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联通教学研究

2021-04-14邸妍祺

卷宗 2021年9期
关键词:联通课外课外阅读

邸妍祺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华里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优化教师课内外阅读联通的教学方法,除了以教师的角度来促进课内外阅读联通,更应该培养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自主阅读意识,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因此课内外阅读联通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和课外阅读积累对课堂学习及时补充的两种途径。

1 课内得法,课外延伸

在课内阅读指导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课内阅读教学中适时的补充课外阅读内容,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多种读文方式,还要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结合进行课内外阅读,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意识,利用分享故事梗概选择性的让学生进行阅读。改变传统的单篇课文讲解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学习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1.1 多种方法读文,培养阅读习惯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及识字量的增加,三年级教材中文字篇幅也照比低年级有明显的增加,面对篇幅较长的课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的阅读方法,有取舍并层层深入的进行阅读,从课内阅读出发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

笔者在讲授《在牛肚子里旅行》时,考虑到文章篇幅过长且人物对话较多,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浏览的方法准确把握课文的主人公“红头”和“青头”,通过略读的方法简单了解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叫“红头”的蟋蟀掉进牛肚子里,在好朋友“青头”的帮助下成功逃生的故事,最后通过精读的方法品读人物的对话,体会主人公心情变化的过程,理解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友谊。掌握多种读文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而且同样适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为巩固学生对方法的运用,应再补充一篇利用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变化的课外阅读《朋友之间》,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多种读文方法。

1.2 多种感官结合,提升阅读能力

1)读与听结合。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教材的预习和繁琐的作业压力,很难激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教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时候衔接的自然,在阅读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教师可以选取读与听结合的方式,抓住声音的特点,听声音、听不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运用读与听结合的方法,优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2)读与看结合。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播放短视频的形式,通过视觉直观的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例:笔者在讲授《美丽的西沙群岛》时,学生了解到西沙群岛美丽与富饶的特点后,只能凭借书中插图简单看到西沙群岛的模样,此时教师应该出示西沙群岛的视频介绍,将读与看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西沙群岛,让学生知道这所岛屿是我国南海群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它的领土属于中国任何人不能侵犯。同时向学生明确课阅读不仅限书籍,也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扩充自己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直观观看视频的形式辅助课外阅读学习,加深对文章的体会。

3)读与说结合。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用语文,因此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与语言表述能力结合十分关键,教师在讲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主要练习的是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在教学时引入了思考题中的童话故事。学生通过运用本课学习的预测方法,说说自己的预测的故事内容并通过查阅资料验证自己的预测结果。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可以边阅读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读与写结合。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养成会记录、勤动笔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开拓学生思维,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促进课内外阅读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类整理自己的阅读体系,针对写景、写人、写物的文章在记录时学会分类整理,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课内阅读学习的脉络更加清晰。针对记录的不同方式分为:一是批注记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疑难问题均可在文章旁进行批注记录;二是美文摘抄:学生在阅读课外阅读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片段记录下来;三是进行创作:在课文学习后对文章进行续写或者仿写等。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以教材为依托积累材料的同时,扩充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1.3 巧设悬念,激发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一篇文章,而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兴趣的指引,使学生在课下自主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源,课上教师出示的课外阅读毕竟有限,但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出示一些阅读材料中部分经典片段,设置悬念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继续往下阅读,在学生心中种下好奇的种子,激发学生主动在课下查找阅读原文,巧妙联通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

2 课外积累,补充课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中走出去,回到课外阅读的大语言环境中,通过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课前预习和课后网络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习补充对课内阅读的理解。

2.1 开设多彩活动,丰富阅读积累

1)主题演讲活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教材针对每个单元都确立了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在班级内开展演讲活动,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开展主题演讲,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游览过或者课外书中读过的美丽景色与同学分享。通过教师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探索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选取自己喜欢的美丽景色收集资料进行演讲,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同时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各自特长,将语文阅读教学从书本知识延伸向实际生活中去,实现课内外阅读并行发展。

2)好书评比活动。阅读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监督与检查,笔者每个月会组织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月末由同学各自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在班内开展好书评比活动。

2.2 课前布置预习,寻找阅读材料

阅读指导课不仅仅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课外资料,查找资料除了解决基本生字词的疑问,还要让学生深入文本,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法将与本课相关的阅读任务布置下去,学生通过查找课外阅读资料了解相应内容,增强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课前收集课外资料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为理解课文做充分准备。

2.3 利用网络技术,延伸阅读体验

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纸质文本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平时学过的阅读技巧应用于网络阅读,面对复杂的网络平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广泛阅读。随着学习任务和阅读总量的增加,需要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平台查阅课外资料的方法,与此同时需要教师布置课后学习的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规范合理使用网络平台联通课内外阅读,保证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补充对课上内容的理解。

猜你喜欢

联通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