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礼俗”到“市场”:高价彩礼的生成机制
——基于陇东南X村的考察

2021-04-15陈文江王雄刚

甘肃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礼俗高额彩礼

陈文江 王雄刚

(1.兰州大学 a.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b.哲学社会学院,兰州 730000;2.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统战理论教研部,兰州 730070)

提要: 近年来,西北农村高价彩礼现象凸显,对农民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与沿海地区彩礼的“面子要价”和“资助性支付”明显不同,陇东南农村的高价彩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女方的高额要价和低额陪嫁;二是男方的“父代支付”强化了高额彩礼的支付动力;三是偏远农村女性资源的紧缺加剧了地域性“娶妻难”,形塑着男女双方及家庭在婚姻场域中的博弈;四是高额彩礼看似是地域性婚姻市场的特质,实质是全国性婚姻市场挤压下的“怪胎”。基于婚姻市场的综合性分析视角探讨高价彩礼的缘由,或可为推进相关研究作出有益探索。

“彩礼现象”在中国自古有之,本无可厚非,然当今多地农村均爆出“高价彩礼”则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批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特别强调了高价彩礼“陋俗”的观点。鉴于此,无论是对高价彩礼“社会成本”的认识还是政策治理,都需要对彩礼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1],遗憾的是相关研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共识性结论。笔者认为,随着婚姻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婚姻关系中彩礼的性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婚姻资源丰富的地区彩礼日益趋向显示身份地位、炫耀性的“面子支付”,或是父代帮助子代家庭的“资助性支付”;而在婚姻资源日益短缺的地区,作为婚姻关系主导方的女性资源决定着婚姻市场中“彩礼”的定价。在多重资本要素叠加的作用下,高额彩礼必然成为女性资源短缺地区的基本事实。

一、从“通婚圈”到“婚姻市场”:一种解释的逻辑框架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婚姻讲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2]。其中“纳征”主要指男方家将聘礼送到女方家,后来演变成为“彩礼”。彩礼通常由一定的现金和物品组成,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是“礼物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彩礼逐渐转为“干折(折为现金)”,凸显出“经济意义”。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熟人社会的地域性“通婚圈”被打破,构建出更具交换意义的“婚姻市场”。

(一)传统社会的“通婚圈”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两性关系逐渐超越个体家庭形成了特定的姻亲范围,学界称之为“通婚圈”,即伴随着两性婚姻关系的缔结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圈子[3]。在经典社会学那里,人类的通婚圈有着特定结构,即一定区域内往往有好几个通婚集团,其中某一集团倾向于为另一集团提供婚配对象。就中国的婚姻模式而言,即便在当前,农村婚姻仍存在着“通婚圈”的迹象。

关于农村,传统以村落为单位的研究难以反映农村社会的基本结构,超越村庄成为学术研究的必然。在超越村庄范式的进程中,海外中国研究提供了四种代表性范式:施坚雅的“基层市场”、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杜赞奇的“权利的文化网络”和黄宗智的“小农经济”。这些范式对于解读明清以来定型的传统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杜赞奇的“权利的文化网络”,结合近代国家政权深入基层,探讨了乡村社会重组的新特征[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祭祀圈”研究的集大成者林美容将祭祀圈扩展到“信仰圈”层面来关涉地域社会的交往结构[5]。王铭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综合,认为“通婚圈”“祭祀圈”和“市场圈”基本一致[6]。

近年来徐勇、邓大才、谭同学等结合早期“社区”研究和海外中国研究的代表性范式,提出了“圈层社会”的理解路径,强调农村社会结构的完整性与农村社会的微观运行[7]。事实上,传统社会的“通婚圈”通常“嵌入”在特定的地域社会中。施坚雅发现,成都平原农村基层市场与“通婚圈”有重合的迹象[8];弗里德曼在构建宗族世系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华南宗族间的关系影响到通婚交往,在“续香火”观念的影响下,女孩成为“赔钱货”,宗族之间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女孩嫁到不同宗族的家庭[9]。尽管这些研究有其充分性,但将其推向全国则显得解释乏力,因为中国南北村庄的社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农村转型发展的现实,使得意欲较为深入地解释当前中国农村婚姻的复杂现象必须重新回归经验,认真探析婚姻缔结中呈现出的新问题。

