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
——基于兰西城市群建设视角
2021-10-15林柯
林 柯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 730000)
提要: 兰西城市群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比,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如何尽快科学合理地构建兰西城市群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是兰西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构建工业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两市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分行业比较优势、产业梯度差、产业联动潜力、资源禀赋及相关配套条件进行分析后表明,兰州市工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于西宁市,两市工业产业结构既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梯度差,其主要工业产业既有各自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产业联动潜力。两市应依托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通过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逐步形成错位分工、融合互动、相互支撑的分工协同体系。
引 言
城市群是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和必然结果。城市群作为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载体,是区域内各城市在地理区位、要素禀赋、交通设施及经济联系等方面的基础上,以产业分工协同为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虽然在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区域内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其城市数量、功能和规模也不尽相同,但从其在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城市群不仅能有效地带动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单个大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高失业率等顽症,而且使核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影响力通过节点城市依次传递,带动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发展,通过优化城镇和产业空间布局,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实现优化配置,从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国际产业分工已由国家间的分工逐渐演化为产业内分工和地区分工的趋势下,各国间的竞争也由单纯的以产业为主的竞争演变为以城市群和产业带为主的竞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城市化的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产业和经济活动加速向城市集中,城市空间形态开始由单体城市向城市群形态转换。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将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十大国家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发展和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城市群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兰西城市群作为西北地区两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横贯东西,联系南北的重要枢纽。不仅承担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民族团结与融合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两屏一带”中西北生态屏障的重任,而且承担着带动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重任,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2018年2月,国家在对兰西城市群的批复中着重强调了兰西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兰西城市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区的城市群,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比,兰西城市群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兰西城市群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是兰西城市群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对于产业分工协同及城市群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最早从贸易角度对产业分工进行了研究[1-2]。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根据产品生产的绝对成本或相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换。在此基础上,赫克歇尔和俄林[3]进一步提出,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分工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形成。保罗·克鲁格曼[4]则通过建立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的一般均衡选址模型对产业在不同地区的集中和分工程度进行衡量后发现,区域内及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集聚主要取决于区位条件和市场规模。上述研究不仅奠定了产业分工和协同的理论框架体系,而且为产业分工与协同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引。对于城市群的研究,最早源于美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他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依托交通、人口和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的,在地域上集中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其特征是城市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城市间具有多形式的密切联系。在戈特曼之后,丹下健三、林奇、麦吉等国外学者纷纷对城市群的形成、空间形态及功能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丰富和扩展了城市群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开始借鉴西方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城市群与产业集聚及分工协同进行了广泛研究。毕秀晶[5]在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我国城市群的空间演化呈多中心化、均衡化、网络化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不同城市发展的阶段不同;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制造业呈扩散态势,企业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具有重大的影响;政府行为引导着城市群演化的方向及对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影响。陈雁云等[6]就东、中、西部15个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的耦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辛恺[7]、袁莉[8]、锁利铭、位韦、廖臻等[9]学者从城市群规划实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有机性组织机构、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多极协商机制、创新多方合作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和通报机制、完善科学与技术发展机制、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群合作的机制与政策。