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微信素养:内涵、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1-04-14刘世玉孙珺雯

当代青年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信素养大学生

刘世玉 孙珺雯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一、“后真相”时代对微信素养的召唤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人人皆媒体”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新媒体平台的实时推送已不再是“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资讯,而是在气氛渲染和情感攻陷操作下的“后真相”。“后真相”并非是对真相的否定,而是增加了主观价值与情绪观念的、介于客观真实与虚构之间的信息内容。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成为常态。然而,只言片语的简讯无法还原事件全貌,“快餐文化”的盛行更让获取真相的成本日益高昂。“情感先行、真相次之”的“后真相”时代已悄然到来,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化,掺杂了个人价值取向和主观描述的相对真相和多面真相成为人们默许的真相形式。[1]在信息传播媒介的快速交替下,信息流动的多样性、即时性和广泛性让信息冗余成为常态,使得“后真相”问题带来的连锁反应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情感态度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

微信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虚实难分、真假难辨的“后真相”场域。微信集即时通信、消费娱乐、社交互动等功能于一身,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主体的中心化地位,让信息共享和意见表达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等功能辐射式快速蔓延。然而,微信的无边界性虽然突破了信息传播、共享和评论的时空壁垒,却也为各种哗众取宠的“标题党”、网络谣传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仅2019年,微信平台共生产17881篇辟谣文章,辟谣文章阅读量1.14亿次。[2]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信息疫情”更是充斥着微信,人们频繁刷朋友圈、公众号,在寻求最新疫情信息的同时,陷入了谣言和辟谣的微信漩涡。

大学生是微信的主要使用者和消费者,自然也成为微信谣言首当其冲的接收者。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是手机不离身、微信频繁刷的“微生物”,早已习惯了在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构成的虚拟社区中进行社交互动和思想交流。可以说,“后真相”时代的变革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微信作用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微信推送内容中对真相的刻意包装与情感重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虽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但是,由于涉世尚浅、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被情感操纵而失去理性,在各种情感轰炸的“内部事实”、娱乐性的戏谑言论甚至精心包装的伪真相中迷失,从而陷入谣言谬论的迷局,甚至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也开始扮演肆意掀动舆论的“枪手”。[3]“后真相”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微信素养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要务。

二、微信素养的内涵界定

微信是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而微信素养则是媒介素养在微信使用环境下的拓展和延伸。媒介素养有获取、评估与创建三大维度,包含媒介获取能力、使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制造能力和传播能力等。[4]在各种自媒体、融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影响下,微信不仅具备即时通信、购物支付等基本功能,还涉及新闻实时推送、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开放式信息分享与意见表达等功能。因此,微信素养不仅是媒介素养的延伸,更具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时代特性。从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可以在微信的获取与认知、分析与评估、制造与传播三大维度下深入挖掘微信素养的内涵。

(一)获取与认知

微信获取主要指对微信软件的拥有与接触行为,比如,在不同移动终端下载和安装微信、对隐私设置等进行操作、备份和存储聊天记录等。“微信认知”是微信使用时的意识、态度和倾向,包括获取和使用微信的动机,微信功能的使用偏好,如微信购物的倾向性、发布朋友圈信息的意愿等。[5]另外,微信认知还涉及对微信传播和交流符号的理解,比如,对表情包的理解和使用习惯、在通讯聊天和意见表达时对网络语和简写词等的选择与应用。[6]用户对于微信的获取和认知与其对微信功能类型的接触比率和终端数量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对微信使用习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包括每日登录和使用微信的时间长度,添加微信好友、加入微信群和关注公众号的数量等。

(二)分析与评估

对于通过微信平台传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是微信素养的核心与根本。“分析”是在科学理解信息所涉及现象和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信息来源的权威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等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推理论证的过程。“评估”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可信度作出的综合性评价与判断,主要包括通过信源线索、内容线索以及佐证方式等对信息进行真实性与可信度的理性批判。换言之,具备高微信素养的个体应当能够多角度地分析信息内容的种类与特点,审慎地追溯信息传播源头与路径,通过深入剖析信息内容所涉及的现象和问题,识别多面真相与相对真相的价值扭曲,克服、摒弃信息中的情感渲染与主观臆断,以科学、客观的标准,理性地判断信息的真伪和质量。[7]

