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
2021-10-15浦天龙良警宇
浦天龙 良警宇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提要: 应急产业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一次警示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进行研究,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正式制度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基础,包括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政策等,高起点的顶层设计与创新有待构建;非正式制度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包括社会公众的习俗习惯、行为准则等,应急文化体系尚未成熟、民营企业融入程度不高、市场消费动力不足是当前限制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而,应创新构建应急产业高起点发展的正式制度、强化构建应急文化体系发展的非正式制度、探索构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融合发展的产业互动生态,从而加快我国应急产业的长足发展。
引 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体制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势和实践智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应急产业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及时救护病例、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导致我国在某个时段、局部地区一度医疗防护用品严重匮乏,暴露应急产业仍存在短板。
应急管理是以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作为主体建立的有机体系,以确保基本的社会经济安全,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置地震、疫病、火灾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力图避免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应急产业则是为满足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在应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需求而产生的产业经济形态和服务类型,与其他产业形态相比,应急产业具有多消费主体、多消费维度和多消费目标等显著特征。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1]中,将应急产业定义为,“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主要把非常态化危机作为发展应急产业的出发点,忽视了常态化应急预防产品和服务对于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而,笔者认为,只有准确界定应急产业的科学内涵,制定明确的发展导向,才能促进应急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我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来看,应急管理涵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主要领域,相应地,应急产业应包括与上述应急管理相关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其范围涉及应急事前准备预警、事中处置救援、事后善后事务三个方面。
针对应急产业存在的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目前应急产业体系尚未健全,政策落实有些滞后[2],应急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仍然以应急产品供给为主要方面,社会化、市场化的应急服务尚在初级阶段,应急产业的市场需求也不充分[3-4]。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的供应链面临破裂和消失,部分跨国供应链中断与重构,一些产业加速衰退与转移[5]。为此,部分学者认为,“十四五”时期应从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入手,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应急产业链[6-7]。应推动应急产业高起点发展,为解决产业政策与管理体系滞后等方面的问题,构建政策体系对于引导应急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与此同时,伴随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安全稳定的向往与期盼愈加强烈,对应急产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①,应急产业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抓手型产业,如何通过制度构建促进我国应急产业的长足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亦乃长远之计。
一、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
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正式制度(如由人类设定的规则)和非正式制度(如社会公众的习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是其组成部分[9]。其中,正式制度一般是指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政策等。非正式制度以社会结构为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自律和舆论监督是维系非正式制度的惩罚机制,遵循的感性逻辑往往受无意识支配[10]。笔者按照道格拉斯·C·诺斯对制度的界定,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对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进行探讨。
(一)我国社会经济特点对应急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要
许多社会学者对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治理问题予以关注,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认为,“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它们的出现绝非是任意而互不相关的”[11]。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进一步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层面,如城市化、工业化、普及教育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以及大众传播的不断扩张,能够引发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然而,“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2]。
我国学者冯仕政认为,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展和秩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张力;把亨廷顿的发现称为“亨廷顿陷阱”,并认为这与“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是相同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从根本上讲是社会治理问题,而不是经济发展问题[13]。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9—2020年连续两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②,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最新的划分标准③,我国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并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累积,社会不确定性因素亦有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与损失之巨大,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相比的。以2020年为例,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社会公众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然夺取了27412人的生命,如工矿商贸企业每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30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59人②。为应对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使得应急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成熟的市场消费环境,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因此,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
(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应急产业发展短板
2002年12月,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2003年4月,疫情蔓延并引起全国范围的恐慌,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在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漏洞与短板。2003年5月,在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重要节点,国务院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奠定了政策依据、提供了行动指南。此后,我国逐步在探索与实践中迈出了建设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新步伐。
2003年以前,我国主要依托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森林防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等部门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跨部门协调机制成为当时应急管理的优势特点。2006年开始,随着增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我国开启了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的应急管理新局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我国统筹整合了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和业务,设立应急管理部,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业化、职业化的新征程。但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系统性工作起步较晚,应急产业及其发展也因之相对滞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医疗防护用品严重匮乏。2020年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Tan Desai)表示,全球医疗防护设备的短缺限制了许多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能力。谭德赛呼吁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采取紧急行动,以确保医疗防护设备的全球供应,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14]。由表1可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卫生健康与社保支出在2020年大幅增长,其中多数用于购买医疗产品。