张玉英、畅向辉[10]、王玉燕、汪玲等人[11]采用产业专业化指数、区域分工指数、工业同构度、工业产品变异系数等方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协作一体化进行分析后提出,各省市间需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构建产业分工协调机制,控制省域间各自为政、自谋发展的盲目性,完善一体化市场体系。孙久文[12]、王晓文[13]、李春生[14]、刘雪芹等人[15]在对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后也提出了类似观点。王国荣等[16]从城市体系完善、中心城市带动力、空间结构优化和核心区建设等方面,对兰西城市群提出了以中心城市带动为核心,推动空间对接、动能对接和产业对接为重点,构建以兰州、西宁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开放性城市体系的建议。而王海飞、张至强[17]则从区域联动的视角,认为产业发展水平低、行政壁垒和城镇发展滞后是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三大障碍,并提出了强化双核战略、产业联动与整合战略、城市群战略等相关政策建议。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对城市群及产业分工协同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家层面或是对东中部特定区域展开的,对西北落后省区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协同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拟通过构建符合整体协同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相似系数与差异度指数以及产业梯度差和区域产业联动指数等量化方法,从工业产业整体及细分行业两个层面对兰州与西宁工业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优劣势及分工协同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兰州与西宁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及构建思路与条件。
一、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同的基础是各自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工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一、二、三次产业或工业产业的整体角度展开。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两市2019年的相关数据,从整体及分行业两个层面对兰州和西宁工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兰州市统计年鉴2020》《甘肃发展年鉴2020》《西宁市统计年鉴2020》《青海省统计年鉴2020》。
(一)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根据工业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国家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从产业规模、产业高度化、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绿色化和产业竞争力5个方面选择工业总产值比重、技术要素相对密度、区位熵、单位产值能耗、全员劳动生产率等16个指标,构建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地区工业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二)兰州—西宁工业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对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数据的整理计算,兰州与西宁工业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16个二级指标中,西宁市除工业高耗占比率和产品销售率两个指标略高于兰州市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兰州市。在5个一级指标中,兰州市均优于西宁市,即兰州市工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高于西宁市。
表2 兰州—西宁2019年工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分行业发展水平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兰州市与西宁市工业产业内部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两市主要工业行业进行分析。由于指标体系中的装备制造产业占比、技术要素相对密度、工业高耗占比率、单位产值能耗以及R&D投入强度5个二级指标无法从行业层面获取数据,故分行业的分析将从剩余11个指标进行。同时,由于兰州市纳入统计的工业行业共38个,而西宁市纳入统计的工业行业共28个。为了能够进行同行业发展水平对比,本文以西宁市的28个工业行业作为对比分析的行业,并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精、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及酒类业,将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合并为纺织、服装服饰业,最终形成进行对比的20个行业。
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特征值均大于1的4个主成分,将其分别命名为F1、F2、F3、F4。其中,F1由工业总产值比重、总资产比重、从业人员比重、工业企业数比重决定,综合反映了产业规模能力,称为规模优势因子;F2由区位熵及总资产贡献率决定,反映了产业的高度化水平,称为高度化优势因子;F3由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部门贡献率决定,反映了产业的增长能力,称为竞争优势因子;F4由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决定,反映了产业的投入产出水平,称为经济效益因子。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一般函数表达式:Fm=am1ZX1+am2Zx2+…+ampZxp。其中,amp表示第p个二级指标在第m个主成分中的系数,Zxp是各二级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将每个指标对应主成分的系数除以其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数平方根得到各主成分得分表达式的系数,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主成分得分的表达式:
F1=ZA1×0.502+ZA2×0.477+ZA3×0.374+ZA4×0.496+ZB3×0.102-ZC1×0.155+ZC2×0.095+ZC3×0.026+ZE2×0.294+ZE3×0.062-ZE4×0.001
F2=ZA1×0.135+ZA2×0.062-ZA3×0.113+ZA4×0.093+ZB3×0.621+ZC1×0.308-ZC2×0.080+ZC3×0.621+ZE2×0.281-ZE3×0.073+ZE4×0.004
F3=ZA1×(-0.068)+ZA2×0.055-ZA3×0.099-ZA4×0.049+ZB3×0.647+ZC1×0.516+ZC2×0.231+ZC3×0.041+ZE2×0.175+ZE3×0.277+ZE4×0.740
F4=ZA1×0.028+ZA2×0.020+ZA3×0.054-ZA4×0.016-ZB3×0.118-ZC1×0.116+ZC2×0.706+ZC3×0.138+ZE2×0.378-ZE3×0.552+ZE4×0.063
对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工业产业综合得分表达式:
Y=F1×0.30958+F2×0.18488+F3×0.11760+F4×0.11451。
将两市20个工业行业的数据标准化后带入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表达式,得到两市工业产业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得分排序①。从得分排序来看:
兰州市在石油加工及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55)、医药制造业(0.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12)、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0.03)、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0.02)等11个行业上发展较好。
西宁市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8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2)、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21)、医药制造业(0.18)、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0.16)、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0.1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12)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2)12个行业上发展较好。