(三)制造与传播

微信使用中的制造与传播能力是微信素养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制造”既可以包含通过各类公众号、运营团队、小程序平台制作和发布原创性文字、视频等信息,也可以是对他人图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二次编辑与加工转换。“传播”主要指个体在获取和分析信息后,以自身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为基础,所做出的分享、评论等互动交流以及观点表达行为,如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进行转发、点赞、评论,通过个人公众号推送信息等。在微信平台上,多种传播方式交织,传播网络复杂,既有微信私聊的点对点传播,也有微信群聊和朋友圈等的点对面传播。由于微信传播的亲密性与开放性并存,微信使用中的制造与传播能够折射出微信使用者在思想意识、观点采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状态和特点,是微信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标。[8]

三、大学生微信素养现状剖析

自2011年正式推出以来,微信在新媒体中异军突起,受到了各年龄段人群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使用,迅速成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社交、购物等各方面的必备品。正如微信官方登录界面显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微信以短、精、快、活的“微”特点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高度契合,成为大学生社交媒体选择和使用中的宠儿。然而,微信虽然有信息量大、表达自由等传播优势,但容易因其匿名性和开放性而引起舆情危机,甚至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习惯了畅享微信带来的自由与便利,却往往因为缺乏自我管理而沉迷于微信的虚拟世界,最终使得学业与生活被微信依赖所累。究其原因,毕竟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自我调节和理性思辨能力都还有待提升,在微信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认知误区和不良习惯。

(一)微信使用的卷入度日益加深

微信作为汇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形态,满足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的社交需求。微信不仅拥有即时通信的便捷化优势,更在娱乐性强、购物便利等方面具有愈加明显的吸引力。人们无需下载额外的APP,直接通过微信平台的下拉菜单便可以轻松体验各种小程序和小游戏。对于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于是,校园里、课堂上、宿舍中处处可见“低头族”,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卷入度日益加深。然而,很多学生对微信的基本定位有失偏颇,加之大学生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一些学生在时间管理、自我监督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沉迷于微信聊天、频繁刷朋友圈的微信依赖和成瘾,甚至会由之引发各种身心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业发展。[9]

(二)“圈子文化”制约信息获取与甄别

与传统的互联网传播不同,微信的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元,既有开放性和无界性,也有亲密性和精准性。朋友圈和微信群作为微信的主要功能,为信息的点对点精准传播和点对面辐射传播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小众的“圈子文化”在虚拟平台上得以迅速扩散和普及。“圈子文化”是个体根据某些认知倾向而联合成为群体并共同构建的信息圈,群体成员会为了实现一些共同目标而产生出一连串的集体行动。[10]在大学生中,基于对某些社会话题和文娱活动的兴趣爱好而形成“圈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微信群和朋友圈则为“圈子”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平台。然而,这种小团体群聚的“圈子文化”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容易在相对封闭的“圈子”氛围下将个体卷入“信息茧房”,影响“圈子”成员信息获取的多样性以及信息甄别的自主性。[11]与此同时,“圈子”的形成离不开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而这种情感维系在网络舆情之下很容易演化为“群氓”,进而成为群体非理性情绪的宣泄渠道。在“圈子”内部成员言论激化和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大学生往往会在群体氛围的渲染下因为一时冲动而失去理性判断,甚至成为虚假信息扩散和蔓延的“帮凶”。

