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老年生命教育的推进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4-16蒋中华卢春香宋其辉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老年人生命课程

蒋中华 卢春香 宋其辉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40)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 年5 月13 日发布了2015 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全世界人口的寿命都较以往有所增加。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 岁,女性77 岁。2016 年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上海市的平均寿命达82.75 岁,其中男性80.47岁,女性85.09 岁。寿命的延长推动老年人在重视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和生命质量,老年人需要拥有快乐、幸福的晚年,这就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他们的生活智慧和生活能力,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就肩负此重任。

关于人的生命,哲学家李德顺提出,人有三重生命,即肉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指个体的物质存在,如身体、组织、器官等身心系统。社会生命是指人的社会存在,是个体与人、自然、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每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各种权利和责任。每担当一个角色,就有一重社会生命。人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存在,是个体的情感、观点、思想、信仰等价值体系。老年生命教育与“三重生命”相对应就包含了“三种教育”,即“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死教育”。老年人从这三个维度来建构正确的生命观,不仅可以延伸自然生命的长度,而且可以拓展社会生命的宽度,更能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进而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

二、上海老年生命教育开展现状

从2008 年开始,上海老年生命教育开始探索,到2020 年,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在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和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老年生命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2019 年9月-12 月“上海老年生命教育的推进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面向上海市各级老年学校从老年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3 个维度开展开设老年生命教育课程情况的调查,共回收问卷190 份,有效问卷174 份,分析现有的生命教育课程,现阶段老年生命教育实践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形式多样

在调查的174 所学校中已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讲座、论坛、体验活动等,其中以讲座的形式为主。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主题主要围绕“关爱生命、关爱老年生活、居家养老、身心休闲、退休后生活方式的转型、健康饮食,老年心理保健”等内容展开,目的多是丰富老年生活,提升老年生命质量。

图1 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和频次

(二)编写老年生命教育的系列读本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联合静安社区学院等老年教育机构主持编辑,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天如何做长者》的系列丛书。本丛书以“今天如何做长者”为切入点,以正面积极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老年人如何做长者,分别为“健康长者”“快乐长者”“智慧长者”“风范长者”,帮助老年人解决退休、晚年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帮助老年人认识“老年”并欢度退休生活,力求做到给老年人带来有益、有趣、有信心的阅读体验。2019 年,《老年生命教育》(由王伯军、王松华、李娟、宋其辉、胡加嗣编,学林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9 年2月出版)一书则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引导人们系统认识和思考“老年生命教育”的主题内涵,帮助广大长者实现“感悟生命·夕阳更红”的愿望。

(三)开设老年生命教育专题课程

上海市老年大学开生命教育课程之先风,2019 年成立了生命教育学部,专门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围绕“生的有质量,死的有尊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展开,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学制1 年,教学内容分总论、精神生命、社会生命、自然生命四个模块进行,包括认知生命发生发展的过程,老年人的人生、家庭、社会角色,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学、法学、临终关怀等主题。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大学在生命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自2015 年开始提出生命教育始,首先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理念培训,让任课教师秉持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开发和实施,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理念,并开设关于老年生命教育的课程,如“生命画卷——诗歌中的生命价值”“岁月留痕——回忆录撰写与指导”“生命画卷——如何做快乐长者”等。

为了了解学员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接受度和满意度,2018 年对学员“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国学课程前后状况对比”展开调查,抽取72 份样本,对学员进行“静安区老年大学生命教育实践反馈”调查,样本数216 份,从调查的情况下看,学员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需求度和满意度较高。

图2 生命教育课程对学员生活质量、精神修养、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学习生命教育课程之后,老年人在应对身体不适、饮食习惯、睡眠状况、运动锻炼等各方面有了明显改善;通过学习,学员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向着积极方面改进,能够帮助学员提高对自身缺点的认知,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遇到问题学会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方面都有了较为积极的改善,学会理智对待问题,行为表现上趋向积极、主动等,老年人对生命认知的看法较之前有所变化,尤其是学员对待生死的态度有所改变,倾向于坦然接受与科学对待,学会积极面对,努力提升了生命后一段的生活质量,这些都说明生命教育课程给老年人创设了更好的学习、生活空间,这些课程在老年人的生命后期阶段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见图2)

