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青少年:美国电影检查与评级的正当性
——基于电影致害力的传播效果研究

2021-04-14王生智

当代青年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评级青少年

王生智

(复旦大学法学院)

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是电影的主要观众。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美国和加拿大人口之和的76%(约2.68亿人)在2019年至少去电影院看过一次电影。这2.68亿观众中,12~17岁的观众人数最多,占观众总数的4.9%,其次是18~24岁的观众,占比为4.7%。[1]12~17岁、18~24岁分别对应的是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也就是说,在电影观众中,中学生占比最大,其次是大学生,两者之和约占观众总数的9.6%。为了保护这些青少年观众免受电影致害力的影响,美国先后实行电影检查与评级制度,本文将从这个角度研究这两种电影制度的合法性。

一、电影致害:电影对于青少年的传播效果

电影是第一种电子媒体。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人类发明和使用的媒体依次是报刊、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影能够影响观众的态度、心理与行为,产生传播效果。从1921年起,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T•波芬伯格、沃尔特•鲍顿•皮特金等研究发现,电影能够通过暗示的方式影响受众,看电影一分钟所受影响超过阅读犯罪小说一个星期。[2]约瑟夫•罗伊•盖格将电影分为教育电影与娱乐电影,认为教育电影对于青少年具有积极价值,娱乐电影对青少年的心理与道德有害。[3]

最早的传播效果研究是赫斯特《世界新闻报》与美西战争的关系研究。[4]此后,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强一弱一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魔弹论”(1920—1940年),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有限效果论”(1940—1960年),再回归“强效果论”(1960—)。[5]

1927年,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德怀特•拉斯韦尔在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提出魔弹论。[6]纳粹战争宣传、广播剧“星球大战”与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证成了魔弹论。20世纪40年代起,魔弹论开始受到多方面的批判。首先,魔弹论并非必然支持强效果与快效果。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坎特里尔在研究“星球大战”广播剧的过程中发现,制造战争或者恐慌的并非广播、电影、报刊的宣传,而是经济、社会、战争、信仰等上层建筑与个人的基本需求之间的矛盾。[7]因此,坎特里尔认为,这个广播剧事件不能证明广播剧具有强大而迅疾的传播效果。[8]佩恩基金(Payne Fund)的一项研究也佐证了坎特里尔的结论。1928—1932年,针对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佩恩基金研究发现,电影并不具有魔弹论所主张的强效果。[9]其次,受精神分析学说与行为主义的影响,魔弹论忽视了人的选择能力与判断能力,无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夸大了电影的传播效果。佩恩基金的研究发现,由于不同青少年的预设立场、性别、年龄、理解力的不同,同一部电影对不同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同。[10]再次,魔弹论将电影观众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当作孤立的个体加以观察与研究,忽视了影响人的态度与行为的社会因素。1998年,文化研究学者高内特(Gaunetlett, 1998)批评传播效果研究仅关注媒体与受众个体的现象,不能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解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11]

由于存在着上述缺陷,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魔弹论逐渐退场,传播效果有限论登上舞台。持有限效果论的主要有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伯等心理学家。揭示弱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有美国佩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选民态度研究与霍夫兰等人的劝服研究。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美国选民选举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媒体传播的作用体现在于“激活”选民既有倾向,“强化”选民既有决定,而对于“扭转”选民态度作用不大。另一项有限效果论研究是霍夫兰领导的劝服研究。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为了提升军队士气,美国军队通过新闻纪录片《我们为何打仗》进行战争宣传。霍夫兰等人研究了《我们为何打仗》的传播效果,结论是电影在传递知识、煽情动员方等面有强效果,但在改变行动方面影响甚微。拉扎斯菲尔德与霍夫兰的研究表明,电影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面对电影传播,观众始终在发挥能动性,观看电影的过程是主动选择的过程。观众根据预存立场对电影内容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心理学家克拉伯(Klapper, 1960)认为,电影观众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电影并非直接对观众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中介因素传导,因此,电影对观众的作用不是改变,而是强化既有态度或预存立场。[12]

60年代之后,由于电视的普及,以及尼克松与肯尼迪的电视辩论,学者开始怀疑有限传播效果论,并提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螺旋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知沟理论、培养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第二代强效果论。第一代强效果论——魔弹论认为,电影不仅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而且致效速度快;第二代强效果论虽然不否定媒体传播能够产生强效果,但是认为媒体传播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效果。1968年,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向美国电影协会提交研究报告《电影与现实暴力》,认为电影暴力与青少年的现实暴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观看电影暴力的青少年倾向于在现实中施行暴力。[13]