(二)婚姻市场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打工经济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不像以前那样关注农业的收成好坏。在西部农村,一个青壮劳力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顶得上全家一年的农业收成。大量适婚青年外出务工,引发了农民婚恋行为的改变。传统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以往的“通婚圈”也被悄然打破,形成了多种形态的通婚模式。大量农村女性在前往城市打工之后,选择在流动地谈婚论嫁,只有少数女性限于家庭或个人原因返乡成亲。在问及一些来自山区的女性还想不想回老家生活时,她们的回答普遍是“真的不想回去了!看到爸爸妈妈那么艰辛,都害怕了”。来自偏远农村的女孩在外打拼十分不易,她们凭借青春年少,艰苦拼搏,把辛苦攒下的工资寄回老家,尽管只有少部分人嫁到城市,但大多数人向往的归宿还是嫁到东部和沿海地区去。

中国的打工潮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2000年为起步阶段,2000—2010年为扩展阶段,2010年以后为纵深发展期。对于偏远农村的女孩来说,在起步阶段,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打完工之后会选择回乡结婚;扩展阶段,大概有二分之一的女孩在打完工之后会选择回乡结婚;而纵深发展期,大概仅有三分之一的女孩会选择回乡结婚。

随着异地婚配数量的增多,地域内嫁娶逐渐减少,尤其是女性资源的大量流失,导致原有的“通婚圈”被彻底打破,代之而来的是地域性婚姻被纳入全国性婚姻市场。尽管这种“纳入”对地域内的人来说是被动地“裹挟”进入,但是市场的力量就是这样“无情”:一方面,原本可以作为当地重要婚姻资源的女性被大量吸引到发达地区,从而加剧了偏远地区“女性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日益短缺的“女性资源”在当地就成了“奇货可居”的“抢手资源”,高额彩礼也就成为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尤其是对于那些家中有儿子需要娶媳妇的家庭而言,在女儿婚事上势必要索要高额彩礼。于是带有变相“卖女”的“换亲”方式成了偏远农村女方家庭的不二选择,高额彩礼也就成为婚姻市场推动的必然结果。表面看来,地域性高额彩礼是某些地区发展的特殊现象,但从整体上看,发生在偏远地区的高额彩礼是现代化进程中全国性婚姻市场挤压的“必然后果”。具体到婚姻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女方来说,实际上存在两个“要价市场”:即全国性的彩礼要价市场和区域性彩礼要价市场。当然全国性市场一般不会出现“高额彩礼”,“高额彩礼”现象往往发生在区域性婚姻市场。

(三)婚姻市场的“梯度”结构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环境、开发时间及作物种植结构等的不同,有较大差异。为此,“中国主位”的分析视角得到普遍关注。柯文强调,“以中国为中心”就是立足中国的历史情境,在横向上分出不同的区域加以分析,在纵向上分出若干不同阶层加以分析[10]。反观现实,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梯度”结构,即便是同一区域,因自然禀赋、人力资源等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基于此,贺雪峰认为国内村庄社会结构呈现出南中北差异,其中南方多团结型村庄,中部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北方多分裂型村庄[11]。南方团结型村庄中宗族特性影响深;中部村庄农民原子化程度高,缺乏一致行动的能力;北方农村多为多姓村,村内依据血缘小集团形成不同“门派”。鉴于此,杨华认为关于“高额彩礼”的研究应立足于地区实际展开分析,他指出,农村彩礼的高低与代际责任密切相关,南方农村父代低度责任感、低额彩礼;中部农村父代中度责任感、彩礼适中;北方农村父代高度责任感、天价彩礼[12]。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说当前国内的婚姻市场有着明显的“梯度”结构特性,即南方地区农村彩礼普遍较低,中部农村彩礼额度处于中间,北方农村为高额彩礼。当然各地区内部又有着明显的“梯度”特性,在西北地区,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彩礼要价明显要低,而黄土高原的陕北、陇中、陇东南则是高价彩礼。即便在同一区域内,彩礼分布也呈现出“梯度”效应,“偏远山区—小平川地带—城郊农村”依此递降。这样的“梯度”结构反映出婚姻市场中适婚女性向经济水平高、地理环境好的地区流动,而“梯度迁移”的结果则是偏远农村地区成为婚姻挤压的直接受害区[13]。

婚姻市场的“梯度”效应还体现在同一乡镇或村庄家庭间的经济条件上。通常情况下,男方家庭条件好,女方彩礼要的少;男方家庭条件不好,女方彩礼反而要的高。这一家庭条件的“梯度”建构,使得地域性婚嫁“场域”竞争白热化,条件好的家庭不仅好找媳妇,而且彩礼还低;条件差的家庭一则没人愿意嫁,即便有人愿意,还得负担更高的彩礼花销。这致使穷之更穷,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婚姻市场的“梯度”结构造成了婚姻实践中的双重困境,即婚姻坡度和婚姻挤压。婚姻坡度的存在是由于婚姻缔结中通常会出现男女双方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对称,塑造出“上嫁婚配”和“下嫁婚配”的情形。实际当中,往往是“上嫁婚配”要多,因为传统婚姻极少提升男性的社会地位,然而可以彻底改变女性所处的环境。此种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为择偶对象,进一步凸显出“上嫁婚配”特性。受此“惯习”影响,具体到偏远农村的区域婚姻市场,男性供给通常大于需求,这造成了较重的男性婚姻挤压,从而促使男性成婚更难。

