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2016-07-15赵小丽

考试周刊 2016年53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必要性

赵小丽

摘 要: 现阶段,社会上对于教育评价的质疑不断增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层次,不论是日常的教学和管理的教育评价,还是大规模的教育评估工作,都呈现出了单一性、滞后性、局限性等弊端。本文根据教育评价自身的弊端和特性深入分析了教育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并根据现阶段的现实情况及教育评价特性,指出了教育评价未来改革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必要性 改革趋势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目标或教育观,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教育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忽视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教育评价模式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中介评价机构没有建立起来;政府评价的管理功能倾向;教育主体缺乏自我评价的动力。其原因是我国现阶段教育评价多样性发展不足。评价主体、方法、学生发展和教育内容与过程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评价的多样性。

忽视教育评价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评价的准备不足,没有科学的教育评价发展规划。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准备:教育评价人员队伍素质准备;被评价者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评价反思;教育评价社会环境的创造;教育评价发展规划的制定。其原因是忽视教育评价的阶段性。教育评价包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作为历时存在的教育过程,对其进行的评价必须是一个历时存在。同时,教育评价过程必须融入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教育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冲突、统一、分离与耦合。因此,教育评价具有动态发展性。

忽视教育评价研究的历史性。教育评价缺乏历史底蕴,理论研究薄弱。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缺乏对教育社会评价制度、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成本、教育评价有效性、中国教育分层分类评价、中国教育评价理论的本土化、中国教育评价民主化、中国教育评价专业化等问题的研究,造成对教育评价实践指导性不强,解释力不够。教育评价首先是历史的,是指教育评价的对象在时空上已经存在,注重对事物或现象过去的状况进行评价。教育评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总结过去,对已经存在或过去曾经存在进行评价,而评价的对象不能是空想的未来的某种事物,因而具有历史性。

2.教育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由守成教育向创新教育,由授受教育向独立教育与创新教育,由过去导向教育向现在导向教育与未来导向教育等发展,这一切都呼唤着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跟进发展与创新。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自我发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局限性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削弱。

3.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

3.1发展性

教育评价理念的发展性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一大趋势,现代教育的价值观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融合的多元的价值观。在多元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逐步走向发展性。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发展为目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提高,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3.2多元性

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又一趋势,教育评价主体是指参与教育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教育评价既要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即明确教育评价的客体,又要解决由谁评价的问题,即明确教育评价的主体。在现代教育评价中,教育评价主体的作用日益显著,对教育评价主体的要求逐步提高。教育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控制着评价活动的目的、方向及进程,对确定评价对象、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等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合理确定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评价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3.3扩展性

教育评价范围的扩展性也是未来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之一,教育评价范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教育评价对象和教育评价内容。教育评价对象就是教育评价的客体,研究教育评价的对象,也就是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教育评价的内容可以把其界定为针对某一评价对象开展评价所涉及的项目及因素。从这两个层次看,教育评价的范围都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走向。传统教育评价只是把学生作为评价对象,其他对教育活动有重大影响的诸如课程、教师、学校等很少进行评价。现代教育评价仍然存在这样的误区,即把教育评价简单地等同于学生评价。当然,不可否认学生的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这是由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但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受众多因素制约的。

3.4校本性

教育评价实施的校本性是未来改革的趋势,校本管理可理解为以学校为本(主体)的管理,校本管理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弱化外部控制,激发学校内部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受校本管理思想的影响,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学校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愿性,教育评价逐步走向校本评价。校本评价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在学校层面上切实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的一种教育评价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强调学校评价的自主性、自愿性;在学校层面上是指学校评价应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评价绝不是高高在上,作为控制学校的一种手段,而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内在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蔡敏.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

[3]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4]张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5]苏昕.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J].教育研究,2009(10).

[6]王敏.制度化教育下我国教育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必要性
莫让“后进生”成为教育之殇
基于生存视角思考下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