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路径研究*

2021-04-15高海波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资本

高海波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度融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逐步构建起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国在此格局中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亦无法彻底避免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及危机转移,并且这种格局在逆全球化浪潮下还极有可能阻滞中国经济的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正在全面探索突破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化解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出路。中国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具备多方面优势,这些优势对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内生动力和抗打击能力,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鉴于此,可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强化国际循环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五个层面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冠疫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以下简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塑造国际竞争优势,更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决策,对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自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后,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演变、深刻内涵、现实意义和实施路径展开研究;(2)高伟、陶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现实逻辑与实施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其二,围绕空间生产理论、高质量经济发展、民间社会活力、乡村振兴、居民消费等视角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研究;(3)胡博成、朱忆天:《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其三,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新冠疫情、马克思劳动分工等视角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研究,(4)杨承训:《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互动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课题》,《上海经济研究》2020年第10期。等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突破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化解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在“两头在外+世界工厂”的传统经济循环模式下取得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但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也就意味着融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客观上导致中国出现原创性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当中国深度融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产业链、供应链、分工链和价值链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主动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以阻滞中国的和平崛起,试图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价值分割的中低端产业链上,维持其垄断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带来的世界霸权收益。当前中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悄然改变,“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5)习近平:《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0日。。这种从依赖国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到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转变,内在要求中国将“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转变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上。如此,一方面可有效刺激国内内生经济动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向高质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波谲云诡的世界经济局势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破解中国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的被打压局面,消除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诱发的系列结构性危机向中国转移,顺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有鉴于此,笔者以突破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化解逆全球化的遏制打压、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视角,系统阐述习近平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层寓意,呈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值得借鉴的路径选择。

二、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与“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通过“内循环工业化模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大工业生产体系,初步奠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客观上,内循环工业化模式以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没有经历货币、商品、资本、市场、竞争等现代性要素的发育洗礼,在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驾驭资本和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单纯的内循环工业化模式并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在经济特区、沿海地区、沿江地区、边疆地区和内陆地区渐次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主动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会,通过跨国公司发包订单的方式嵌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6)郭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求索》2020年第6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发展策略迅速壮大对外贸易规模,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实现巨大发展,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理论上,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循环工业化模式,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格局,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缺失任何一环都将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格局无法彻底规避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是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资本积累扩张而建立的全球价值剥削网络,这种网络以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海陆空武器系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垄断及世界贸易结算体系为支撑点,将所有企图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国家都纳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之中。中国若要开展对外贸易,也无法摆脱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影响,遭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剥削。一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核心技术垄断及强大的国际资本力量,争相奔走全球,建立海外工厂,利用半边缘、边缘国家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利用自身掌控的全球营销网络将“代工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分割绝大部分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回拢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区的竞争优势,形成剩余价值源源不断地从边缘、半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积聚的循环网络。另一方面,边缘、半边缘国家由于缺少高端技术、人才体系以及现代市场竞争机制,只能为国际垄断资本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接受不公平的国际产业链分工,分割微薄的产品剩余价值,受到中心国家的各种技术遏制。客观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得益于巨大人口红利和市场规模,才逐步从边缘地带过渡到半边缘地带。很显然,中国通过“两头在外+世界市场”模式有效缓解了国内中低端技术落后和资本要素不足的问题,对中国融入国际供应链、价值链具有突出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以劳动、资源、市场等作为条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尽管在此过程中无法彻底规避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但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具有突出贡献。

实践证明,中国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伴随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将内在的结构性危机向全球转移,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就充分显露出来。实现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灵魂和生命,资本永不遏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扩张本能要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一旦资本无法持续实现扩张,资本主义制度就面临崩溃的危险。为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制度无止境地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人的发展纳入资本增殖轨道,进而在吸吮自然界的自然力、社会有机组织体的自然力和人的发展自然力的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量使用价值无法实现“惊险跳跃”而来的商品生产过剩、劳动者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畸形异化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社会经济危机和人的发展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不仅有助于资本剥削全球剩余价值,而且更有助于缓解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产业链霸权及金融霸权过度膨胀而导致的资本扩张悖论。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支撑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和全球营销网络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将低福利、低工资、低效益的“三低”产业和高污染、高风险、高消耗的“三高”产业转移到边缘和发展中国家,在掠夺和剥削全球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将自身内部的结构性危机分散到世界各个角落,但凡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的边缘及半边缘地区都客观成为其内在结构性危机的被动承担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摆脱贫穷落后的发展境遇,充分利用全球产业更新升级和转移拓展的机遇,承接了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要素和污染能耗较高的工厂企业,造成相当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同时,“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对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在推动技术原始创新、激活内生经济动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却显露出极大局限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人的精神空间被物化意识所束缚都是其弊端的显现。因此,中国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融入世界体系从一开始就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改变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基本国情才是重中之重,而由此导致的原创性技术不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亦是无法避免。