(四)婚姻市场中的“场域”博弈

关于中国农村婚嫁彩礼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婚姻偿付理论、婚姻资助理论、婚姻市场要价理论和婚姻市场理论等。婚姻偿付理论对传统“通婚圈”研究有较强的解释力,即男方支付给女方的彩礼有着典型的补偿意义,通常民间说的“养育钱”,其实是对女方权利的一种让渡。婚姻资助理论关注的是新组建家庭如何自立的问题,这一理论适合解释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国内的转型发展而呈现出的家庭结构“个体化”发展特征。阎云翔在考察东北下岬村时对婚姻偿付理论和婚姻资助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婚姻偿付理论强调的是作为新娘家失去女儿的补偿,礼物向新娘家单向流动;而资助理论关注的是新娘和新郎家彩礼、嫁妆的平衡交换,强调新娘礼物的最终落脚点是新婚夫妇[14]。因此可以说婚姻偿付理论和婚姻资助理论在“男方—女方”“彩礼—嫁妆”的二元视野下聚焦了传统社会及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婚姻支付的形态。

婚姻市场要价理论强调女方在婚姻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即在打工经济的冲击下,区域社会呈现出性别结构失衡,进而引致女性资源缺乏,最终形塑了婚姻市场中女方要价的基础[15]。这一理论范式从女方要价的单一维度分析了农村高额彩礼的动力机制,其缺陷在于没有将婚姻市场中的多方主体共同纳入分析之中。正是基于此,婚姻市场理论旨在将婚姻市场视为特定主体在婚姻实践中根据一定规则进行构建的产物,同时婚姻市场也构成了婚配主体婚姻策略的约束性条件[16]。婚姻市场理论关注婚姻交换过程的多维主体,强调实践层面的互动性,这对于理解农村高额彩礼男女双方的动力机制有着较好的启迪意义。然而不得不指出,这一分析框架未能呈现出高额彩礼生成的情境特性,以及区域婚姻市场的“场域”博弈,未能将女方要价与男方支付机制有效结合起来,也没有将区域婚姻市场较为立体的置放于全国婚姻市场之中。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陇东南高价彩礼的实际,提出婚姻市场的综合分析框架:(1)婚姻要价。在打工经济的影响下,大量适婚女性外流,女方在区域婚姻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具备高婚嫁“资本”,继而为高彩礼要价提供了“主体”基础。(2)父代支付。受代际责任“惯习”影响,西北农村婚姻支付的主要承担者仍是父代,为完成最大的“人生责任”,父代主动创设条件支付子代婚姻。(3)场域博弈。在偏远农村婚姻资源缺乏的地域性婚姻市场中,婚姻家庭之间有着强的场域博弈,即便在家庭内部也存在父母与子女及子女之间的博弈。(4)市场挤压。高额彩礼看似是区域婚姻市场所致,实则主要是全国婚姻市场的挤压,是两者的“共谋”,在市场拓展的逻辑里,区域婚姻市场势必会全方位卷入全国婚姻市场。

二、彩礼变迁及其社会影响

X村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北部,距县城约30公里,属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带,地形较为封闭,交通不便,过去人们几乎都以耕种土地为生。X村分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6人,其中男性645人、女性490人。全村耕地面积2176亩,均为山地,属典型的西部内陆干旱农业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另有洋芋、油菜籽等。该村近三年(2018—2020年)婚嫁的共有21个家庭,其中娶媳妇12家、嫁姑娘8家、外出入赘1家。本文调查设计主要关注四个问题:(1)当地彩礼要价的额度是多少?女方的陪嫁额度是多少?有无“资助”新组建家庭的取向?(2)男方婚姻支付的承担空间有多大?支付额度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多少?支付的最终承担者到底是谁?(3)当地人对彩礼的社会认可度及社会容忍空间怎样?彩礼是否影响到了婚姻的稳定性?(4)高额彩礼是地域社会问题还是全国婚姻市场所致,抑或两者“共谋”而成,等等。