表1 我国2020年1-11月财政收支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医疗防护用品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以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产业链为例,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的供应商,供应聚丙烯、涤纶纤维、熔喷布和无纺布等原材料;中游主要是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的制造商,制造各类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用品;下游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药店、科研机构等。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疫情初期出现了各类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用品严重短缺,从一个方面暴露出应急产业存在短板。因而,通过补足短板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仅是应对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三)制度构建是推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个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制度构建是我国应急产业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动力、激活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双重影响。正式制度是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政府应通过正式制度的构建,提出应急产业发展明确的导向性。然而,在正式制度的构建中,颁布或修订法律法规往往周期较长,对于行为约束与规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而,政策作为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在产业发展的前端,为产业发展搭建有利的制度基础。而真正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民间社会力量的融入与市场消费动力的养成,即民营企业融入应急产业、社会公众养成应急消费认知和习惯。
二、正式制度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我国探索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正式制度
2007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应急产业”。[15]其后,自2008年开始,我国多次将推动应急产业发展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制定政策等一系列正式制度,形成了上下各个方面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我国进一步探索正式制度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2016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主要就应急产业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着力在制定标准、组织培训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制订应急产业发展培育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分别于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发布了三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对于涉及产品服务范围广泛、使用群体多样的应急产业而言,未来发展空间巨大。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培育和发展示范基地建设。
由此,不难看出,应急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战略指向,亦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益产物。我国通过制定政策等一系列正式制度,体现了我国对应急产业的高度重视;而社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也进一步形成了刺激应急产业发展的正式制度安排,对应急产业发展导向清晰,在应急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二)各国出台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正式制度
纵览全球,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台相应的正式制度,为应急产业的快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应急产业发展较早,建立了门类全、功能多的应急产品体系,在科技创新、标准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应急产业提供了政策扶持,还通过政府购买企业的应急产品来间接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法规将保险引进应急领域以减少政府的财政援助支出[16]。德国通过财政保障,建立了应急产业体系,如每五年举办一次的汉诺威国际消防设备展览会,成为本行业最重要的展会。德国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应急保障工作,如汉堡保安集团是德国在全球最大的企业,在108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承担着宝马、法航、英航等大企业的诸多安保工作。德国还重视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培养和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普遍设置相关教学内容[17]。日本应急产业体系相对完善,能够涵盖应急救援的各个阶段,并家庭、学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日本对“抗震救灾公寓”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应急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减免税等措施扶持并鼓励产业发展。日本还规定公民从小学开始就要接受应急教育,内容包括一切灾害发生时该采取的正确行动[18]。
(三)高起点的顶层设计与创新有待构建
我国从2009年至今,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19],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对于应急产业的发展来说,可以借鉴诸多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为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与财力用于应急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技术壁垒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则凭借近年来制造业与基础材料的超高速发展,为应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制造业为应急产业积累了先进管理理念、经验与模式,这些都为应急产业的高起点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目前的应急产业来看,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相关部委已经推出一定范围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仍然较少,只是在应急产业的某些领域发挥作用,尚未覆盖应急产业发展的全领域。从诸多实践来看,应急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事件推动型、运动式的发展路径,需要相应的顶层设计,明确清晰的导向并进一步优化、强化、细化。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正式制度有待创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变异,各种社会经济失序不断演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高新技术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大为增加,这些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不确定性不是偶发的,而是现代社会必须应对的常态化问题。因此,对应急产业的认识与相关制度构建必须要突破常规、大胆创新。
三、非正式制度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应急文化体系尚未成熟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管理,不仅对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还考验着社会公众自身的应急能力。公众具备良好的应急准备素质和能力是有效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非正式制度中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认为,文化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1]。由此,文化是一系列诸如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总和,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规范、导向和推动的重要作用。付诸应急实践,应急文化是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应急理念并作用于行为表现的文化形态,包括平常状态下的防范形态、应急状态下的救援形态,如意识、知识、技能等。
应急文化建设能够提升社会公众的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也是能够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22]。正因为此,应急文化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应急机制和预案的重要基础,也是应急措施和策略的动力导向。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应急文化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尚未成熟的应急文化体系有待构建。因而,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科学有效的应急文化,厚植于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方面,并逐渐形成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急文化氛围,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应急能力、持续推进应急产业,则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应急培训教育、文创产品等本就是构建应急文化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完善与优化。
(二)民营企业融入程度不高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系统性工作起步较晚,应急产业及其发展也因之相对滞后。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中,我国应急管理及应急产业主要由政府主要承担相应职能。现阶段,我国已投入建设或建成的应急产业基地和园区,大多依托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投资与建设,而我国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激励措施,使得民营企业在应急产业中发展规模较小[23]。同时,政府相对单一的产业投资方式直接导致财政负担的相应增加,进一步扩大了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市场份额,加之民营企业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融资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进而循环加剧了民营企业融入程度不高。这种现象是应急产业发展过程中社会缺场的重要体现。