二、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的可行性
一般而言,不同区域、不同城市间的要素禀赋及专业化生产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形成区域比较利益的所在,同时也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各国区域发展的实践均表明,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为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会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其他城市、区域展开竞争。然而,在要素禀赋及边际报酬率的约束下,当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各自的比较利益均无法持续增加乃至无法保证。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成为客观必然。随着城市间、区域间分工与合作的不断推进,其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通过分工与合作所获得的经济综合效益是单纯分工条件下所难以得到的。因此,城市间、区域间产业的分工协同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国内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对城市间、区域间产业分工协同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差异度、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劣势、产业梯度差异性与互补性、区域产业联动指数、要素与生产的互补性以及区位与交通条件和对外联系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也采用这一做法,从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劣势、产业梯度差、区域产业联动指数、要素禀赋以及交通条件等方面对两市工业产业分工协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兰州—西宁工业产业的相对优劣势
根据综合测度得分排序,从两市20个工业行业发展水平对比来看,兰州市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纺织、服装服饰业9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较西宁市高,具有相对优势。
西宁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及酒类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11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较兰州市高,具有相对优势。
(二)兰州—西宁工业产业结构的差异度
结构差异度指数是保罗·克鲁格曼在1991年提出的用于计算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数,其表达式如下:
(1)
其中,Xik、Xjk分别表示i区域和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KIij表示结构差异指数,指数值介于0到2之间,值越靠近2表明区域i和区域j的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根据式(1)计算,得到兰州与西宁工业行业结构差异度指数①。从结果来看:(1)就整体而言,兰州与西宁工业行业结构差异度指数为0.9106,接近产业结构差异指数值的中位数,表明兰州、西宁的工业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度,具备一定的产业分工协同基础及空间。(2)具体来看,两市具有一定差异度的行业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0.21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04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0213),金属制品业(0.083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0038),专设备制造业(0.032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01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029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31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0.065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254),仪器仪表制造业(0.0008),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0.0017)以及食品及酒类业(0.0046)。
(三)兰州—西宁工业产业的梯度差
产业梯度差既是衡量城市或区域间产业专业化水平差异的指标,也是区域产业分工协同的前提条件。产业梯度差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Gij表示区域产业梯度差,其数值越大表示区域内地区i在某行业的产业梯度高于地区j;反之,则表示地区j在某行业的产业梯度高于地区i。Gi,Gj表示区域i和j的产业梯度系数,如果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处于高梯度,具有相对优势;反之,则说明这一产业处于低梯度,具有相对劣势。区域产业梯度系数G通常用区位熵(LQ)和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的乘积计算得到,其公式为
G=LQ×CPOR。
(3)
其中,区位熵(LQ)的含义已在指标体系中确定。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是指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整个区域该产业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之比。若CPOR大于1,表明该地区这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反之,则说明该地区这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4)
其中,i表示产业,j表示地区。X可以是产业销售收入、企业个数、企业从业人数、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等指标,本文采用工业总产值。Lij表示地区j的i产业的就业人数。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兰州与西宁20个工业行业的梯度差①。从结果来看,兰州市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0.26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8313),医药制造业(0.328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42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378),金属制品业(3.312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13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1234),食品及酒类业(0.0555)、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1.8101)10个产业方面的梯度高于西宁市;西宁市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11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45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7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42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902)以及纺织、服装、服饰业(-0.8657)6个产业方面的梯度高于兰州市。
(四)兰州—西宁区域产业联动指数
本文借鉴沈正平[18]、马刚[19]的方法衡量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合作潜力,并规定以联动潜力系数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分类。其计算公式如下:
(5)