(一)X村婚嫁彩礼的变迁

通过走访调查,X村的婚嫁彩礼原本不像现在这样高,高额彩礼是近年发生的新现象。从历时性的角度可将当地彩礼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以前为低额彩礼,1980—2000年为彩礼上涨期,2000年以后为彩礼猛涨期。

1.1980年以前的低额彩礼

1980年以前,当地的婚恋方式主要为“娃娃亲”,即男女双方在年龄较小的时候由父母代为商订的亲事。这种亲事属于包办婚姻,虽然定亲比较早,但双方在结婚之前几乎不怎么交往,有着明显的“先结婚后恋爱”特性[17]。

以前的传统社会里,当地的小孩大多在未成年时,由父母出面,通过媒人介绍,以“占亲(订婚)”的方式商订好将来的婚嫁事宜。孙淑敏在邻近的赵村研究中也指出,陇东南一带,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男子主要的择偶方式是娃娃亲,订过娃娃亲的人数几乎占了其人数的一半以上[18]。

在过去,当地农业生产“难以糊口”,民众一年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盈余。孩子在年纪幼小时,父母便给张罗订婚,称之为“占亲”或“喝酒”。订婚之后男方一般要“追节”,通常在逢年过节时,拿上礼品拜访女方家。待到婚龄期时,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要婚”,女方家答应之后,便商定彩礼。彩礼要价时双方家长一般不见面,先由女方家提出索要额度,并告知媒人,媒人再转告给男方家。女方家的要价会遵从当地当时的行情,额度通常可能会高一些,以便为商定当天留下“让礼”的人情。彩礼商定之后,男方家开始筹礼,找算命先生看吉日,进行“送礼”。送礼当天,男方家派出长辈和媒人一道去女方家履行仪式。送礼之后,男方家开始筹备婚事(结婚典礼)。基本事项准备好之后,由新郎“送婚书”,告知女方家结婚的日子。最后在婚礼当天上午迎娶新娘。整个婚嫁环节可概括为:说媒—占亲—要婚—送礼—结婚。

2.1980—2000年的彩礼上涨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当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民众能够自主经营,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尤其是当地群众传统的商业买卖兴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一时间当地民众较之周边纯农经营地区,有了较为宽裕的收入。收入的增高推动着消费的抬高,随之婚嫁的基本花销和彩礼索要均在上涨。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彩礼讲究“三个六”,即600块钱彩礼、6套衣服、6双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讲“三个八”,800块钱彩礼、8套衣服、8双鞋或其他配饰。20世纪90年代初,“三个六”的彩礼钱增加到了6000元,“三个八”的彩礼钱增加到了8000元。截至2000年,当地彩礼已经抬升至3万元左右。

特别是到了1995年以后,当地彩礼明显高于周边地带,被临县的群众说成了“买卖姑娘”。究其缘由,当地青年率先加入到了兴起的外出务工潮中,务工的许多女孩选择在外地婚恋,这加剧了当地男性找对象的难度,彩礼开始较大幅度攀升。

3.2000年以后的彩礼暴涨

2000年以后,X村的高额彩礼加速抬升。2000年初为3万元左右,2005年为5万元左右,2010年为8~10万元。2010年以后彩礼开始飙升,几乎一年一个价,跟当时当地县城的房价增幅相当。截至目前,当地彩礼为18万元左右,结婚总花销在25万元左右。而且彩礼和嫁妆的形式已从原来的钱和物逐渐变为单一的现金支付。反观当地2020年的人均年收入为4000元左右,高达25万元的婚礼花销真是有些离谱,叫人苦不堪言,一户殷实家庭往往因为儿子成婚陷入贫困境地。LGX大叔育有5位子女,3个儿子,2个女儿。大儿子和大女儿已经结婚,大儿子结婚时的彩礼花销是由大女儿出嫁的彩礼抵兑的,现在其他2个儿子已到结婚年龄,而小女儿才上初中。想着当下2个儿子结婚的彩礼、花销,还要新建两院房子,LGX大叔说自己愁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当地女孩读书越多,彩礼要价越高。有大专18万元、本科20万元的彩礼“价目表”。X村的WFL在H乡做乡镇干部,他是2018年结的婚,结婚时女方家要的彩礼是17万元,加上见面礼、订婚等花销共计25万元。女方是位小学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有楼房,因此他在县城又花费45万元购置了一套房屋,这样WFL结婚的总花销已高达70万元。然而WFL是农家出身,姐姐早年出嫁,还有一位上学的弟弟,家庭经济负担难以承受。结婚的花销除了自己的工资积蓄和父母打工添补之外,他背上了40万元的债务,长期生活在“还债”当中。