此外,由于“事件效应”异常突出,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波动很大,导致日常管理成本高,一旦紧急需要也存在调度不精准、供应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突发公共事件隐患完全解除之后,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会急剧下降,极易导致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因而,应急产业社会化发展是解决民营企业融入程度不高的关键要旨,其实质是实现用于应急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可用资源能够满足事前准备预警、事中处置救援、事后善后事务等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行为的需求与供应。应急产业作为一项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相应的制度构建,引入和扶持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应急产业,从而加快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步伐。
(三)市场消费动力不足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增强社会应急能力的关键是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使社会公众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有足够的应急产品储备、完备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技能。应急产业旨在帮助社会公众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我国应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应急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应急产品市场的不成熟等[24]。然而,当前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事件推动型,尚未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小、散、乱、弱的状态[25]。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公众对口罩、护目镜等应急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可见,“不用不急,用则急需”是应急产业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的现实写照。
应急需求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动力。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最先受到人身和财产威胁的是社会公众。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主要是能够促进其增强自身的应急意识和技能,以及为应对特定突发公共事件而对应急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刚性需求。这种应急意识和技能以及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也会影响社会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需求。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产业市场潜力的决定性因素[26]。因而,提升社会公众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认知和习惯,提升应急产业的市场消费动力,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四、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制度构建的建议
后疫情时代是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探索相应的制度构建,则是优化决策体系、完善治理模式的重要抓手,从这点上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构建还有诸多工作要做。
(一)创新构建应急产业高起点发展的正式制度
政策作为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运用对于促进应急产业快速发展极为重要。面对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的应急产业,应当在遵循其产业特点与规律的前提下高起点发展。当前,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政策应优先鼓励应急实体产业与数字经济结合;用创新发展理念培育应急产业发展集群,通过大数据与云存储打破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封闭独立状态,形成良好的应急产业生态系统;出台政策促进应急产业自主研发、打造完备的应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国内顶级大学研发能力,发布激励政策与措施,由国内顶级大学牵头设立应急产业研究基地;打造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将学术、金融和商业资源在应急产业尖端科技领域展开合作,促进应急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通过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应急产业发展。
实现应急产业高效和协同发展,还应在发展机制上大胆创新,可以探索在应急产业发展中实施产城融合这一良性循环的发展生态与政策机制,认真编制产城规划,以产城规划为先导,着力实现产城互动,从顶层设计上把握应急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协调好有利于应急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通过区域进行合理性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服务;发布相关政策引入应急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民营企业,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实际经验。随着应急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对成熟的政策逐渐上升为法律法规,通过形成更高位阶的正式制度,让应急产品和服务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得以长足发展,避免政策实施的短期化行为。
(二)强化构建应急文化体系发展的非正式制度
与正式制度不同,非正式制度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应急产业的发展形成作用力、影响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应急产业发展与政策的走向。尽管应急产业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是亟待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我国社会对于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引发应急消费市场断点、甚至空白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应急文化体系尚未成熟是限制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常态化应急预防产品和服务对于应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强化应急文化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公众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认知和习惯,能够进一步对正式制度的有效施行提供有力的文化基础。首先,应大力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工作。在非正式制度的构建中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应急产业市场培育与建设初期,要以应急培训、教育等手段为抓手,从社会公众的习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方面入手,逐渐使社会公众具备地震、疫病、火灾等应急实践中防范与救援的应急文化形态。可以通过采取强制指定与公益赠送应急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让社会公众逐渐养成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认知和习惯。其次,应深入培育应急文化浓厚氛围。政府应统筹兼顾,发动宣传、广电等相关部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开展应急防范与救援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传播覆盖面。再次,要鼓励和扶持应急文创产品的发展,如应急漫画、故事图书、电竞游戏等,充分挖掘这些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培育应急文化方面的附加值,在培育应急文化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的市场消费动力,为应急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探索构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融合的产业互动生态
研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如何形成有机体系、良好生态,对应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民营企业融入应急产业的程度不高,难以通过单一的制度模式实现快速发展,亟待探索构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融合的产业互动生态来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要通过正式制度使得民营企业和全社会关注应急、重视应急、参与应急,通过非正式制度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消费应急产品和服务,实现应急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吸引民营企业的有效融入,实现应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32],这一论述的提出,将对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进一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入程度不高的问题,“小政府大社会”是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可以运用法律、财政、税收、金融等正式制度,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应急产业新格局,将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做,提升应急管理行为需求与供应更加高效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优化产业经济发展结构。此外,政府还可以按需求、按比例、按类别,从民营企业购买应急产品和服务,扶持民营企业融入应急产业,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热情,使得政府和民间社会力量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注 释:
①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EB/OL].新华网,2019年1月21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1/21/c_1124021712.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21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2/t20210227_1814154.html。
③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最新的划分标准,人均国民年收入低于1025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处于 1026~3995美元之间的为中低收入国家,处于3996~12375美元之间的为中高收入国家;高于1237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