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转型背景下独立院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2021-04-14夏汉军

卷宗 2021年9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顶岗学期

夏汉军 张 奇 刘 婷

(1.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2.洞庭湖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常德 415000;3.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转型的要求:教育部等《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该项任务中,提到了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正处于转型期间,要从过去的重理论学习转到突出应用技能型的轨道上来,实践教学是当前地方高校需要重点突出的环节,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积极呼应。

1 课程基础操作模块

1.1 课程设置融入实践教学课时,详细体现在教学大纲之中

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中来,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课程设置中,首先要明确分为理论课、实践课两种类型,实践课时应该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不低于总课时的30%,任课老师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并区分两者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考核中要有体现),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精确到某几周或者某几节课程为实践教学时间(可以调整)。

1.2 加大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比重,对应人才培养方案能力目标

作为地方高校,在讲究开放性、国际化的同时,更应该体现地方性,核心课程设置除了要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大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要求外,还应该在地方性方面做足功夫。因此,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要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还应该结合行业和地方特色增设核心课程,这方面每所地方高校应该是大同小异。同时,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应该对应着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某一具体能力目标,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要加大,比如可以达到30%-50%,或者更高,相应的考核机制也要变化。

1.3 入学教育强化业界人士参与,提早让学生接受专业认知教育,做好入学教育一堂课

入学教学是学生接触本专业的第一堂课,根据一般高校的规定,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允许换专业,为了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与认同,入学教育中邀请业界人士参与很关键,因为他们的内容更偏重实践,能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本专业具体是做何事,需要何种技能,能有何种收获;另外,专业认知教育适合就地取材,取得地方旅游企业支持,由他们在第一学期主导完成,重点介绍实践工作。

1.4 建立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是促使上述环节顺利完成的驱动力,上述任一项工作都是实践教学的很好环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形式上,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有每一门课程的时间教学的课时体现,任课老师要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学的院领导要审核;其次,提早联系并明确入学教育的业界专家名单,并提供入学教育材料,校企共同会商确定,适合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暑假前准备到位。第三,配套相应经费,包括教学大纲撰写,业界专家讲座,单位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等。

2 课程实习与顶岗实习模块

2.1 厘清课程实习的科目、明确顶岗实习的方向

这方面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第一,不是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有课程实习;第二,顶岗实习的去向一般都是酒店。由此地方院校必须仔细考虑好这两个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要考虑清楚哪些课程可以设置实习环节(一般是2周,校内准备1周加外出调研1周,同样要体现在考核环节上),可以结合核心技能模块和核心课程综合考虑,比如重视旅游英语、导游讲解、资源认知学习,则需要有旅游专业英语实习,导游业务实习,资源开发实习等;对于后一个问题,酒店实习现在很成熟,安排上比较容易,但是需要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方向实习,即便在酒店实习,是否还有其他侧重。

2.2 合理安排课程实习时间(学期)

一般情况下,地方高校对于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往往是在学期某一周,然而,通过向有关高校了解情况,在学期中间安排课程实习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教师出差,学生考试,学校临时性任务加班等等,因此参考许多211、985学校的经验,可以考虑将课程实习时间放在暑假进行,具体可以是上半年期末考试后的一周,如果课程实习时间是在每年秋季学期,则寒假就不太合适,因为地方高校偏重教学型而非研究性,寒假往往学生都回家,所以,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尽可能将时间放在春季学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暑假;第二,如果实在不行被安排在秋季学期,时间适合在学期中后期,因为这个时间理论学时进行多半,正是实习的最好时间。

2.3 制定详细的课程实习与顶岗实习方案

课程实习与顶岗实习方案不仅仅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填写的格式化实习计划表,而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议由老师指导学生制作出精美的实习手册,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带队教师,实施方案,评价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这种实习手册应该具备可推广性,可以向全校进行推广,既是实习计划的一部分,又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2.4 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上好校外实习前一堂课

顶岗实习意味着学生即将走进企业工作,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很快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此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旅游管理专业的岗前培训一般包括中式铺床、西式铺床,中式摆台、PS技能训练等环节。在这些环节当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选择好师资,最好能邀请到行业人士参与,保证培训的内容是企业所需要的。

2.5 建立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此阶段的评价和考核内容应该包括:完整的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技能培训方案;根据各种方案由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实习作品等;校外师资的资质;学生对各环节能力的掌握等。考核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行评价,学院评价按照相应的比例相结合确定最终结果。因为这一阶段涉及的实习实践内容较多,是时候好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它既是对第一阶段实践环节的强化,又要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因此此阶段需要格外重视。另外,这一阶段也是针对学生核心技能检验的时段,学生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预先规定核心技能提供相应的证书或者成果。

3 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模块

3.1 做好毕业论文选题论证工作,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选题需要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选题来源可以是企业现实问题,实习过程的问题,本地特色问题,学科竞赛问题等,选题要与实际接轨,不能大而空,或者明显超出本科生的操作范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选题,学术委员会直接否定,由指导老师重新提供选题,选题一旦确定,则不可轻易更改。另外,应该鼓励学生做毕业设计,相对论文而言,毕业设计更能体现实践能力的获得,地方高校应支持并要求一定比例的毕业设计成果出现。

3.2 提倡与业界师资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尽量提前

业界更擅长实践动手能力操作,对行业一线最了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切忌空对空,因此,在这个方面可以:第一,选择一批对口的行业师资,与学校签订协议,颁发聘书,落实待遇;第二,充分利用好行业师资,定期到行业做调研,参观企业运作;第三,定期研讨,从行业中发现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同时,这个过程也要纳入考核环节,只有这样,与行业师资共同指导才不至于落空。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在第七学期进行,但是相应的基础工作要越早越好,可以从大一第一学期实施导师制,由老师固定指导部分学生,一直到毕业,这样等到毕业论文(设计)来临时,是水到渠成之举。

3.3 毕业实习落到实处,上好就业前一堂课

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此阶段有两大任务:一是准备详细的毕业实习方案;二是开设就业前讲座。对于第一大任务,不能因为学生前面已经经过两个阶段的实习训练,就可以忽视了,这个环节注意:指导老师主要列出考核指标,放手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找好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实习结束时提供实习总结材料,此举有利于学生为就业做好准备,时间在第八学期进行。在毕业实习之前,专业教师会同业界专家,就毕业实习安排与就业有关问题进行讲座。

3.4 建立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此阶段的评价和考核内容应该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各类材料,比如开题报告、过程考核表、学生实地调研材料、师生讨论现场图片,讲座现场图片等。考评者可以是实习单位、分管教学领导、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等。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实习实训锻炼,学生在专业认知、行业现状、专业核心技能、专业认同感等方面会得到较好、较全面的掌握和提升。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顶岗学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