(二)高额彩礼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性”的高歌猛进中,市场与货币似乎正在侵蚀、破坏和解构着人们的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理解与解释这种侵蚀、破坏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学术话题。事实上,近年来偏远农村的高额彩礼对当地社会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

围绕数与形相互转换,初等数学中已形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词,很形象地反应了数形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的,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1〕25。

1.加剧了男性的成婚难

2000年以后,当地村庄女孩纷纷外出务工,使得一些大龄男子娶不上媳妇,最终沦为光棍(40岁未娶)。X村现有住户240户,光棍17人,约14户人家中就有一位光棍。这些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在50岁以后,通常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人生不抱有希望,且伴有轻生念头,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后果。该村光棍WJX(当年53岁)在2018年正月初五的晚上,与亲朋团聚之后,回家将做饭用的“清油”洒在房子上用打火机点燃试图自焚,幸好被路过的邻居发现,才得以活命,这便是典型案例。

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生育制度会影响整个社会结构[19]。地区发展的主体是人,个人婚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其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有媒体报道了“放羊娃的故事”,其生活轨迹为“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这样的社会看似欠发展,但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一位男子通过努力“放羊”,还可完成婚育,建立家庭。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付出以前同样的努力,最后却找不到媳妇。

2.催生了牟利的“婚介”链条

传统的婚姻讲求“媒妁之言”,对于偏远的山村来说,“媒妁”更体现为一种“仪式感”。1980年以前,村子里的“媒婆”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媒人,随着婚姻市场化的冲击,尝到甜头的临时媒人,逐渐向“业余媒人”转变,即平时操持家务,农闲时奔走于嫁娶之间。近年来,随着彩礼的一路飙升,“找媳妇难”最终在X村所在的Z县域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并由专门牟利的“媒婆”操持。

Z县的高额彩礼对周边地区起着“示范效应”,远在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近年来的彩礼也增至16~17万元。当地人索要彩礼时经常会提到“我们这不算高,Z县那边随便20万元以上”。这促使职业性的“跨地区媒婆”产生,介绍其他地区的女孩到Z县,当然这中间掺和着“骗婚”现象。LGX大叔说:“临近几个村前几年从外地介绍来的媳妇,最后都跑了,现在扔下孩子没人照管,把人害死了。”这样的状况致使偏远农村频频出现拐卖婚姻、被迫婚姻现象,造成原本幸福的家庭解体,女性重婚另嫁,男子沦为光棍。因此可以说,婚姻市场催生的“婚介”链条进一步助推了当地彩礼的抬高。

3.降低了女性的婚姻幸福感

从“意愿”的角度考究,选择在本地婚嫁的女性有两大类:一类是自愿待在当地的农村生活,要么在当地有“心仪”的男性,要么感觉自身不太适合“远嫁”;另一类是不乐意嫁到当地,但迫于家庭压力,或者需要照顾父母,或者需要为家里的男孩结婚“换取”彩礼。对于第一类女性来说,婚姻幸福感较强,但对第二类,特别是为家里男孩“换取”彩礼的女性来说,高额彩礼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前景并造成个人较低的婚姻幸福感[20]。

WGX大妈讲述了她姑娘的“悲情”婚姻,“姑娘上完学就去北京的服装厂上班了,就个女娃娃,一年下来挣个两三万元,这就好得很。后来姑娘在厂子里谈了一个山东的对象,回来一说,她爸死活不愿意。怪就怪她那个没出息的哥哥,几年出去挣不到个钱,前年(2018年)托亲戚给说(介绍)了一个媳妇,人家一开口就要17万元的彩礼。这没办法,就只能赶紧把姑娘给人说了,换彩礼。结果姑娘嫁过去不到半年,天天和女婿打仗(打架),最后就跑了。现在婆家时不时地过来要人、要彩礼,真的愁人啊,哎!”

4.陷入“越找不到媳妇越穷”的恶性循环

男性“娶媳妇难”的示范效应,造就了男性在乡村婚姻市场中的劣势地位,改变这样的不利地位需要高额的彩礼花销[21]。X村经济状况落后,观念保守,贫困代际传递效应明显。在“欠发展”状况与高额彩礼的共同冲击下,一些大龄未婚男子在经历数次婚姻市场的博弈失败之后,选择了“混日子”,推一天算一天,久而久之被挤压到婚姻支付市场的最低端,成为事实上的光棍,陷入“越找不到媳妇越穷”的恶性循环模式中。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地农业生产效益明显下滑,大量土地撂荒,一些结婚难的男性群体存在事实上的失业,甚至有人整日无所事事地喝酒、赌博等,背后隐藏着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社会转型变迁中偏远农村“婚姻交换”的困境。WJX在“自焚”获救之后,跟同村的WDS两人关系密切了起来,WDS早年在新疆打拼,后来离婚回到村里,整天喜欢喝酒。在WDS的影响下,WJX现在也迷恋上了喝酒,喝得有些精神恍惚。

