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衔接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1-04-15甘延棠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困境对策

甘延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加强基础性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受到小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生刚刚迈入初中门槛,难以完成知识上的衔接,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不佳。本文将围绕农村小学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衔接问题展开探究,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给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带来帮助,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

【关键词】农村  九年一贯制  教学衔接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73-0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本身具有一些难度,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刚刚进入初中,学生还不具备特别严谨的数学思维,随着知识难度的持续提高,教学内容也朝着越来越抽象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加强衔接和过渡阶段的教学力度,全面培养学生群体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农村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衔接的困境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在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初中数学知识似乎是一件特别有难度的事情。教师不管转变多少种教学方法,始终都不能弥补学生在数学基础上面的缺陷。基于此,农村数学衔接阶段的教学也遇到了很多困境。

(一)学生缺乏严谨的数学思维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接受着巨大的挑战,各种思维方式也在逐渐定型。然而,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很多学生由于迷茫,可能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状态,做题的时候也缺乏非常严谨的数学思维。比如有些学生做题的时候喜欢走神,盯着题干看半天也想不出解题的思路。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在对着题干发呆,并没有认真思考其中的数学道理,再比如,有些学生遇到直观想象的数学问题,难以形成完整的数学解题思路。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也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到了初中阶段容易产生比较大的波动。

(二)教学内容固有的教学难度

毫无疑问,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增加了很多,教学节奏也在加快。所以很多学生到了课堂上是难以吸收到有效的数学知识的,尤其是刚刚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面对着更抽象、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掌握不到解题的诀窍。因此,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逐步培养学生高阶的数学思维。

(三)学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比较参差不齐的。客观来看,小学阶段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可能会使用题海战术去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來的学生,往往只会做题,而且只会做比较简单的数学题。到了初中阶段,面对着更加灵活的数学知识,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小升初的衔接阶段,很多学生都会向教师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之前的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会精确到一个题目中的每个步骤应该如何处理,甚至给学生准备好答题模板。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多,题型的变化也非常复杂,教师不可能给每个题型都准备一套答题模板,这样的学习是死板的,也是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二、解读教材知识,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和前一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初中阶段的知识难度更大,抽象性更强,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在一些固有的难度,不是创新教学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解读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可以适当引入知识迁移方面的思维,让同学们学会自主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停留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层面,无论教师讲解多少遍,学生都难以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深刻内涵,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会深入剖析教材中的知识,并且把一些重难知识点和小学前一阶段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起来。比如,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计算,其实就和小学学习过的加减法计算一样,只不过小学学习的是纯数字的计算,这里我们加入了一些字母。比如3a+3a,这个算式的答案就是6a,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过3+3=6这个数学算式了,所以处理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困难。将学生初中面临的复杂数学知识与小学阶段的简单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寻找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降低数学知识固有的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也是衔接阶段,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的数学教学方法之一。

三、设计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的心智也发生着比较明显的转变,尤其是一些原本对数学知识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能够采用趣味化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改变对数学学科的看法,从而爱上数学;相反,原本对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妥当,从而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秉持趣味教学的理念,对于衔接阶段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会有意识的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渗透大量的数学知识,但是牺牲掉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将重难点知识讲得更加细化,更加透彻,笔者在教学衔接班的时候,一定会融入更加有趣的策略。比如,笔者会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根据预习学案中的内容自主预习,利用小组同学的资源,大家一起分析几个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面对着新的知识,学生一方面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会被数学问题固有的难度所影响。当这种任务是群体任务,而非个体任务的时候,学生会更有信心把问题的答案解答出来。即便是稍有难度的知识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群体讨论的方式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想出一些思路。这样一来,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群体演示的方式,展示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群体的自我效能感。

另外,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笔者也比较喜欢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做游戏,衔接阶段的很多数学知识本身不难,只不过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采用题海战术,可能会给学生留下一些心理阴影。所以,开展游戏化的教学可能是更适合衔接阶段的学生的。比如,培养学生有理数计算的能力,教师会提前准备好若干个数学计算题,让学生以排火车的形式逐个回答第一排的第一名学生掀起来回答第一道有理数计算题。其他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思考,小火车开到哪里,学生就要马上站起来说出答案,三秒钟之内没有回答正确的同学,就算输掉了游戏,需要接受一定的游戏惩罚。在数学课堂上开展这样的游戏教学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快速形成更加严谨的数学思维,更为关键的是,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呈指数式上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四、开展微课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在一线教育的教师我发现,学生对于这样一段特殊的衔接过程,很少有自我调节的意识。衔接阶段的学生适应不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小学阶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是缓慢而且细致的,但是到了初中阶段,教师的教学节奏往往更快,教学的思路也存在一定的跳脱性,如果学生适应不了这样的教学节奏,那么接下来很多教学工作都难以开展。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可以把微课教学融入到数学课堂上。

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时,这部分知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又因为知识点比较多,一节课的时间,教师可能要讲几十个以上的知识点。这种快速、高强度的教学节奏,学生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讲解完以后,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化的微课视频,带领学生重新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生从小接触多媒体设备的机会不多,而到了初中阶段,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更高,学生在衔接阶段会更加认真地观看微课视频。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另外,再讲解一些特别具有难度的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比如一次函数中有一些问题,教师用口头讲解可能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但是结合着微课中的动画资源,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所以教师应该深入剖析衔接阶段的数学知识要点,并且灵活判断,当遇到适合用微课开展教学的数学知识时,就积极运用媒体资源。这样也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小升初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迸发更大的活力。

五、总结

教学衔接工作是落实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本文阐述了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衔接的困境,教学执教过程以及实践教学中学生实际表现,提出了数学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过程过渡化等多种策略,希望可推动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參考文献:

[1]方海宁.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数学教学衔接困境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1(1):13-15.

[2]魏莉莉.浅谈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实践的“四维度”[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13-15.

[3]沈小燕.“九年一贯制”数学教学衔接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0(24):55-56.

[4]欧昌铬.新课改背景下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1):95-96.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