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与策略

2021-04-14

卷宗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办公室图书

俞 洋

(江苏省新沂市市政府办公室,江苏 新沂 221400)

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技术手段也不先进,很难达到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与利用要求。通过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发挥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作用,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图书资料档案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因此在办公室图书档案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资料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开展,将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

1 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第一,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保护好图书资料档案原件,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快速获取所需图书资料档案,不仅能够随时随地满足查阅要求,也避免图书资料档案原件出现破损与丢失的问题。在互联网中查阅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不用直接将档案原件借阅出去,也防止出现人为胡乱涂鸦等现象,让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原件更加安全。同时图书资料档案的查阅过程也更加高效与便捷。第二,在传统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模式下,由于涉及事项较多,档案数量庞大,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也非常大,且大量的图书档案会占据较大空间,办公室人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对图书资料档案分类。由于人为上的疏忽,在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错误操作,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现在引入信息化技术后,提升了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在计算机上能够完成图书资料档案的登记与查询工作,减轻了工作负担,工作效率也显著提升。第三,以前图书资料档案主要在办公室专门的地方存储,每次借阅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翻找,显得非常麻烦,导致图书档案利用率不高。实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图书资料档案,借助电子产品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所需档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图书资料档案的利用更加便捷。

2 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 增强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很多单位与部门中,对一些领导与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经常出现忽视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情况[1]。因此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要想发挥图书资料档案的价值,需要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转变思想认识,提高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提升管理能力,才能推动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办公室图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具体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上给予保障,确保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实现大幅度提升。以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日常管理工为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让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各操作程序更加规范。尤其是要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让所要管理的档案能够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推动图书资料档案管理高效进行。部分图书资料档案的级别较高,还必须关注加密工作,在计算机系统中将图书档案管理与使用权限确定下来。

2.2 优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基础

以前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选用纸质载体,长期储存中容易引起纸张受潮、虫蛀等现象,尤其是文字被光照氧化后,会让字迹变得非常模糊。这要求办公室人员主动优化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模式,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增加资金投入,建立集信息输入、存储、分析、编辑和输出等为一体的系统。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各种电子存储介质在适当位置进行存放,如计算机硬盘、磁盘和光盘等。要从时间、种类、机密程度等出发,做到分类存放,储存室温度维持在17℃~20℃之间,湿度也处于35%~45%的范围内。同时还要落实防火防水措施,让图书资料档案完整性得到保护。应用数字处理技术,让图书资料档案转变为电子资源后储存,打造完善的数据库,为档案信息异地储存创造条件,保证图书资料档案得到充分利用。

2.3 配置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

通过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结合日常业务需求,转变传统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档案信息采集、存储、调阅以及输出方式[2]。要将办公室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将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出来,尤其是要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牢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更加高效,满足安全性与科学性要求。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尽快购置计算机、扫描仪、除湿柜、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夯实硬件基础。同时还要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保证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储存更加安全,能够为今后档案充分利用创造条件。

2.4 加强图书资料档案安全管理

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应该体现安全性,这是因为信息化优势较多,然而处在网络环境下,容易引起重要信息泄露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图书资料档案的完整性与可靠性。第一,应该结合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利用需求,及时确定开放利用程序,实行差异化等级权限制度,并将责任追究制度履行到位[3]。尤其是对于个人隐私与组织机密的内容,只能向需知情的合法利用者提供。第二,要发挥科技手段与技术设备的作用,为图书资料档案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这样能够让原始档案唯一性得到维护。对当事人亲笔手稿、签名以及公章来说,需要发挥出法律效用凭证的作用。第三,针对重要的图书资料档案,还应该及时进行电子档案备份,设置计算机防火墙,防止计算机发生故障。这样在遇到电脑黑客、病毒入侵等现象后,电子档案也不会发生泄密与丢失问题。

2.5 培养档案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

为提高办公室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需要培养足够的专业人才,对此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对在岗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要采取引导自学、现场指导和专业培训等模式,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素养等都实现提升。对培训内容来说,也要尽量做到有针对性,与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相符,保证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4]。既要包括办公室档案管理信息化知识,也涉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互联网技术等,让档案管理员在培训中转变思想理念,充分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也能认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打牢人才基础。

3 结语

总之,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在办公室图书资料管理中也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此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跟上时代发展脚步,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技术设施。同时还要构建办公室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化软硬件设施,并培养更多懂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人才,确保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提升。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办公室图书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