从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再从有限效果论回归强效果论,尽管在传播的效果上存有分歧,但是都肯定电影能够影响青少年,含有性、暴力、淫秽等内容的电影对青少年具有致害力,导致青少年堕落,这正是电影检查与评级的正当性来源。

二、防范电影致害青少年:美国实行电影检查的缘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的出现、工业化与经济大萧条这三件事情在美国几乎同步发生。在美国,电影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化的体现,也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带来城市化,也培育了大量的电影观众。工业化需要大量产业工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变成蓝领工人。这些新市民背井离乡,文化程度不高,聊以排遣乡愁的主要方式是观看电影。当时的电影是黑白默片,票价仅为5美分,所以人们称之为镍币电影。蓝领工人等新市民的涌入使镍币电影院数量与观众数量急剧增加。1905年镍币电影院仅有几家,1907、1910年分别增至2000、10000家。1910年,每周到镍币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约有2600万,当时美国的常住人口为9197万人,[14]观影人数占总人口的1/4。20世纪20年代,每周有5000多万人看电影,[15]观影人数约占总人口(约10571万[16])的一半。1910年,全美镍币电影院票房总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17]从电影院数量、观众数量与票房收入来看,20世纪20年代电影已经成为美国最强大的媒介。[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刺激了美国电影业的繁荣。大萧条发生后,约有200~400万中学生辍学,[19]失业率高达22.9%。[20]1933 年失业人数达到 1500 万人。[21]对于这些无事可做的失业人口和辍学学生而言,进镍币电影院是找寻抚慰的最好选择。30年代,观影人数进一步增加。1930—1933年,每周看电影的人数稳定在6000~9000万人,[22]约占1930年美国常住人口(约12277万人)[23]的1/2~3/4。

繁荣之下,必有隐忧。无序增长带来的是恶性竞争。为了抢夺观众,镍币电影院播放含有性、谋杀、暴力等内容的影片。这引起妇女、学校、监护人、清教教会的担忧与不满,他们把镍币电影院看成卖淫和抢劫的训练场,[24]认为这些电影对青少年具有致害性,播放具有致害力的电影将侵蚀社会道德、破坏社会秩序、诱发青少年犯罪。

事实上,在镍币电影院之外,经济大萧条与宪法第18修正案(禁酒令)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问题。1920年,美国颁布宪法第18修正案,禁止生产、运输、销售酒精。地下酿酒者成为众人追捧的英雄,1931年发行的两部好莱坞电影《小霸王》《国民公敌》将开设地下酒庄的黑帮美化为个人主义英雄与自我奋斗的成功者。[25]抢劫银行、放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与谋杀案件增加,每10万美国人中约有9.7人被谋杀死亡。[26]辍学中学生的自杀率也有所增加。[27]

镍币电影的流行还瓦解了世人珍视的维多利亚时代私人领域,人们的私密行为在银幕上展示无遗。[28]电影演员的私生活也使电影成为众矢之的。1921年,好莱坞发生了第一次丑闻。9月5日,女演员弗吉尼亚•卡罗琳•拉普在聚会后死亡,参与聚会的喜剧明星阿巴克尔被指控强奸并谋杀拉普。尽管阿巴克尔被无罪释放,但是这起丑闻进一步强化了电影致害论。

在镍币电影之后,美国电影逐渐形成好莱坞电影、独立电影与色情电影3个电影制片体系。受资本驱动,好莱坞制片工厂将票房收入与吸引观众作为电影制作、发行与放映的指挥棒。为了吸引观众,好莱坞出现了以暴力、吸毒、性挑逗等为主要内容的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剥削电影“劝告中年男女要及时行乐”“嘲笑传统道德观,嘲笑电影男女主角不合时宜的善良”。受剥削电影影响,19世纪开发西部时期的淳朴社会风气不再,就连作为美国立国根本的新教伦理也发生动摇。[29]面对上述电影致害力,从20世纪20年代起,家长、学校、妇女、宗教组织等压力集团发起旨在保护青少年的洁净屏幕运动。[30]他们以魔弹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游说州和地方议会、向政府施压、向法庭起诉等方式抵制电影致害。