(三)微信使用的符号化与碎片化更加明显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让信息轰炸愈演愈烈,人们对于微信信息的加工与使用逐渐呈现出“速食主义”的新特点。海量的实时信息推送使得深入思考成为奢侈,碎片化浏览取代了深度阅读与思维。[12]大学生逐渐习惯了用微信填充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在“刷新闻”“刷朋友圈”“刷公众号”等一系列浏览与跳读之间,享受微信带来的“微快乐”。但是,重图片轻文字的粗略浏览、快餐式的信息涉猎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们不求甚解的认知方式,甚至出现了“对于符合自己立场的观点照单全收,对于不符合自己立场的观点充耳不闻”的偏听偏信,逐渐忽略对虚假新闻、煽情报道的理性批判,也不再注重提升自身对事实真相追根问底的“较真”意识与能力。另外,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的敏感性非常强,擅长使用网红词语来提升微信交流的生动性和时髦性。大学生微信互动和社交中频繁出现新词、潮词,社交语言符号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从长远来看,微信语言使用的随意性往往容易导致低俗、臆造、语法混乱等语言失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大学生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正规性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13]

(四)微信场域下价值观念与意识认同多元化

微信的多元自由与包容开放拓宽了大学生的意见表达渠道,为观点采择与思维建构开辟了更为多元的机会。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通过微信平台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而微信场域下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更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提供了可能。大学生涉世未深,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处于形塑阶段,思想意识水平发展并不成熟,在开放式的舆论空间中,很容易被功利主义、娱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及“丧文化”“腐文化”等亚文化所吸引和打动。[14]对于还未真正形成主流意识认同的大学生而言,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与碰撞所导致的失衡会进一步引发认知偏差,使其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诸多问题上陷入困惑与迷惘,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乃至精神疾病的发生。换句话说,大学生通过微信快速地了解不同文化思潮和主流意识观念,如果没有长期严格的舆情监管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容易缺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的深入理解和身份认同。因此,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微信素养,促进他们对于不同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解,帮助其有效抵制负面信息、文化潮流和价值观的侵蚀,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构建理性的思维与观念。

四、“后真相”时代下大学生微信素养的提升策略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为大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后真相”时代,情绪驱动下的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中的焦点。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不少自媒体抓住网民的“痛点”,诉诸公众情绪和价值信念以营造舆论,使得信息传播的伦理失范问题层出不穷,虚假新闻、网络谣言、低俗舆论甚至诈骗信息等都为微信场域下的媒体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微信的主要受众,应当善于运用微信为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努力提升自身的微信素养。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需要合力打造健康的微信生态。

(一)理解“后真相”的信息传播特征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以还原客观真相为宗旨,而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以追求更有力地影响民意。可以说,“后真相”颠覆了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认知与解读,将事实与情绪本末倒置,在情感渲染中过度强化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忽略了对事件真相的真实还原。“后真相”在微信传播中的不断渗透无疑对大学生的价值信念和思维方式产生颠覆性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真相在情感化和娱乐化的操作下不再“唯一”,微信舆论环境的杂糅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各种伪新闻和假新闻在精心包装和气氛渲染中让人真假难辨,官方辟谣和澄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滞后性更是让舆情蔓延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大学生想要全面提升自身微信素养,必须首先认清“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的本质与规律,在面对日益突出的信息混乱与情绪误解时,保持“理性至上”的态度,坚持对事实真相的探究意识与甄别标准,对于网络舆情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照单全收,克服情绪化冲动以及非理性行为,提高信息分析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交流中保持健康心态,审慎言行。

(二)建构正确的微信认知

构建正确的微信认知,意味着大学生应当科学认识微信作为社交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客观理解微信的工具性,提高微信行为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不被微信所主宰,努力成为微信时代的掌权人。一方面,大学生应当形成正确的社交态度与习惯,科学理解微信的传播功能和社交价值,充分认识个人的微信使用对他人以及社会的意义与影响。正确认识和使用各种微信功能,提高微信的操作能力,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微信为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条件,让微信真正成为日常通讯、社交、出行等的得力助手。但是,大学生应当学会科学管理每天的微信使用频率与时长,而非一味追求玩转微信而沉迷于“秒回”“秒赞”之中,避免让微信的信息提醒、朋友圈的频繁刷新、订阅号的大量推送主导自己的生活节奏。很多常见的大学学习问题,如学业拖延、学习效率低下等,都与手机依赖和微信成瘾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应当从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安排日常的手机使用时间,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微信使用行为。