三、高价彩礼的社会资本要素

本文的分析框架立足于布迪厄的市场场域理论,主要关涉场域内行动者依据社会资本而展开的博弈。在林南看来,社会资本概念背后的前提是期望在市场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22]。事实上,市场深受某一完整经济场域的影响,研究市场的动力机制需要以“互动视野”反对“结构视野”[23]。鉴于此,探究地域性婚姻市场需要关注两方面:(1)社会学的行动模型,用以描述婚嫁男女双方及其代际间的所作所为;(2)以场域理论为基础探讨实践中婚姻市场的形成及转变的机制[24]。就X村的高额彩礼现象来说,女性有着较高的婚嫁“资本”,女方家庭依据“资源稀缺”“乡村礼俗”和“个人条件”等进行彩礼要价;而男方家庭迫于礼俗压力,父代存有解决子代婚姻责任的“惯习”,其主动顺从礼俗的行为强化了彩礼支付的动力,客观上促成了高额彩礼的实现;再者就是“半闭合”的区域婚姻市场,即婚姻资源大量外流,流入的却少之又少,婚姻资源相对缺乏的事实,促成了婚嫁双方家庭博弈的特殊场域。

(一)婚姻关系中的话语资本

X村所处地域经济条件较差,促使大批女孩纷纷外出务工,外出的女孩大多选择留在东部沿海地区打拼。缘由在于,一方面女孩走出大山之后,看到外面的繁华世界,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女孩父母也希望姑娘在条件好的地方“找上一个好人家”,这样不仅姑娘有一个好归宿,而且还可以接济家庭。据WGP讲:“自己的姑娘(WYY)嫁到浙江了,当年(2013年)她考了一所高职院校,但当时家里穷,把钱都用来供儿子上大学了,最后就没让姑娘上。这几年家里的各种支出全靠的是姑娘,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觉亏欠姑娘太多。”

随着类似WYY远嫁外地姑娘的增多,致使当地婚姻市场日趋走向“封闭”,愿意在本地婚嫁的姑娘越来越少,最终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女方要价的话语体系。这种彩礼要价的话语权,通常被用来“正话反说”,村民WHG说:“现在彩礼都要得高,如果谁家要的少,人们还会在背后议论,是不是这家的姑娘‘有问题’。而且就算这样把姑娘嫁出去也落不下好,婆家人还可能看不起,说是自己强行跟过来的。”这样的陈述逻辑,为索要高额彩礼提供了有效的道德支持。

陇东南一带至今盛行“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观念,这使得姑娘出嫁,即便收了高额彩礼,但陪嫁却少之又少。WQH是2020年9月结的婚,他讲道:“老丈人家要了17万元的彩礼,但陪过来的嫁妆不到1.5万元。”陆春萍对陇东W村的研究也有类似情形,男方家在支付高额彩礼之后,女方家只是以相对彩礼而言少量的嫁妆回应[25]。这种事实上的“一次性卖断”,造成了成婚以后男女双方家庭一定时间内的“隔阂”。

(二)婚姻关系中的父代责任

在X村,高彩礼要价的主动权完全在女方家,并且结婚时随带的嫁妆额度还很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高额彩礼的承担者到底是谁?显然适婚的青年男子没有这个能力。在当地人的生活逻辑中,重男轻女观念浓厚,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的“后人”指的是传宗接代的“儿子”。在此观念下,儿子娶媳妇的责任便由父辈完全承担,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老子欠儿子一个媳妇,儿子欠老子一口棺材”。衡量一个父亲称职的准绳是儿子没有打光棍,这样的生育观念和依此形成的“惯习”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额彩礼的支付动力。

TQP大叔是X村的“庄面子”,通古今、晓中外。他讲道:“咱们农村人,最丢人的事就是儿子打光棍,我堂弟家的两个哈怂(不争气的人)到现在还找不上媳妇,都30多岁了,真是把人愁死了!我们都70岁的人了,这死了咋见先人哩嘛。”这足以说明,在X村谁家娶不上儿媳妇,最大的责任人是父辈。这使得父辈就是砸锅卖铁、卖售女儿,也要替儿子娶媳妇。高额彩礼不仅榨干了父辈多年的积蓄,而且娶儿媳妇所欠的债务也要由父辈来偿还。