地方政府对电影的检查最早发生在1897年,缅因州立法禁止放映拳击运动员詹姆斯•J•科比特与鲍勃•菲茨西蒙斯的拳击比赛电影。芝加哥市1907年制定电影检查法律,授权警察决定电影放映的内容,并成立美国第一个政府电影检查委员会。截至1926年,100个市政府与电影市场最大的7个州都建立了电影检查委员会,这7个州是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堪萨斯州、马里兰州、纽约州、弗吉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到20世纪中期,电影检查已经影响到美国约60%的市民、约41%的美国人口,也间接影响电影赞助商的收益。[31]

由于各市州的检查标准、主体、程序与惩罚等各不相同,且检查结果不能通用,同一部电影若通过此地检查,不能通过彼地检查,会导致电影投资失败。如果为同一部电影在不同地方制作不同版本,则制作成本巨大。[32]为了节省成本,保护投资安全,好莱坞发起先于政府检查的行业检查。1916年,好莱坞成立自治机构——全国电影业联合会。1921年3月19日,为了净化荧屏,消除“淫秽、色情、不雅、不道德”内容,全国电影业联合会颁布行业自治规范《十三条倡议》(Thirteen Points),为电影内容划定了13条红线,分别涉及性(4条)、色情(2条)、暴力与犯罪(2条)、吸毒(1条)、官员、法律与国家尊严(1条)、宗教与种族(2条)、不雅(1条)等。其中,有12条旨在防止电影内容致害青少年。

但是,全国电影业联合会是松散的行业联合体,对于违反《十三条倡议》的制片厂没有处罚权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22年,全国电影业联合会改组为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高薪聘请当时的美国邮政局长海斯担任负责人,因此该协会也被称为海斯办公室。1927年6月29日,海斯办公室将《十三条倡议》扩充为36条,划定11种“禁区”(“Don’ts”)和25种“雷区”(“Be Carefuls”),下文简称“禁区”“雷区”。《十三条倡议》仅仅是好莱坞制片人、发行人和演员的行为建议,不具约束力;但是“禁区”“雷区”不仅内容更为详细,而且成为海斯办公室、天主教良风团、一些州和地方政府进行电影检查的直接依据,因而具备一定的强制力。从所涉内容上看,“禁区”“雷区”保护青少年的内容占比最大,保护青少年的倾向性更明显。“禁区”“雷区”36条可以归为几个大类:暴力、犯罪、毒品(16条),裸体、色情、性(12条),婚姻、公共道德(2条),国家与他人威严(6条)。其中,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行为、心理与性格的暴力、犯罪、毒品、裸体、色情、性有29条。1930年,海斯办公室成立制片处,并颁布《电影制作规范》。海斯办公室分别于1945、2018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PAA)、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MPA)。《电影制作规范》是海斯主持起草的,故通常称《海斯规则》(Hays Code)。《海斯规则》规定了犯罪(9条)、性(3条)、渎神(2条)、庸俗(2条)、淫秽(1条)、裸体(2条)等方面的义务性规范,构成广义上的行业习惯法。1934年《海斯规则》生效,全国统一的电影行业自检制度形成。

自此,美国形成了以行业自检为主、地方政府检查为辅的电影检查制度,并得到美国最高法院的支持。在1915年的合众电影公司诉俄亥俄工业委员会案(案号:236 U. S. 230,下文简称合众案)的判决中,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三个判断:电影具有致害力;电影越受欢迎,电影观众越多,致害结果越严重;由于心理不成熟,青少年是最大的受害者。

三、电影致害力与电影的宪法属性:电影检查的合宪性

美国电影史是检查与反检查两种力量的博弈史。主张电影检查的主要是妇女、监护人、学校、天主教良风团等压力集团,主张检查的理由主要是电影具有致害力,目的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其害。反对电影检查的力量主要是第一修正案律师、独立电影制片人、进口电影发行人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反电影检查的法理依据是电影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

在合众案(1915)中,美国最高法院以电影具有致害力与不能传播信息为理由,肯定电影检查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经过反电影检查力量的司法斗争,美国最高法院在以下三个重要判决中逐步推翻合众判决的先例:派拉蒙判决(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 1948,案号:334 U. S. 131)、圣迹判决(Joseph Burstyn, Inc. v. Wilson, 1952,案号:43 U. S. 495 )与弗里德曼判决(Freedman v. Maryland, 1965,案号:380 U. S. 51)。派拉蒙判决与圣迹判决的司法贡献是:一、肯定了电影的宪法地位,增加了电影检查的违宪风险;二、认定电影具有传播信息与表达观点的功能,对电影致害论提出异议。弗里德曼判决则为电影检查设置了严格的法定程序:一、检查官须举证证明涉案电影不受第一修正案保护;二、决定电影检查合法性的终决权归于法院,而非检查官;三、检查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检查结果告知发行人。这三个检查程序提高了电影检查的门槛。