三、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瓶颈问题

(一)传统生死观念的负面影响

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按照其先后顺序,一般可以划分为幼儿、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不同阶段,无疑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后,生理上进入衰退期,人的感觉、知觉、听觉和记忆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衰退,并且由于失去了工作,老年人也就失去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自己由社会活动的中心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各种“丧失”,老年人会产生衰老感、孤独感、寂寞感、老而不中用感和抑郁感。在一些老年人中,会刻意回避与生死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对“死亡”避而不谈。

(二)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匮乏

老年生命教育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专业的老年生命教育师资更是匮乏,目前主要是一些从事老年生命教育研究的人员兼职生命教育的教学工作。在我国台湾地区,1997 年首先提出“生命教育”概念。1998 年台湾开始在中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并制订了“台湾省国民中学推展生命教育实施计划”。从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看,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主要是针对在校中小学学生(包括大学生),针对中小学生教授的内容也主要是生命安全教育,针对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刚刚起步,而专业师资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老年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老年生命教育内容不够清晰

目前,在开设老年生命教育的老年教育办学机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任课教师根据个体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自定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更多的办学机构在生命教育开展时是通过讲座、报告的方式进行,老年学员只能接受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缺乏统一的教材,尤其是缺少老年生命教育通识教材,严重阻碍了进一步有效推进老年生命教育的开展。

(四)缺乏有效的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老年生命教育,不管是作为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融入各门老年教育课程教学,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老年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知识类和技能类的课程教学方法不一样,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也需要任课教师的不断尝试探索,目前这些教学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成为推广老年生命教育的客观困难之一。

四、推进老年生命教育发展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上海老年生命教育的推进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合对上海市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实践,总结提炼以下推进老年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老年生命教育宣传,提升生命教育知晓度和参与率

老年教育办学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和拓宽宣传途径,让更多的老年人接受生命教育,通过专家教师开设讲座,介绍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团队,通过实例让老年人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设计课程名称,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接受度;通过新媒体宣传手段扩大课程的知晓度,提高老年生命教育的参与度,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到生命教育的大行列中来。

(二)培育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生命教育联盟

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老年教育实效,实现老年教育使命的关键。现阶段老年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尚未成规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教师多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差异性较大,既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规范的标准,多是凭着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自己加以阐释。鉴于老年教育的现有师资情况,这就需要对生命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对规范和较为统一的培训和学习,培育一支能够积极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专门开设老年生命教育通识课程的师资,培养在老年教育课程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的师资,培养能够开发老年生命教育课程,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分享传播老年生命教育的师资,开展生命教育的学校之间师资相互推荐,教研活动互相参与探讨,共同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路径。

(三)加快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开发老年生命教育通识课程

如今的老年人需求已不再停留于单纯的休闲娱乐,他们在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因此,老年教育逐渐要由“欢娱型”转向“引导型”教育,关注对老年人思想精神、生命意义的关怀和引导。现有的一些老年教育课程只是介绍与老年人生活、兴趣相关的内容,直接触及老年人心灵深处的内容涉及较少。上海市老年大学在老年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市老年大学在2019年春季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分为生命教育总论、精神生命模块、社会生命模块、自然生命模块,涵盖了老年人生活规划,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老年个性与优化,人生与社会,人生与家庭,人生与命运,人生与学习,人生与快乐,人生与欣赏,人生与回忆,人生与追求等内容,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将生命教育课程调整为总论、社会生命、精神生活、法学课程和临终关怀五个模块,课程内容更接近老年人的需求。

(四)研判老年群体学习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老年人作为参与的主体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体验,他们有着极强的参与意识,也更关注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对生命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仅仅局限于讲授课,在讲授的基础上增加研讨、互动、思考等,要求增加体验感。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老年人在生命教育方面的需求,根据需求探讨适合老年人的教学方式,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老年人渴望和融入生命教育的需求。比如,静安区老年大学开设的回忆录撰写课程,可以让老年人将自己的经历、感受通过写回忆录表达出来,参与的老年人成就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上海市老年大学带领学员到临汾街道的安宁疗护病房参观,静安区老年大学带领学员到奉贤海滨公墓参观,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这些体验活动可以更直观地增强老年人的感受。可以在有生之年将生活过得充实、丰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生命教育的理念逐步生根发芽,无论是开讲座还是建设课程,都在积极的探索。希望通过各级教学机构的努力能够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创造人人都尊重生命、人人都爱护生命,人人都能成为生命教育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的社会风尚,形成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彰显老年人长者风范的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老年人生命课程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