中国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实现国富民强的过程中,确实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转移内部结构性危机的实质性危害。但正是通过融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工业制造体系种类最全、门类最多和完全能够实现基础工业自给自足的国家。由此,中国在部分领域已然能快速有效地组织起较为强大的物质基础来抗衡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伴随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刻变革,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性逐渐加强,(7)邱卫东、高海波:《从中美贸易摩擦透析逆全球化的本质及其未来趋势》,《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国际贸易价值链逐渐被分解,以“低端嵌入”的弱者竞争姿态的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外资流入和商品消费的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的基础上已经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对变革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建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受到“挑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从源头强化生态污染治理,从基础理论层面强化中高端技术攻关,紧扣以信息数字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全球产业变革,相对削弱了“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带来的危机弊端,摆脱了承担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结构性危机的困境。习近平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8)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这种“转变”内在要求中国摆脱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的依附性角色,强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走向世界体系的中心位置,不再受制于人,但这也必然会对既得利益国的剩余价值剥削带来“损害”,让西方国家误以为自身全球霸权受到威胁。所以,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我国在医药、芯片、数字通讯等核心技术领域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的不利地位,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核心技术打压、教育限制等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来破坏中国和平崛起的受益局面,以维护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来达到剥削剩余价值的目的,妄想中国持续为其内部的结构性危机“买单”。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改变以往那种零散的、可忽略的、弱关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易应对的矛盾样态,而呈现出更复杂、更深刻、更严峻、更艰巨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一方面,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现代武器的系统特征及其政治同盟,巩固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关键流通领域内的控制权,阻止中国等新兴国家进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核心地带;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占领关键核心技术的垄断地位,不断塑造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借就业岗位被抢、贸易赤字、不正当倾销、技术剽窃等噱头,阻止与中国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甚至表现出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倾向。这些“不正当手段”的目的就在于维护其自身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的垄断剥削地位,阻止中国从依附性的国际角色向原创性、独立性的国际角色转变。

