更加新颖、趣味性更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学生参与感也会增加;课程形式互动性更强,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会更多,脑力的激荡加上资源的共享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想法;同时,团体辅导的课程设置会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并保护他们实施创业行动的热情。[8]

(二)团体辅导锻炼学生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由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部分组织,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由于就业压力大,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自卑、依赖、自负、恐惧、攀比、观望等心理现象,耐挫力和抗压力低的学生甚至会出现消极的就业心理和行为。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团体辅导的课程设置可参考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活动,利用团体中交流和分享形式可以让学生避免孤独感、发现共识感,即这种心理现象不是自己所独有的;利用团体活动的方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处理负面应对方式和情绪,增加积极应对方式和情绪的方式方法。例如:“情绪垃圾桶”可以指导学生处理不良情绪;“发现快乐——记录每天的幸福”可以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引导他们从积极心理的角度看待生活;“能源加油站”带领学生讨论、学习应对挫折时的应对反应。

(三)团体辅导有助于学生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能力是学生就业力概念下的一个重要能力。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让内心迷茫的学生在学业学习和求职的过程中目光更短浅,选择更利益化。团体辅导由于重视成员的参与、体验、感悟、思考和行动。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兴趣,确定职业理想,进行职业定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职业规划。例如“生命线”可以让学生感知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初步进行人生目标规划;“人生大拍卖”活动能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心理测试中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

三、构建以团体辅导为基础的职业指导课程

(一)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职业教育,大多数是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即将离校的时候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教育的形式大多是以课程为主,而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时间距离较长,联系较弱。所以,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加强学业指导和职业指导之间的联系。“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参考的是台湾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由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两方面构成,生涯发展由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两部分组成,就业指导由直接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两部分组成。学业生涯设计主要针对学生在校生活进行规划,明确学业目标,确定毕业走向;职业生涯设计,是对学生走入职场后的职场生活进行规划,明确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目标;就业指导则是针对学生的就业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指导。[1]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以就业力的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分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规划的意愿。

图1

(二)构建以就业力为导向的职业指导课程

1.课程目标

职业指导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就业力为导向,将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课程的目标在于“授人以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并提升自己口语表达、人际交往等一般能力;带领学生了解职业,精进与职业相关的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觉察自我情绪、提高其耐挫力和抗压力,提升其个人素质;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

2.课程实施

职业指导教育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理论教育方面,以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通过传统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求职就业的基本技能。在实践教育方面,以自我体验和自我成长为主,通过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的参观讨论,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知识和技能的运用;通过模拟现场,如“招聘现场模拟”,对学生进行面试实训,提升学生求职技巧;“20 年后我们再相遇”等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职业生涯设计的美妙。

3.课程内容

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学生就业力为核心,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视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架构和设计模式;通过“人格测验”“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等心理测验和“我是谁”“背后留言”等团体训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职业分析。在创业指导课程上,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知创业的基本流程;通过以想象力和潜能开发为主题等团体辅导(如鸡蛋飞行器、抓住白日梦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在就业指导的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求职简历的制作;通过针对性团体辅导,如“人际团体”探索自身人际关系,增强求职信心,“情绪处理团体”掌握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4.课程评价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案、多样的课程内容,需要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重视他们技能掌握,更要看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各项课程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要将学生的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在生涯发展课程上,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将学业目标和计划、职业目标和计划融入其中;在创业指导课程上,指导学生组队模拟成立公司;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就业简历和模拟面试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方法。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问卷、课堂听课和备课教案等多种考核形式,均可以有效地考核教师的教学。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9]。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职业指导环节的重要目标。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激发人潜能的技能,在课程中积极运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积极互动的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