在X村,父辈为儿子成婚的责任不仅来自传宗接代的压力,而且还来自乡村社会的人情与面子。在村庄里谁的儿子多,并且都能结婚,那便是最大的荣耀,说明父母做得称职,有本事、有能耐。如果生了儿子,却未能替他娶上媳妇,那便是父母最大的过错和失职。在这样的代际责任观念里,村里人一方面盼望生儿子,但另一方面又害怕生儿子,一旦儿子出生,就开始怀有对儿子成婚的焦虑。父母不仅要提前为儿子准备结婚的彩礼和花销,并且还要通过结交和动员一切可能性的社会关系资源早早为儿子物色合适的婚配对象。一旦儿子成婚,还要偿还儿子成婚后所欠的债务,更要为下一个儿子或者儿子的儿子做结婚准备。

(三)婚姻市场中的场域博弈

在李银河的研究中,城市婚姻支付主要由男女双方家庭共同承担,收受者则是新婚夫妇,有着明显的“婚姻资助”特性。然而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与经济状况紧密相连的婚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牵涉到当事人双方家庭的经济利益[26]。就X村的实际状况而言,受婚姻市场的挤压,“两换亲”“三拐亲”现象依然存在,这样违背当事人感情和意愿而强行的婚姻往往会造成上文WGX家姑娘离家出走被婆家追要彩礼的婚姻悲剧。

近年来,当地大量劳务人员向餐饮服务业转移,过程中一部分商户迅速富裕了起来。富裕起来的商户对彩礼高上一两万元不在乎,他们讲求的是找的媳妇“人要麻利”,新媳妇能够马上加入家庭创富的经济活动当中。一位在北京开设餐馆的WHP大叔说:“前年(2018年)给儿子办婚事,前后不到一个星期,彩礼花销是高了几万,但新媳妇勤快,在馆子里干得很顺手。”这种买卖人讲求婚嫁“短平快”的效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彩礼的抬升,也加快了婚姻市场化的步伐,婚姻市场中围绕女性这一稀缺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即使是上门女婿也不能摆脱这种竞争所带来的困境。

在X村,找媳妇难是条件较差的男子们长期面临的一个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做上门女婿也就不失为一种选择。虽然在大家看来,入赘实在是迫不得已,但毕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WJL有兄弟两个,家里条件不好,他是长子,在过了30岁之后,便成了婚姻“困难户”,于是在2018年2月选择去邻县做上门女婿。按照当地的习俗,这种入赘是男方“出嫁”,女方则为“娶”。在传统社会,入赘结婚时,男方只带少量的“嫁妆”即可。然而在当前地域婚姻市场激烈竞争的场域中,入赘者也得准备高额的嫁妆,并且还要承担相关的结婚花销。WJL结婚时带去的“嫁妆”是9万元,结婚花销总计12万元。本想着会过个安稳日子,哪料想,2020春节期间,女方提出离婚,原因是嫌他没本事,“百般受辱”的他最后选择放弃了婚姻。在当地类似这样上门女婿重返“光棍”的事例还不在少,TQP大叔说:“现在‘倒插门’这条路越来越走不通了,我们村最近有10年的上门女婿都被‘退回来’了。村子里一户‘招亲’的上门女婿去年也给人家退回去了。”

事实上,当前上门女婿“难当”的困境主要还是来自市场因素。只要谈及市场,就不可能不涉及竞争,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者不仅具有“经济资本”,而且拥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27]。就X村所处地域婚姻市场而言,其所包含的竞争机制有:(1)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来讲,女方似乎并未介入竞争之中,她更像一个“垄断资源”的占有者,参与“竞争”的只是男方,并且男方似乎只能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2)参与“竞争”的男方实际上并没有“自主性”,因为村庄里有能耐的男性通过考学、参军或创业已经“逃出”了这样的场域,剩下的男性只能被动地听从“强势”一方的安排,即接受高额彩礼。(3)在女性“资源”极度缺乏的场域中,极有可能造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都缺乏的“弱势男性”成为“光棍”的恐怖“场景”,这种场景又进一步强化了父代责任的“惯习”,等等。

(四)统一婚姻市场的挤压

农村高价彩礼现象在当前的陇中、陇东南一带较为普遍。自2013年甘肃农村高价彩礼问题陆续被媒体报道,特别是2015年中央电视台录制的《陇东婚事》披露了陇东地区有些彩礼甚至高达15万元,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遏制办法。办法着眼于婚嫁彩礼、礼金和酒宴等额度高的现实,以“限高”作为整治的突破口,然而几年下来,高价彩礼回落的幅度不甚明显。究其实质,只做区域婚姻市场的“文章”显然不够。