就此而言,倘若中国持续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空间将在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摩擦中呈现出缩小削弱趋势,“讨”不了太大好处,甚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必须转变到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上,这不仅是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局势所迫,更是中国社会自身已经发展到扭转经济发展格局的时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提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已来到一个由“富”转“强”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但实现这一转折的根本动力不在国外,而在国内。提升内生经济发展动力,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是自身强大与否的根本标志。要实现强国目标,一方面必须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否则一旦国外在核心技术领域打压中国,“强国梦”就面临“破碎”的危险;另一方面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倘若东中西部、城镇乡村间出现愈渐扩大的两极分化趋势,“强国”建设途中也极有可能出现社会危机。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针对芯片的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万多亿元”(9)《我国进口的最大物资是芯片》,《理论与当代》2018年第5期。,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6%、20.3%、20.1%和8.0%”(10)蒋永穆、周宇晗:《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核心技术领域和社会整体发展都面临着较大挑战。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若不转变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上,根本无法产生原创性核心技术,无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而只能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被迫接受不公正、不公平、被打压还无计可施的劣势处境。可见,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乃是富民强国、独立自主、立足未来的重大战略设计,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三、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就逐渐开始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转变,这意味着中国在部分领域已开始逐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当今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探索全面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价值剥削的出路,力争从世界体系的半边缘位置进入中心位置。中国谋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非是头脑中想象出来的理想性模型或是应对外部风险的一时之策,而是中国社会的自我运动已经在实现这种改变,即自我生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11)习近平:《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当然,外部风险挑战对中国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转变也具有推动作用,但此二者之间只是一种直接联系,而并非必然联系。外部风险挑战只会加速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历程,而非中国没有外部风险挑战就不会实现这种转变了。这深刻表明中国是不可避免地——或早或迟——要实现从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格局转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在现时代之所以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由于中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经由一场社会内部变革来为其奠基,而这种社会变革采取了以激活内生经济动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格局为实践导向。可以说,没有一场针对中国社会自身的彻底变革,本世纪中叶断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可以说,倘若不实现从核心技术依赖性角色到原始性创新角色的转变,中国则只能处于美国创新—中国制造—销往全球的中间地带,永不可能突破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不容置疑,中国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仍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美国才是创新能力和世界资本秩序的中心,中国只承担了传动轴的角色。中国要由富转强,只能从传动轴角色真正成长为发动机的角色,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则必须形成具有战略意义、总体意义上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当然,党中央提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在于中国需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中国已经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条件,这是根据我国发展环境、阶段、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变化提出来的。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重大成果,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都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除某些核心技术领域外完全能够实现自产自销自足,这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总体基础。二是中国是全球经济超大规模性国家,具有超大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创新学习效应和发展外溢效应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赋予中国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生产率持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高水平创新创业创造、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孕育世界级都市圈和城市群(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性”优势,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从“超大”到“超强”的转变》,《管理世界》2020年第1期。等方面。三是我国人口基数规模庞大,经济增长潜力足、韧性强、政策工具多、回旋余地大。当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 000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国内大循环活力愈益强劲,经济增长内生潜力不断释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当其时。四是中国当今的科技创新已来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前夜”,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产业发展迅猛,在诸多领域已突破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技术壁垒,深刻改变了全球贸易结构和经济治理秩序,因此也被动承受了诸多不易处理的国际贸易冲突。这些冲突危机恰恰为中国的意识觉醒下了一剂“猛药”,让中国更加明确何处才是自身最关键、最薄弱、最需要下大力气攻克之处,这些地方目前已显露出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立足于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之上。五是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在攻克核心技术壁垒、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依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越性,只有此二者之间建构起本质的关联,中国才真正可能成为不受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制约的创新性强国。六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占到中国贸易总额的30%左右。据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2.09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欧盟,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下降到了第三位”(13)陈文玲:《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河海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加之RCEP“10+5”协议正在加快推进落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佳选择。由此看来,中国确已具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各种条件,并力图通过“一种自我超越”的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4)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其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有效避免波谲云诡的世界经济局势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和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内生动力和抗打击能力。当今中国正处于开启新一轮数字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变革的空前密集活跃期,总体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全面突破的关键阶段,却又陷入无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国际经济旧秩序未根本发生变革的困境。不仅如此,当中国逐步迈向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价值分割链的中心地带,却遭到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重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战略性打压,被迫承受国际经济大循环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此境遇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大力提升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势压制我国发展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其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为战略总支点,对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除贫富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都具有重大战略作用。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东中部地区在资本、政策、土地、人才、技术等支撑下率先富了起来,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依然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导致区域经济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则对解决这一问题能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能够充分促进东中西部之间的资源互补,突破对内开放中存在的障碍壁垒,打通中西部地区生态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与东中部“先富”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产业资源之间的循环流通,构建基于地域、城乡、行业之间的经济大循环网络,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能与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先富带动后富规划之间实现有机衔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地依托国内市场并将以此而来的发展效益作用于美好生活建设,总体提升中国发展面貌和人民的生存图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其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国前中期的对外开放往往以“两头在外+世界市场”模式展开,由于自身发展条件限制不得不将各类国际资本力量引入中国市场,不可避免遭受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带来的生态危机、技术困境和人的发展危机。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侧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创新驱动实现国内外两大市场间的要素流通,提高中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谋求从“两头在外+世界市场”对外开放模式到“中国创新—中国制造—销售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模式转变,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到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转变。总而言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助于中国“练好内功”,使中国不再受制于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抑制,以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必须明确的是,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非“闭关锁国式”或全面脱离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封闭循环格局,也不是以往那种以外向型为主的国际大循环格局,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此二者间是辩证统一、重点突出、协同推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重点和根本,具备相对独立性,只有形成大国经济自循环模式,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并带动国际大循环。伴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的消费需求实现了质的提升,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否则美好生活的实现必然被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所绑架,无法实现独立自主。由此我们必须找准内因,推动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自觉转化,为人民提供更加多样化、更高品质和更富技术含量的需求供给,只有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完全解决了、不受他国制裁打压了,中国才能迈向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中心位置,带动国际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大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辅助和支撑,目的在于为国内经济提供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体系,也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相反还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从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半边缘位置过渡到中心位置,破除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而非与其划清界限。概言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离不开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只有同时发挥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之间的功能互嵌、合作互进和联动发展,才能为国内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基本路径