值得关注的是,在圣迹判决中,电影致害力与保护青少年再次成为争诉焦点。被上诉人提出,电影具有致害能力,而青少年是易受影响的脆弱观众,这种致害能力在青少年身上体现更为明显,所以反对用第一修正案保护电影。在判决意见中,大法官克拉克认为,电影是否具有致害能力尚待确证,即便承认电影具有此种能力,那我们要做的不是将电影从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中剔除出来,而是限定电影传播范围。克拉克的观点是第一修正案不是不保护电影,但是给予有限保护。电影检查的合法性不仅在上述三个判例中经受了挑战,魔弹论的式微与有限效果论的流行也瓦解了电影检查的学理根基。20世纪40—60年代,有限传播效果论被广为接受。据此理论,电影对于青少年的致害效果是有限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变化消弭了电影检查的现实基础。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孕育了青年反主流文化运动。美国宗教复兴也进入低谷,从 1958 年到 1972 年,每周都去教会的人数从约 49% 降低到40%。[33]美国社会开始动荡不定,文化迅速走向享乐主义,《花花公子》等色情杂志畅销(1970 年其发行量达 600 万份)。[34]欧洲先锋电影的艺术风格也从外部冲击了美国电影检查。1966年,迈克•尼科尔斯的处女作《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芙》中虽然有大量的污言秽语,但经过制片人与海斯办公室的几个回合的拉锯战,这部电影最终未经任何改动,原样播放。

在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国电影协会于1968年废止《海斯规则》,停止电影检查,实行电影评级制度。

四、保护青少年与平衡各方利益:电影评级制度的正当性

美国现行电影评级制度由美国电影协会、全美剧院所有权人协会联合发起,在美国电影协会下设立电影评级处,并设立相应的评级申诉委员会。评级处总部设在洛杉矶,成员为8~13人不等,由主席、高级评级员和普通评级员组成。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与全美剧院所有权人协会总裁从全体评级员中选任评级处主席。评级处主席和高级委员的身份对公众和送评的发行人、制片人公开,普通评级员的身份对外保密,以确保评级程序独立,免受外界干扰。普通评级员任期不超过7年。评级处的构成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人员构成多元化,必须兼顾男女、种族等;二是所有评级员必须育有子女,主席和高级评级员的子女年龄不限,普通评级员入职时子女年龄限定在5至15岁之间,待其子女达到21岁时普通评级员必须离职。所有评级员都不准在其他娱乐行业任职。

评级处独立判断,不受政府、制片人、发行人、美国电影协会、全美剧院所有权人协会的控制。评级处不接受政府和制片人的资助,其资金来源是向送评的制片人与发行人收取的评级费。因此,评级行为既非行政行为,也非司法行为,不发生行政效力和法律效力。评级处公布的《评级规则》(2010)规定,电影评级行为是自愿的,不具强制性;仅对加入美国电影协会的制片人具有行业约束力,未入会的制片人可以不送评。

对电影定级之前,评级处必须观看整个电影,从电影总体上进行评价,不能断章取义。看完全片后,每个普通评级员向主席或高级评级员独立提交初评意见,不受他人影响,然后评级处集体讨论电影级别,最终通过不记名投票,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终评结论,并将评级结果与评级理由反馈给制片人。定级后,美国电影协会将送评电影送到美国商标和专利办公室等级注册,已定级的电影必须在电影中标明级种,以供观众知晓。已定级的电影在美国以任何形式发行和放映,均须遵守相应级种关于性、暴力、主题、语言、毒品与成人活动的标准;送评电影的广告也须遵守美国电影协会广告处制定的规则,否则美国电影协会有权终止评级或撤回已发评级证书。对于违反评级规范的电影,电影评级处有权启动强制许可程序,有权实施适当的制裁,直至将电影从发行渠道和放映影院下线。制片人如果不接受结果,有权利在接到通知后的25个工作日内或在美国本土放映或发行25个工作日后向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委员会由美国电影协会、全美剧院所有权人协会、独立电影电视联盟与加入美国电影协会的制片公司各派一定数量的代表组成。

