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实施要点与价值准则*
2021-04-14沈胜林
沈胜林
摘 要 在新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评价也越来越受重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凸显。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四大要点内容:一是制订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标准;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形成评价方案;三是倡导多元评价,加强主体参与;四是加强评价反思,注重总结改进。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在价值准则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等五大原则。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 实施要点 价值准则
在新时代,伴随着教育治理体系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中小学教育评价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中小学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加强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的根本需要,也是衡量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检验学校教学水准、衡量学校课程开发状况、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措施与有效保障。因此,中小学教育评价要科学地组织并合理有效地实施。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实施要点
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从具体实施程序来看,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入手。
1.制订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育评价目标是影响中小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对促进学校实施全面育人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能将教育评价目标细化,在具体评价要求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学校就能按章办事,提高管理效率。在评价方案上,学校教育评价要在办学、育人、管理等环节做好顶层设计。评价标准不宜制订得过于笼统,以便让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具有操作性,为学校的全面改进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从制订与确立评价目标的具体措施来看,一是要加强目标导向,即首先要加强对学校办学与发展总目标的深入研究,以全面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有效治理为目标,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总目标确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评价的具体目标。二是要注重评价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即教育质量评价目标要与中小学教育实践发展状况相结合,评价标准要明确。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不一样,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评价标准必须与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既要积极贯彻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教育质量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因地制宜地实施相应的评价标准。
2.加强信息收集,形成评价方案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切实有效地收集学校教育教学基本数据情况,通过掌握关教育质量的基本数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进而推动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确定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评价方案。
其次,要从中小学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聚焦教师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构建“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培训提升”三位一体的学校评价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促进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发挥研究课题服务于教育部门、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改革,同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育人方式和变革育人策略[2]。
最后,在评价方案的制订上,要特别注重对课堂实施情况的评价,包括对教育教学总体方案的把握,以及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关标准,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深入探索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中小学新课标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3.倡导多元评价,加强主体参与
首先,营造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氛围。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行政化的被动式管理模式,被迫于或者习惯于被上级管理部门“推着走”,习惯于各种自上而下的检查督导和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因为缺少利益相关者主体的有效参与,评价结果和指导作用都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创造一种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氛围,鼓励家长、学生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来,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其次,明确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多元主体的参与并不只是局限于某一项活动或某一个时段,应该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要对主体参与学校评价的具体方式进行明确,让多元主体能有效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家校互动机制,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家校在沟通方面的通畅渠道,包括創新家长会活动方式和丰富校园开放日活动内容。此外,要拓展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参与。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学科专家、教育管理专家、法律安全顾问等进校讲座交流,参与学校的治理监督,强化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并通过这些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4.加强评价反思,注重总结改进
首先,从评价主体来看,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主动进行教育反思。一般来说,教育管理者在评价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对后期的评价手段、评价方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管理者必须立足于教育发展实际和教育评价的执行状况,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反思,以改进评价过程的不足,为后期实施更优化的教育评价奠定基础。
其次,要对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的根本追求。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考虑评价的结果是“优、良、中、差”某个等级,而要更多地考虑存在什么问题,以及有哪些原因导致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反思,弄清问题产生的根本来源,才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借鉴,避免在后期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面产生偏差,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研究型教师要具备的“诊断”和“反思”的能力[2]。
再次,要注重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反思。通过系统性地分析整个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人、财、物等具体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哪些因素最为关键,哪些因素是核心问题。明确具体因素有助于积累经验,形成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正确认识,进而为后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借鉴。
二、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实施准则
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要注重五大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长期坚持的一贯主张,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首先,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注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结合时代发展对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注重一些核心问题,包括解决好基础教育教育是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
其次,在評价过程中,要考虑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这种教育质量评价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有利于学校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再次,在教育质量评价上注意“点面结合”,全面铺开[3]。要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既要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的合理衡量,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状况。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也要适当考虑兴趣特长的培养。
2.坚持科学发展
首先,要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范畴之一,必须按照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实施该项评价活动。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必须对教育评价活动的普遍指导意义进行一种全面的把握,对教育评价过程基本规律进行科学的运用,对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反映做出合理判断,对教育评价的合理经验和主要思路进行有效总结和概括。
其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其一,要坚持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有关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教育规律有效地规范、约束和指导质量教育评价活动,以避免按照评价管理者的主观意图进行片面的评价。其二,确定了对教育质量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教育质量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要保证评价手段与方法的科学性,就要使评价采用的方法、手段与评价对象保持一定的适切性。其三,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也不尽相同,比如对学生具备的实践技能的考察,就不太适合采用笔试试卷的形式。此外,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在这个逻辑统一的过程中要考虑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大小的分配是否合理。
最后,评价过程要严谨有序。教育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特别注重结果的终结式评价,比较忽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场合下教育评价不太注重过程的严谨性,缺乏评价设计,最终只能起到实际意义不太大的“分等划类”作用。另外,评价过程不严谨还会导致评价功能的异化,变成了显摆各种证明材料和各种“评优选秀”,以及不恰当的畸形排名[4]。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教育质量评价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坚持统筹协调
首先,要整体规划教育质量评价的各个环节,思考这些环节在评价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这些环节要解决什么样的评价问题,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所能调配的相关评价力量和评价资源,促进评价的协调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多元参与。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利益的行动过程,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多元利益相关者的有序参与,并确保其在参与过程中有一定的决策权。
最后,协同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使各项评价政策发挥作用,评价措施相互配套,最终形成教育质量评价的合力。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需要协同推进,既要注重定性评价,也要强调定量评价;既要重视数量方法的运用,也要考虑到教育的特殊属性。通过协同推进,进一步理顺各项评价政策与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使中小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更为直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4.坚持特色发展
首先,在实施教育评价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四大功能,即引导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用、激励功能,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以及把评价演变成简单的“分等定级”的做法,促进教育质量评价良好效果的达成。
其次,在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订过程中,要考虑这种评价标准能有助于促进学校加快特色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学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一种价值观。在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中,要考虑特色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其影响力,以引导和促进学校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特色鲜明教育模式的展现,这也有助于学校进行创新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5.坚持因地制宜
首先,教育质量的评价要考虑区域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我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对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应该是鼓励各个省市结合教育发展实际,在教育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聚焦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合理的评价标准,制订本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其次,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评价的公平公正。具体来说,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既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要充分考虑教育公平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方法,探索并完善教育质量评价的工作机制,最终目标是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丰.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区域教育发展评价——破解“唯分数”“唯升学”问题的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2):6-12.
[2] 辛涛,张世夷,贾瑜.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困顿与突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2):11-16.
[3] 周甜,袁顶国.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的逻辑起点[J].教学与管理,2016(25):73-75.
[4] 苏启敏.中小学教育质量观:误区、反思与重构[J].中国教育,2017(01):3-9.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