在危机并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消除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首要前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金融链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为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利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对中国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制裁,并理直气壮地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关键就在于中国对西方关键核心技术的依赖性强,这种依赖性是中国遭受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权力之源。以此为基点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首要前提就是深化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金融链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由此中国才真正能够不受他国制约,进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中心地带。

其一,必须把创新链摆在核心位置,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尽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发展面貌,也客观导致内生性创新能力不足。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原始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在5G、数字技术、芯片、新能源制造、人工智能、脑科学、生物育种、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集成电路、深地深海等科技前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研究项目,补齐由于西方国家断供高端核心技术带来的发展危机。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市场企业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全面营造尊崇创新的国家氛围,迈向全球创新链的前沿阵地。

其二,必须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打造高附加值和安全健康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供给链与需求链紧密关联,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严防西方国家以政治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市场引发的“超市场力量型断链和卡链”(15)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重庆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深度研究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及内需中占据的位置,要淘汰过剩、补齐短板、扩大比较优势、发挥聚合效应,强化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从源头推动产业链迭代升级,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加速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公益化转型,构建自主、高效、完整、独立、可靠、安全、健康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体系。

其三,必须确保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体系价值链中的分割地位。中国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在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承担的制造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层次,具备可替代性;而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及制造业则处于尖端层次,具备不可替代性,因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割的剩余价值非常有限,大多数剩余价值都被西方发达国家分割掉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必须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摆脱以规模化微薄利润分割促发展的战略规划,导向以高品质、高质量、无可替代性的尖端供给分割大头剩余价值为主基调的发展之路。

其四,必须塑造强大的本土金融链,提高金融投资的安全性。金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之间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中国市场若缺失强大本土金融链支撑,任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都极有可能遭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控制。因此要以本土化金融链畅通创新链及产业链,密切监测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构建国家金融安全网,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二)核心关键: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身处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中的中国,过去还能通过购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技术满足国内需求,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逆全球化以来已从多方面对中国实行了断供之策,中国某些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威胁。中国除了“以自我超越”的方式克服全球资本悖论、追求经济正义和实现国富民强之外,已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从扩大内需之处着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注重解决国内供给不匹配、分配不平衡、流通有阻滞、消费不充分的困局。

其一,在生产层面,必须从“两头在外+世界工厂”模式转变到“两头在内+世界市场+世界工厂”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赖“两头在外+世界工厂”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但这种奇迹是建立在中低端商品代工生产基础之上,不能满足国内高质量发展的供给需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中低端生产方式亟待转变到中高端的生产方式上来,从满足国内外的中低端需求转移到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上来。在此过程中,必须把研发和投资环节放在国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阻止国外环境污染大、收益少、危险系数强、附加值低的企业进入国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内高端市场和高质量产品生产供给的世界工厂。

其二,在分配层面,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财富分配制度,切实提高人民收入,强化东中西部、城镇乡村在资源要素上的优势互补。适度提高劳动力报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完善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体制机制。同时在东西循环、区域循环、城乡循环中强化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把东部地区的新思维、新理念、新业态、新规则、新组织、新制度、新机制嵌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西部地区的地理资源、民族特色和文化风情,切实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其三,在流通层面,必须把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可以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构建集铁路、航空、公路、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加大在配套物流、智慧物流、快递物流和应急物流等基建领域内的投资力度,破除传统区块分割、属地管辖制约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弊端,打通全国物流渠道,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网络。

其四,在消费层面,必须挖掘内需消费潜力,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构建新型消费体系。中国具有14亿人口和人均1万美元GDP的全球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有足够的内需消费潜力支撑生产容量,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以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水平消费需求。在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前中后期,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必须提升人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完善消费体系保障、解决消费后顾之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新型产业、新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以推动人民消费升级,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营造健康和谐可持续的高水平消费体系。

