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综合性医学期刊编辑转型的思考

2021-04-15陆祎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转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機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与以往相比,具有信息技术多元化、信息传播多元化、信息影响多元化、读者需求和体验多元化的特点。综合性医学期刊逐渐向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与新媒体的更新迭代,提高期刊质量,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文章围绕综合性医学期刊编辑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着眼构建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的格局,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强化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掌握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在工作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编辑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实现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需要。

关键词:综合性医学期刊;新媒体时代;编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2-0193-03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以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传播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的形式日益成为主流。新媒体技术是指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管理和传播的数字化,具有信息技术多元化、信息传播多元化、信息影响多元化、读者需求和体验多元化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在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应用范围扩大,期刊出版形式由传统单一印刷型向印刷-电子并存型转变,引起编辑工作的内容、形式、流程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编辑工作内容由编校出版为主向学术策划、编校出版和宣传推广转移,编辑工作形式由传统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编辑与作者、专家、读者的交流沟通由E-mail、电话向微博、QQ、微信等转变[1],这对综合性医学期刊编辑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性医学期刊是反映医学学科学术水平的窗口,是广大医、教、研人员传播与交流新的医学理论技术和研究成果信息的平台。综合性医学期刊已迈入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新时代。

要出版一本精品综合性医学期刊,不仅有赖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还必须拥有能适应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能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期刊编辑。

医学编辑是医学杂志组稿、编校、出版的核心,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期刊质量已成为编辑行业的共识,编辑的综合素质在推动期刊建设、创新期刊工作模式、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引领学科的研究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转变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理念

编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有多重角色的职业[2]。在新媒体时代,综合性医学期刊编辑必须审时度势,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技术,编辑理论知识、方法,还应积极满足新时代编辑工作涉及多专业、具备多职责的需求,从职业素养、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角度出发,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期刊的建设,如思考期刊发展目标、行业定位、栏目设置、学术策划、内容筛选,搭建与专家、作者、读者的互动平台,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学习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期刊是期刊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成果,打破了纸质期刊受阅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了传播内容和形式丰富、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性优等特点,克服了纸质期刊传播形式单一、范围小等缺陷。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亦更加喜欢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数字期刊。为了适应读者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和不同需要,要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编辑通过对文章素材的整理、关键词的确定、内容的梳理和再加工等,以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形式突出显示文章的重点内容,实现读、听、视的有机融合,并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节约读者的时间,这有利于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发挥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词和重点内容的整理亦有利于读者借助搜索引擎,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读者阅读数字期刊时,一旦遇到感兴趣的、想深入了解的内容,可直接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取大量信息[3],可以帮助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

微信公众号是十分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其已成为学术期刊扩大传播范围和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媒介[4],方便作者和读者及时查阅期刊最新动态。

为加强纸质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上海医学》杂志依托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医学会发布数字期刊,读者在“其他服务”菜单栏中点击“上海医学”,即可打开《上海医学》杂志网站。编辑在《上海医学》杂志网站实时发布期刊信息,读者可在其查阅《上海医学》与纸质期刊同步的文章,作者可注册登录后投稿和查询稿件进度,编辑和专家可在线审稿等。

上海医学会服务于全市医学工作者和专家,借助上海市医学会,可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而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全球,充分发挥《上海医学》杂志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特色和优势,展示研究成果、发布最新资讯、促进技术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医学学术传播和交流等,实现期刊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在医学领域交叉应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主要应用于影像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人工智能在病变识别、辅助诊断、辅助临床决策和疗效评估等环节也颇具优势。深度学习技术在病理图像诊断方面已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等检测中[6]。这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编辑需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上海医学》以“携作者同行,与读者同在,伴专家共舞”为宗旨持续发展,深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因此,编辑需树立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的理念,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综合性医学期刊发展需求,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新媒体等技术,发挥新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性医学期刊是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及学术水平的重要载体,故而能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及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技术和工具都值得医学编辑学习并应用。因此,作为编辑,一定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和思想,尽早适应新的角色,适应新媒体时代期刊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

编辑的专业素质体现在稿件的初审、外审专家的选择、稿件加工等多方面。

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术研究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学术动态更新加快,通过网络获取研究相关信息方便快捷。作为一名医学编辑,要提升行业和专业信息的获取能力,如养成良好习惯,定期浏览专业期刊、学术网站,了解相关专业最新研究进展、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的研究动态等,这对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审稿水平以及做好稿件送审工作有极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编辑选题和组稿,促进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能胜任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编辑一职。