(三)提高信息分析与甄别能力

在“后真相”时代,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充斥着微信空间,各种网络谣传、伪科学言论在包装和渲染下比以往更具隐匿性。这无疑对大学生的信息分析与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大学生不能有效地辨别真伪,杜绝以讹传讹,那么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都将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虽然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是非真伪辨别的能力参差不齐,很容易在信息甄别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停留于人云亦云的听信和盲从状态。因此,大学生应当以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为出发点,学习并掌握信息分析与甄别的科学标准和方法技巧。一方面,深入理解信息来源的科学评价标准,理性区分官方权威机构与自媒体等民间媒介,认清两者在信息审核、发布等一系列环节的差异。另一方面,客观甄别“标题党”等哗众取宠的信息资讯,不轻信所谓匿名爆料的“内部真相”,不随意将情绪渲染下的“社会不公”“人间不易”等作为“真相”发布评论和分享观点。另外,努力提升自身思想修养,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和调节个人的微信行为。在自省、慎独的思考模式下,大学生能够更为及时地调整自己对微信信息的获取与认知,剖析自身在分析与评价信息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升微信制造信息和传播的理性化水平,避免盲信盲从而加剧自身的焦虑情绪与冲动行为。

(四)多方协作净化微信环境

大学生微信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离不开高校、家庭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各大媒介的联动合作与保障。只有真正实现微信传播环境的净化,将微信监管规范化与制度化,才能为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道德环境。

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从完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促进对学生微信使用的价值引领与素养提升。高校应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思政育人在媒介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通过开发、设计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独立课程,利用学分制度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提供教学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利用知识竞赛、晚会、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微信认知水平与使用能力。高校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将课程内容与微信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加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自律。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网络“大V”、社会公众人物、网红意见领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热门人物和案例,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宣传和引导的生活渗透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依托微信功能设计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有机融入对如何识别伪新闻、避免参与造谣、传谣等微信使用的道德教育与技能指导,以此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互动体验中树立对微信工具性优势的正确认知。

第二,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社会支持,应密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营造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微信的出现和普及为家庭成员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与坚实的纽带。尤其是在家庭微信群的互动中,代际之间的理念碰撞和价值观冲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和微信素养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等家庭成员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微信素养,树立正确的微信认识,科学地使用微信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子女的微信认知与行为做出表率,避免因自身非理性的微信行为而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提升自身的信息分析与甄别能力,善于发现伪新闻,努力践行“谣言止于智者”,不随意转发低俗推文,杜绝散播伪新闻、伪科学,不轻易相信情绪渲染的所谓“内部真相”,积极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传媒渠道获取新闻资讯并分享给子女。此外,由于家庭成员在年龄上的差异,对于某些微信内容难免会产生意见分歧,合理调整家庭沟通方式,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以平等理性的方式进行意见表达与观点讨论,从而在家庭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舆情的意识和技能。

第三,国家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各类媒体机构应当加强合作,不断建立健全对微信平台使用的常态化审查与监督机制。大学生群体有着求新、求奇、求异的信息认知心理,很容易受到各种网红言论、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诱导。政府相关部门与微信运营商应当加强合作力度,从信息传播源头出发,对自媒体信息发布和个人公众号推送进行更为严格的后台监控,在信息传播路径上设立多重“关卡”,及早筛查并堵截不良信息言论,避免虚假新闻、劣质信息蔓延而加剧“后真相”社会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信运营商可以通过算法过滤与推荐来提高审查的力度与精准度,依托大数据建模与数据耦合精准分析大学生用户的微信使用习惯、微信内容的阅读偏好和分享评论等行为,与官方媒体合作,联手为大学生量身定制权威的新闻资讯、健康的休闲娱乐信息,探索有力抓手治理虚假新闻、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杜绝微信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微信是时代的产物。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应合理打造健康、和谐的微信“中央厨房”,凸显其媒介功能和优势,加强对微信舆情的监管力度,实现微信传播和新媒体文化建设中传播正能量的教育目标。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微信认知与行为的灵活性与波动性。随着“后真相”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断蔓延,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微信素养有助于全面促进全民微信素养的综合进步,是值得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科学研究今后不断探索的重要议题。

猜你喜欢

微信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