(三)重点保障:强化国际循环竞争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进步的前提,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关起门来搞建设,绝不可能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和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只有深度融入资本全球积累结构之中,充分利用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国际舞台中央。无论是过去、今后还是未来,中国都必须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重点保障。

其一,为各国提供共建共商共享的发展机遇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前提。在全球新冠疫情及逆全球化浪潮叠加肆虐背景下,中国要进一步推出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自由化,全面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运营环境,切实将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金融市场准入、深圳和浦东的改革开放举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机制落到实处,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使各国共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

其二,吸引国外优质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关键。在引进国外资源壮大社会主义力量之时,必须筛除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风险系数高的“劣质资源”,全面建立外企负面清单制度体系,使国外资源响应国内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大力引进中国目前最紧缺的外资企业,降低相应的关税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加大强度培育中外合资的创新型外贸示范区,强化各国企业在技术链、产业链上的交流合作,切实改变我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不利地位。在引进国外高精尖资源进入国内时,必须警惕其垄断国内市场的趋向,因此要加快建立完善适用于国内外企业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的反垄断体制。

其三,突破各国之间的要素流通壁垒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实现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和全球经济的联动发展,是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为应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和技术打压,要持续推进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和亚太地区间的无缝对接,畅通数据、资源、能源、货物、人员、资金的安全高效流通,同各国一起打造“绿色流通”渠道,搭建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合作发展的平台,维护地区和全球在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安全畅通运转。为此,中国在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强化政策、标准、规则、规划之间的战略对接,以“一带一路”畅通各国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网络通讯、经贸产业领域内的合作交流,把“一带一路”打造为合作共赢之路、经济增长复苏之路和要素循环流通之路。

其四,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保障。当前世界各国依然被资本全球积累结构所主导,这种结构有利于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及逆全球化攫取世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却不利于发展中及落后国家摆脱贫困积累和技术困境。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发展理念,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破除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做法和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国际新型经济治理体系。

(四)动力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一切先进生产力和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流

中国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要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并走向其中心位置,离不开先进生产力提供的动力支撑,因此必须激发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生产力发展方式和整个产业结构的高质量转型。

其一,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必须筹划更多举措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打造集教育、科技、产业、金融为一体的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推进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本、数据等生产力要素充分合理发展,让公有资本、混合所有制资本、民营资本、个体资本、外企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财富活力充分涌流。

其二,数字经济是高质量生产力发展的未来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新生产要素的诞生总会引起整个生产要素秩序的演进,进而改变生产方式并推动物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及数据作为一种新生生产要素,日益成为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关键变量。当前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网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数字经济跨区域、跨部门、跨层次、跨系统的共时性特征,构建各地区、各部门、各产业、各主体相互促进又彼此协调的数字循环网络。(16)王静田、付晓东:《数字经济的独特机制、理论挑战与发展启示——基于生产要素秩序演进和生产力进步的探讨》,《西部论坛》2020年第6期。强化数字经济对传统商业模式、生产模式、交易模式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的数字经济企业,依赖数字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其三,拓展投资空间是推动高质量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不仅在空间中生产,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新经济空间,就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本性而言其力求超越一切合理空间的限制。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要不断挖掘市场消费空间、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重视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形成集物质地理、人文社会、科技教育、劳动创造、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国际国内为总体的生产力发展空间群,构建全局性、普遍性和可持续性的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之路。

其四,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一切先进生产力充分涌流提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物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中国必然沦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附庸,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先进生产力的充分涌流保驾护航。

(五)根本导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

仅从破解资本全球积累结构的价值剥削或抵制逆全球化浪潮的遏制打压维度来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不够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方面,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开启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关键一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上世纪末,中国通过“以经济外循环为主与内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相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并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当前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打造大国经济自循环模式刻不容缓。在此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略、政策、举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整体推进创新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完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另一方面,必须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为解决群体、地域、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打通共同富裕实践中的堵点、阻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带领全国人民更加积极地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必须发展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财富分配制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1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重点解决收入发展不平衡和消除利益分割不完善的体制机制,逐步满足人民对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的美好生活需求,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财富成果更多更公平地复归于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资本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