将兰州与西宁看作一个整体区域,Lij为兰州市与西宁市的工业产业联动指数,代表产业分工合作潜力;x1,y1分别为兰州市、西宁市工业产业总产值占区域的比重;x2,y2分别为兰州市、西宁市工业产业从业人员占区域的比重;dij为兰州市与西宁市之间地理空间的直线距离;λ为权重参数。本文选取两市工业产业各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区域总产值较小的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参数;规定Lij大于3/4位数产业为强联动潜力产业,中位数≤Lij≤3/4位数产业为中等联动潜力产业,小于中位数为弱联动潜力产业。通过式(5)计算,得出兰州—西宁工业产业联动指数①。
根据联动潜力的标准及结果可以看出,兰州与西宁在仪器仪表制造业(0.094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0.093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0.0757),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0.0550)以及纺织、服装、服饰业(0.0539)5个行业方面具有较强的联动潜力;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050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046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0462),橡胶和塑料制品(0.04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428)5个行业方面具有一般联动潜力;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及酒类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个行业方面具有弱联动潜力。
(五)兰州—西宁工业产业的要素禀赋及配套条件
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协同除须考虑上述方面情况外,还须考虑城市间要素禀赋与生产的互补性、区位与交通条件和对外联系空间等方面的情况。
1.资源要素禀赋
从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来看,两省的资源均较为丰富。甘肃省以能源及金属类矿产资源为主,青海省以化工原料类、能源及非金属类矿产资源为主。除矿产资源外,两省均拥有丰富的风能、光能、水资源;就科技、教育与人才等方面的要素而言,兰州均优于西宁。
2.生产性服务业配套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本文选择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个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测度的范围,并选取2019年兰州与西宁及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数据,利用区位熵对兰州与西宁上述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①。
从结果来看,兰州市在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宁市,西宁市金融业发展略高于兰州市。同时,两市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测度值均大于1,即两市在这两个行业发展水平均相对较高,可以为两市在产业分工协同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撑。
3.交通条件
首先,从内部交通条件来看,根据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报告》②显示,兰州市与西宁市平均路网密度分别为4.04、5.04,表明西宁市的市内交通条件略优于兰州市。其次,从对外交通条件来看,兰州市是全国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在公路方面,目前共有4条国家高速公路和6条国道以及174条省道在兰州交会,与周边省(区)公路省际出口达到73个;在铁路方面,目前有12个方向铁路汇集于兰州,可直达23个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在航空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国内外通航城市达到119座,客运航线达到212条。西宁市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节点城市之一,在公路方面,两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及4条省级高速公路和四大国道以及29条省道在西宁交会;在铁路方面,拥有3条铁道线路;在航空方面,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共开通国内外航线62条,通航城市48个。就两市相比而言,在内部交通条件方面,西宁市的路网密度大于兰州市;而在外部交通条件方面,兰州市明显优于西宁市。
三、兰州—西宁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式及条件
(一)兰州—西宁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根据国家及甘、青两省关于支持兰西城市群建设的相关政策、两市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资源禀赋,两市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构建可从工业产业整体和分行业两个层面展开。
在产业的整体层面,两市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的构建具体可从如下3个方面考虑:其一,兰州市应发挥其在产业规模、产业高度化、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绿色化、产业竞争力以及科技、教育、人才、市场和交通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对西宁及兰西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重点在产业重大技术研发、高新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以及教育、人才、市场和交通等分工协同体系构建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西宁市应发挥其在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以及科技和区位交通方面的相对优势,重点在产业技术创新、石油、盐化工、煤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同时,两市在巩固和提升各自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应加强同类产业及相关产业间横向与纵向的分工和协同,构建高效配套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产业形成错位分工、融合互动、相互支撑的分工协同格局。
其二,两市应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强两市国家及省级产业基地的优化整合与协作,通过共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强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应用、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开发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等方式,建立两市产业和科技对接体系,共同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光伏光热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
其三,两市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物流优势,根据工业产业分工协同和发展的要求,依托各自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技术研发、咨询、交易为主的科技与产业技术服务,并以共建大数据和信息交换、公铁航无缝对接和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服务综合体系与平台,提升科技与产业技术服务水平,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两市工业产业分工协同发展的支撑。
在分行业层面,两市应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在确定重点发展产业的基础上,构建如下的分工与协同体系。
在化工产业领域,兰州可重点发展石油加工、核燃料加工业、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催化剂等行业;西宁可重点发展氯碱化工、盐硝化工、氟化工、硫化工等盐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等行业,并利用上述行业的关联性,促进上下游生产关联与整合,构建化工配套产业体系。