1968年评级制度建立之初,设立了四个级种:G(大众级)、M(青少年需监护人陪看)、R(17岁以下青少年需监护人陪看的限制级)、X(有成人内容的严肃电影)。X代表性,所以观众习惯上将X级理解为色情电影。设立X级的初衷是保护有成人内容的严肃电影,这类电影虽然不适于青少年,但是适于成人,只能在成人电影院放映。1984年增加了由监护人决定是否准许13岁以下青少年观看的PG-13,1990年将X级改为禁止17岁以下青少年观看的NC-17。

弃用X级、新增R级是制片人、放映人、监护人和美国电影协会四方博弈的结果。美国电影协会与制片人认为,监护人具有指导青少年观影的权力、义务和能力,这个职责不能转移给制片人、发行人和放映人,因为制片人、发行人和放映人不能充当全国所有青少年的监护人,所以美国电影协会原计划仅规定G、PG、PG-13、X四个级种。但是,全美电影院业主协会认为,如果监护人监护不当,青少年可能跟随成人进入成人电影院观看X级电影。在这种情况下,X级电影致害青少年的法律风险全部由放映人(电影院)承担,这对于放映人来说显失公平,所以放映人提议增加R级、撤销X级,一旦因为监护人监护不力,17岁以下青少年进入成人电影院,责任则由监护人承担。这个提议又遭到制片人、发行人和色情行业的反对,他们基于追求最大利润的考量,要求保留X级,因为他们发现一个事实:电影被标示X级后,观影人数与票房收入会增加。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美国电影协会采取了折中的做法:撤销X级,但扩大R级覆盖的范围,使得R级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级种,R级的发行收入和票房收入也是最高的。现行的评级体系分为五个级种:G、PG、PG-13、R、NC-17。1968—2018年,美国电影协会一共对29791部电影进行了评级,其中,G级1574 部,M/GP/PG级5578 部,PG-13级4913 部,R级17202部,X/NC-17级524部。

电影评级不是政治评价或艺术评价,不对电影政治倾向或艺术水平进行评价。现行的《评级规则》列举的定级的内容标准有:暴力(10种)、语言(4种)、性(4种)、酒精和毒品(3种)、吸烟(6种)、主题(4种)。评级的形式标准是观众年龄。对此,赞成与反对者皆有之。赞成者持强传播效果论,理由主要有:一、电影对不同年龄观众的传播效果不同,对青少年的致害效果尤为显著;二、尊重成人自主权,不妨碍成人观看电影;三、避免对所有电影进行无差别的强制性评级,维护电影表达自由。[35]反对者则持有限效果论,理由主要有:一、尚无科学证据表明电影与观众的社会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二、评级的目的是防止青少年观看色情、淫秽与暴力等电影,但是对色情、淫秽与暴力尚无科学的认定标准,可能将非色情、非淫秽与非暴力的电影错误评级,不仅妨碍成人观看电影,也可能妨碍青少年观看非色情、非淫秽与非暴力电影,侵犯公民接受信息(电影)的权利。[36]

美国电影评级是兼顾保护青少年、维护社会道德、发展电影艺术等不同目标的探索,为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电影评级提供典范,并为美国电视评级提供直接范本。2018年,美国电影协会委托尼尔森对7~16岁青少年的监护人开展调查,收回了1559份有效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的监护人熟悉评级体系,认为评级准确且有益。在可能对子女产生致害性的电影内容中,79%的监护人认为是性活动场景,69%的监护人认为是男性全裸体,67%的监护人认为是吸毒与女性全裸体,60%的监护人认为是剧烈暴力,56%的监护人认为是脏话。尼尔森的调查结论与1968年以来所做的跟踪调查结果一致。1968年实行电影评级制度后,ORC(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调查公司受美国电影协会委托,每年就评级制度的有益性对监护人做一次电话调查。历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监护人不仅了解评级与相应的提示语,而且认为评级有助于他们判断哪些电影适于子女观看。2018年,ORC开展了线上调查,89%的网上受访监护人认为评级是有用的,90%的网上受访监护人认为评级提示语有用。监护人最担忧的是性内容,对非强烈的暴力和语言的不满程度比较低。[37]电影评级不仅得到了监护人的肯定,也被证明也有益于形成开放的电影艺术风格。从20世纪初到1968年美国实行电影检查期间,电影艺术表达空间萎缩,创作者被迫采取暗示、象征、隐喻等表达方式,形成了含蓄的电影美学风格,电影艺术发展受限。1968年实行评级制度后,电影表达空间扩大,艺术活力得以释放,从而形成开放的美学风格,电影艺术水准获得较大提升。[38]

猜你喜欢

监护人评级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
《钱经》月度私募基金评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