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CI 术后凝血功能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1-04-15张庆张华杰杨杰

药品评价 2021年3期
关键词:瓣膜抗凝房颤

张庆,张华杰,杨杰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非瓣膜性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时间发生或死亡,病死率较高[1]。临床常采用抗凝治疗减少卒中等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是目前最常用抗凝手段。在此基础上,华法林是抗凝治疗的代表药物,但治疗窗口较为局限,起效、失效时间均较长,易诱发不良事件发生[2]。达比加群酯属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直接抑制特异性阻滞凝血酶,发挥稳定抗凝作用[3-4]。本研究选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6 例,旨在探讨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6例(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 例。其中对照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59.32±6.52)岁,年龄范围46~78 岁;病程(5.12±0.87)年,病程范围2~7 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8 例,Ⅱ级14 例,Ⅲ级11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21 例;年龄(60.02±6.47)岁,年龄范围47~79 岁;病程(5.24±0.89)年,病程范围2~8 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19 例,Ⅱ级14例,Ⅲ级10 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NYHA 心功能分级)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均合并冠心病,且拟行PCI 术治疗;近6 个月内未发生过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3 分,房颤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为2~5 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瓣膜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或意识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血管瘤、血管畸形。

1.3 方法

两组均行PCI 术,术后进行低分子肝素持续抗凝,并给予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规格:100 mg)、氯吡格雷(Actavis Group PTC ehf,批准文号:H20140966,规格:75 mg)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 次/d;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 次/d。

1.3.1 对照组术后3 d 停用低分子肝素后采用华法林钠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3,规格:2.5 mg)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次,1 次/d,连续用药3 d;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检查,据此进行华法林剂量增减,幅度为0.625 mg/d,保证INR 维持在2~3。

1.3.2 观察组术后3 d 停用低分子肝素后采用达比加群酯胶囊(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批准文号H20170135,规格:110 mg)治疗,口服110 mg/次,2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治疗6 个月后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2)治疗前、治疗6 个月后两组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 值)、Angle 角、MA 值]。(3)两组终点事件(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栓塞、外周动脉血栓、急性心梗)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TT、APTT、PT 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栓弹力图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Angle 角、MA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R 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2.3 终点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非瓣膜性房颤多行PCI 术治疗,能挽救生命,但血栓风险较高,临床常在术后进行双抗治疗,并配合其他抗凝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阿司匹林是环氧化酶抑制剂,能减少血栓素A2合成,抗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能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二者联合应用是抗凝一线药物[6]。华法林是早期公认房颤治疗首选药物,效果明确,但治疗过程需持续性、及时性治疗检测,易受到其他药物、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7-8]。因此应针对上述缺点寻找新型抗凝药物。占育飞等[9]学者研究表明,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PCI 术后能提高INR 达标率,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基于此,本研究中采用达比加群酯,并创新性从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方面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TT、APTT、PT 长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为,达比加群酯属于前体药物,服用后在体内经非特异性酯酶分解为活性代谢产物达比加群,能通过与凝血酶纤维蛋白结合位点进行特异性结合,阻碍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影响凝血,阻断血栓形成,是一种可逆性、直接性的凝血酶抑制剂,从而延长TT、APTT、PT,改善凝血功能[10-11];且无须监测INR,受食物、药物影响小,效果较稳定[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R 值大于对照组(P<0.05)。血栓弹力图能检测全血,R 值可反映凝血启动阶段凝血因子功能[13]。达比加群酯通过对凝血功能进行调节,能提高R 值,减少血液高凝状态[14]。另外,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达比加群酯选择性较高,抗凝效果稳定,无须时刻监测,能提高患者耐受性,减少终点事件发生[15]。

综上所述,达比加群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CI术后能改善凝血功能,提高R 值,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瓣膜抗凝房颤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卒中患者的抗凝策略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烂”在心里
预防房颤有九“招”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