在冶金及非金属采矿产业领域,西宁市可重点发展铜铝、铅锌、镍钴、稀土、特种钢、贵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深加工等行业,兰州市可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由于在上述行业两市各有优势,联动潜力较小,因此两市应通过优势主导产业相互带动与整合,构建冶金及非金属采矿配套产业体系。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兰州市可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通用设备、矿用设备、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医疗器械以及核装备等行业,西宁市可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另外,由于两市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行业的区域联动潜力较高,因此两市应在各自发展上述行业的同时加强联动潜力较高行业间的联动与整合,构建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体系。
在轻工产业领域,两市可根据各自的相对优势进行发展,同时,加强轻工类行业上下游间的协同与联动,构建轻工制造配套产业体系。
由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为各市工业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因此两市可根据工业产业及其他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发展,为两市工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产业领域,兰州市应从两市产业分工协同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相对优势,带动和整合两市上述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体化的配套服务体系。
(二)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式
根据兰州与西宁工业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现状,其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主要可考虑如下几种方式。
1.基于市场的分工协同方式
兰州与西宁两市的工业产业及配套服务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均已形成了相对独立且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基于现行行政体制下对比较利益的追求,两市工业产业分工协同的可能实现方式是立足于各自产业体系分工基础上的协同。具体而言,一是出于降低成本和中间产品需求考虑的比较利益平衡基础上,通过原料、产品及服务之间的市场交易合约形成协同;二是基于对外部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形成协同;三是产业龙头企业或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基于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并购与重组形成协同。
2.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协同方式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任何一个产业链都会形成若干专业化生产环节,不同地区或城市的不同专业生产主体都会处于该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而同类生产主体则会处于该产业链的同一环节,从而形成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生产组织关系。从两市工业产业结构的特征来看,在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以及冶金等行业,可以在同一产业上下游之间或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或战略联盟关系实现纵向分工与协同;在装备制造、金属精深加工、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可以在同一产业生产环节上,通过市场资源、产品的共享,技术与人才方面的合作以及并购与重组形成分工与协同。
3.基于技术的分工协同方式
技术进步是产业不断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驱动力。技术进步不仅促使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同时也使得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广泛。然而,技术进步持续而巨大的投入是单个生产主体难以承受的。因此,同一产业内部和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主体客观上会以某类共性技术或技术产品,通过技术合作研发、上下游之间产品技术配套或技术特许等方式,形成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与协同。两市工业产业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和梯度,因此,在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内部上下游之间和产业之间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研发、上下游之间产品技术配套或技术特许等方式形成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与协同。
(三)兰州—西宁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
兰州与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兰西城市群发展背景下,两市工业产业的分工与协同既有客观基础和需求,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
由于兰州与西宁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地域,在行政主导体制下,客观上需要考虑自身的比较利益,从而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顶层设计、宏观规划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形成了相互独立的思路与格局。在兰西城市群发展背景下,两市应顺应未来区域发展的客观趋势,按照国务院对兰西城市群批复的要求,尽快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协调的体制机制,共同协商和制定两市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编制,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的约束力。在此基础上,签订两市产业分工与协同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在产业分工协同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沟通和协调产业分工合作中的具体事宜。
2.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兰州与西宁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的构建将会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两市乃至两省原有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分工协同关系,形成全新的分工协同格局。这必然会涉及两市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成本与利益变化。因此,如何协调双方的比较利益是两市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为了推动两市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的构建,两市乃至两省必须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两市利益诉求的利益协调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可以由兰州与西宁两市政府共同组建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沟通两市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事宜。此外,还可充分发挥两市行业协会的作用或建立两市的联合商会和行业协会,负责协调各自产业体系调整和分工协同中的具体问题。
3.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对区域内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发挥政府经济的管理功能和作用,培育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并加强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才能推动两市工业产业分工与协同体系的实现。具体而言,一是要在招商引资、产业准入、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建立高度共享的综合信息平台,促进产业及企业间按市场规律展开分工协同、转移和对接;三是推动交通及市场一体化,如两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对接、交通的单向收费或免费,各类技术资质、生产经营资质的相互认证等。
注 释:
①此处所略表格,如有读者需要,请与作者联系获取。
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