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5马立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

马立强

【摘要】微课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用碎片化内容扩充育人素材的结构化教育资源,其目的为知识传输,新时代微课应用核心为加强素质教育,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的充分利用助学生和谐、全面、持续、个性化发展。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微课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用的方略,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小学高年级数学  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44-03

應用题在小学属于较为重要的题型,通常具有生活性、基础性、多变性,侧重培育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建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素养,素质教育功用较强。然而,小学数学教材受篇幅影响,加之教材改革滞后,存在应用题型单一、问题较少、多变性欠佳的问题,使学生无法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素养。微课消除了课堂与网络之间的壁垒,为更多线上素材流入课堂并填补教材空缺疏通渠道。基于此,为提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质量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方略尤为重要。

一、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用的思路

1.在教案设计环节应用微课

相较于以往的教案,基于微课的应用题教学方案离不开信息技术及线上素材,这些资源需编汇到微课中,通过小视频、图文并茂、画外音等形式展示出来,并作为启发学生解题的必要条件,使教学目标能与微课融为一体,成为应用题教学有力工具。例如,教师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可将“巩固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相关基础知识、提升运算能力”视为教案设计目标,依据学情及数学知识利用微课展示图一、图二,同时布置应用题,如题:学校准备挖两块花圃,请根据图形计算面积,学校预计使用70平方米的土地,你能优化花圃草图吗。学生可根据已知条件、图形利用面积计算公式求解,期间可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数形互化意识、运算能力等素养,继而实现基于微课的应用题教学目标。

图一                        图二

2.在课上互动环节应用微课

微课因图像、声音丰富所以能紧抓学生眼球,这利于师生互动,可解决“学”“接”脱节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除法——解决问题”教学时,可基于认知迁移教学理论运用微课助学生回忆所学的表内除法、除数是2位数的除法、小数除法知识,将典型算式展示在微课中,引导学生计算并思考算式有哪些异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些算式数量关系并未改变,改变的是数据及计算方法,除法含义是通用的,明晰数量关系就可列出算式,并利用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得出答案。教师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计算方法并建立认知体系后利用微课展示应用题,为的是巩固学生的小数除法应用能力,助学生自测,为学生围绕计算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交互给予支持。如题:小明家距离植物园336千米,他要坐公交去玩,公交车每小时行驶48.5千米,他几小时能到;小明花900.5元买了36本书,每本书多少钱。教师只要求学生根据微课中的信息列算式并计算,同时指引学生思考为何上述问题要用除法计算并根据数量关系建模,使学生能用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做同类应用题。其中,师生围绕题型、算式、建模思路等方面进行讨论的过程,就是基于微课师生高效互动的应用题教学实践过程。

3.在作业布置环节应用微课

作业设计是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关键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作业管理”规定有效利用微课,使作业类型更多且功能更优。例如,教师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可利用微课编设一段1~2分钟的视频,视频内容涉及商场促销、购物总价计算、定价等问题,教师需指引学生观看视频并从中选取信息列方程计算求解,继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效强化学生的专注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素养。相较于以往的作业,视频化作业对学生来讲吸引力更强,同时题目更具生活性,利于学生用实践经验解答问题,减轻解题难度,实现基于“双减”的微课作业优质设计目标[1]。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育人的常见形式

1.讲授类微课

在应用题中涉及许多数学知识,学生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掌握计算方法、有效处理信息,才能依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列算式求解,基于此教师需应用讲授类微课,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剖析解题思路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继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

2.问答类微课

教师常用微课布置应用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求知,期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强化综合素养,如建模能力、计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教师在布置应用题时需体现出微课的特点,如视频时间短、图像信息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灵活多变等,有效增强应用题的启发性及学习活动的趣味性。

3.讨论类微课

讨论类微课适合教师基于分层教育启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使用,确保各组能围绕微课提供的信息各抒己见、共同研讨、思维碰撞、集思广益。虽然微课信息展示形式不变,但学生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有所转变,使微课信息更利于学生解答应用题,将微课视为合作求知工具。

4.练习类微课

在课前知识回归、课后知识巩固环节教师较常应用练习类微课育人,将习题通过微课展示出来,有些为音频类应用题,还有些为视频类应用题,为教师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挖掘学生的数学素养助力,通常教师在公布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指引学生反思,助其说一说错点及错因,这使微课内容兼具启发性及讲授性,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继而使学生可提升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

三、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路径

1.条件充分,为微课育人奠定基础

首先,小学院校需健全数字教学系统,保障电子白板、计算机、音响等设备齐全,为数学教师基于微课编设教案、课上互动、布置课后作业提供条件;其次,数学教师要明晰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充分剖析课程内容,对微课宗旨、特征、模式、组成等方面较为了解,确保教师能随心所欲地应用微课育人;最后,教师需依托学情利用微课,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时,可设计难度不同的应用题,保障每个解题能力发展阶段的学生均可借助微课参与解答应用题的学习活动。如题:刘叔叔要运送2吨货物,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运了4/5吨、2/3吨,请问还剩多少吨没运。试想余下的货物分3次运送,每次大约运多少吨。本题第一个问题基础性较强,第二个问题则需学生调用以往的数学知识储备予以解决,有一定难度,继而满足各层级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学习需求。

2.创新争优,丰富微课育人形式

为使微课在应用题教学中更具育人作用,教师要创新教法。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教学时,可采用“游戏化+微课”的教学模式,将图三、图四分别利用微课展示出来,而后组织学生玩“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游戏,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创编应用题,将提问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规定时间内提问与解题最多学生则获胜,可获得“解题小达人”的称号,为的是增强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满足感与自信心,能在有竞技性的游戏中挑战自己力争上游。再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变换”教学时,可采用“微课+实践探究”的育人方式,利用微课展示文本,文本内容为指针运动的过程,如时针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60°再旋转20°等,教师引领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最终按照文本内容得出时针所指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探案类的综艺节目中存在许多利用“图形的变换”有关知识可以解決的谜题,教师可从中选取素材并加工成小视频,依托微课展示出来,教师可利用小视频营造解谜情境,发挥“情境教学+微课”育人举措能增强应用题吸引力与趣味性的作用,使微课能有效带给学生启发,在探案情境中学生解题精力更加集中,助其多视角调取数学知识储备解出应用题,有效创新应用题的形式,提高基于微课的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3.体系优化,推动基于微课的应用题教学活动不断发展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需对高年级学生应用题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学情,将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应用题教学思路区别开来,其目的是增强微课的挑战性、启发性、生本性,为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解题给予支持,助高年级学生拔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其次,教师需利用课余时间开发资料库,存储与“统计”“列方程解应用题”等数学知识有关的资料,为音频、视频等资料加工成微课奠定基础,有效创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应用题教学体系;最后,教师需注重评价微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育人效果,在凸显微课价值的同时发现育人阻力,为其进一步探索微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起效新出路指明了方向,使基于微课的应用题教学活动可不断发展[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使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活动中微课育人质量更高,教师要在教案安排、课上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有逻辑性地应用微课,还需熟练驾驭讨论类微课、练习类微课等常见育人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基于微课开展应用题教学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创新微课育人方式,还需优化应用题教学体系,继而有效应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刍议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以及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2):108-108.

[2]徐建新.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技巧探微[J].新智慧,2018(32):85-86.

[3]王立晓.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引导途径探微[J]. 新课程·中旬,2018(6):81.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等待·自主·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