市场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现实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无不受到市场的影响。纵观市场的发展史,一开始并非以统一的整体而存在,而是被分割成众多单元。市场之所以被分割,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非制度性因素。当然高价彩礼所处的区域婚姻市场更多地表现为非制度性因素的建构。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统一市场将更有利于资源的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

回到区域婚姻市场的场域,X村近三年出嫁的姑娘总共8位,有2位嫁到了本地,其他的6位嫁到了外地。娶回来的媳妇总共12位,其中9位是本地人,从外地娶回来的有3位。属于区域婚姻市场嫁娶的9位,而在全国性婚姻市场嫁娶的有11位,两个市场接近于各占一半。与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全在地域内嫁娶的情形相比,当地的婚嫁已明显的被纳入全国性婚姻市场。现在的问题是,一边在快速地融入全国婚姻市场,一边则是区域婚姻市场显示出封闭状态。事实上,受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独立于统一市场之外的“交换”事项日趋减少,因此地区婚嫁囊括于全国婚姻市场是大势所趋。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婚姻市场的封闭取向实质上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采取高额彩礼的策略企图将婚姻资源阻止在一定区域内的做法看似符合“市场规律”,其实是逆市场而行,殊不知这最终难以抗拒婚嫁行为在全国婚姻市场的拓展。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虽然并未为X村人面临的高价彩礼困境给出相关的解决路径,但笔者寄希望于通过上述“深描”去更好地理解他们,理解村民们行动背后的意义,并使之能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佐证。

事实上,高额彩礼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鉴于此,我们既不能把X村传统的“娃娃亲”简单地认定为“包办买卖婚姻”,也不必将当前的高额彩礼归结为仅仅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实质上是当地人在生存条件的约束下,适应现实的一种“理性”方式,是其生存的策略。就X村的案例来说,高额彩礼似乎也只是问题的表象,很少听到谁家因为钱凑不上来而将一桩婚姻阻挡在门外。调查发现,村民亲朋邻里之间的互帮意识还是较强。一般家庭会将嫁女儿收的彩礼存起来用于给儿子娶媳妇;对于女儿少的家庭,亲朋邻里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大家认为这是在“互帮”,比如大伯家娶儿媳妇缺钱,叔、姑、舅、姨等会配额“凑份子”。总体下来,地域内彩礼的“进—出”基本上趋于平衡。因此欲要阐明高价彩礼现象,需要更开阔的视角。

近年来,经济社会学“文化维度”的拓展对所谓的“纯经济形式”进行了批判,继而转向对家庭、非正式经济、消费市场、看护经济和礼物交易等的研究。在泽利泽看来,将世界分为亲密与经济两个隔离领域的做法不对,事实上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往往混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向小孩、配偶与父母履行经济义务或提供经济支持,同时获得情感满足[28]。事实上,高价彩礼的出现承受着现代性的后果,因此现在的问题不应该是急切的通过“唯理性”的经济手段加以消除,而是应在亲密关系和经济活动两者之间找到好的契合点,以便在更深层次上理解问题。

回溯传统的农村社会,由于地域之间的封闭性,使得人们的婚姻交换与生产生活交往的限度相关,呈现出明显的“通婚圈”特性。市场经济的到来,促进了人口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地域“通婚圈”最终被打破,形成了全国“婚姻市场”。当然与全国婚姻市场并存的还有诸多区域婚姻市场,由于自然禀赋、社会资本及其构建出的生活样态的特殊性,区域婚姻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事实上,区域婚姻市场并非处于“隔绝”状态,而是与全国婚姻市场紧密相连。在全国婚姻市场的挤压下,域内婚姻资源不断外流,为了应对日趋恶化的区域性“娶妻难”,偏远农村依据各资本要素构建出“高价彩礼”,使得区域婚姻市场走向半封闭,呈现出“倒堰塞湖”状态。殊不知这种应对策略在短期内不仅强化了高价彩礼的“合法性”,更为“越找不到媳妇越穷”的恶性循环埋下了伏笔。进而论之,从市场拓展的逻辑来讲,区域婚姻市场势必要全方位卷入全国婚姻市场。鉴于此,对地域性高价彩礼的通达理解,不仅需要对其所处的具体场域做情景性分析,还需要从纵向维度给出“通婚圈”转向“婚姻市场”的深入分析,更需要从横向维度进行区域婚姻市场之间及其与全国婚姻市场互动的“市场一体化”综合分析。

猜你喜欢

礼俗高额彩礼
高额彩礼产生的社会矛盾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高额彩礼治理路径探索
CLOSE TOHEAVEN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高额收益要谨慎,场外配资需辨明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天价彩礼
古代礼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徽州礼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