编辑在稿件初审过程中,可通过专业文献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库,如PubMed、SCI、Nature、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输入关键词和相关内容完成对稿件的信息检索,查找与之相关的文献,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判断论文的新颖性和学术价值。

运用中国知网(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数据库查重功能,输入全文可以有效检查论文与数据库中文献的重复率,针对文献复制比,编辑进一步对照《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对论文重复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有效减少学术不端行为。

在论文编辑过程中遇到疑惑,如统计方法的选择、国标规定、医学名词的准确性等,在网上查询的效率远高于查询纸版文献。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本质是纸质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期刊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关键,因此医学编辑需要具备专业的文献信息检索、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数据库资源,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进而做好组稿、初审、加工、文献校对等一系列工作,提高编辑效率,促进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四、掌握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范围明显扩大,从期刊的策划、组稿,稿件的审、修、定、排、校、印,到宣传、推广都有涉及,编辑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新媒体时代,通过书信传递信息的情况已愈来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沟通方式,从电子邮件到QQ、微博、微信等,尤其是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根据需要组建微信群等,通过网络快捷地在群里发布信息、共享文件,在朋友圈推送信息、分享等。

《上海医学》编辑部先后建立了编委微信群、各学科编委的微信群,方便编委联络、交流,每期杂志全文和各科相关论文点对点发到各学科的编委群,实现精准服务。在期刊组稿选题等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与审稿专家、作者通过微信联系,在线交流沟通,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海医学》杂志响应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建立期刊采编系统(http://www.smasmj.com/),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网站功能、栏目设置和投审稿工作流程,已实现在线投稿、查稿、审校、编校、排版,对编辑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者可通过网络端投稿、查稿,随时了解稿件状态,方便快捷。专家可在线审稿,采编系统对稿件的基本信息如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工作单位、研究方向、基金项目等收集统计;编辑在线进行文稿初审、学术不端稿件检测、送审、编辑、修改和排版等工作。专家远程审稿,在线提交审稿意见。编务和主编也可在线办公,期刊信息在线发布。

《上海医学》杂志实现了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运行,为努力实现打造一流综合医学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平台的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基于微信、期刊采编系统等平台,期刊编辑多环节的工作逐渐朝网络化、系统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医学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编辑技能,还要具备学习和应用微信、期刊采编系统等平台的能力,要深入了解采编系统的架构、软件、数据库、系统通信方式等,最终应用于自身工作中[7]。

编辑也应积极参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建设、采编系统构建、网站建设中,参与到界面设计、栏目设置、内容模块、学术传播和用户互动等工作中[8],使各项功能得到不断优化与升级,实现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管理等出版流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向新媒体出版的转变[9]。

《中华内镜》杂志等把手术、操作的录像动画放在了杂志的网站,供读者观看,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增强杂志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这表明编辑需要掌握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懂得处理和转化文字、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五、结语

新媒体技術迅速发展,其交互性、开放性、超媒体性的特点和优势对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数字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这也反映了信息数字化应用广、数字信息传播快、媒体功能性和互动性增强。

医学编辑获得资源的途径变得多样化,读者获得信息的途径亦变得多样化,不再是固定的每月一期。综合性医学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能促进医学期刊的发展,即实现医学期刊的网络出版,不仅仅是纸质期刊的网络化,更赋予其更高的价值和更多的功能。

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是期刊发展的基础,要传播专业、实用、有价值的内容。因此,作为一名新媒体时代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编辑,要主动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掌握新媒体技术,创新编辑工作方法。

在期刊编辑具体工作中,将编辑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总结适合期刊发展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指导并推动期刊的持续发展。这是新媒体时代对医学期刊编辑的要求,也是医学期刊编辑提高期刊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期刊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黄群,孙静.多刊编辑部深度集约化改革模式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3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5):538-541.

[2] 陈世华.认知传播视角下的学术期刊编辑培养[J].中国编辑,2018(2):37-41.

[3] 张华,于涌.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J].编辑学报,2019,31(S1):87-89.

[4] 杜焱,蒋伟,季淑娟,等.典型高校期刊社微信公众号传播力与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75-82.

[5] 倪炯,王培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医学杂志,2021(7):455-457.

[6] 马鑫,耿道颖.深度学习应用于病理图像诊断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20,43(5):302-306.

[7] 刘丽.数字化时代加工编辑专业能力提升路径[J].科技传播,2020,12(21):34-36.

[8] 吴涛,袁天峰,崔悦,等.国内核心医学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47-1251.

[9] 张云燕.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与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10):21-23,45.

作者简介 陆祎,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医学期刊编辑。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