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青年”:网络时代青年行为解析

2021-04-14王春林

当代青年研究 2021年4期

王春林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近年来,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链接构筑成的网络世界,日益成为青年互动交往的重要场域。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9.89亿的网民总体中,20~29岁、30~39岁网民的占比分别为17.8%、20.5%。[1]规模如此庞大的青年群体依托网络链接进行在线交流,不但加速了网络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还进一步催生“链接青年”这一新的网民身份。在对已有研究和相关访谈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重点解析“链接青年”的意涵及其制作链接、转载链接和评价链接等主要行为类型,并就如何引导新时代“链接青年”参与网络社会的运行、发展和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温故知新:文献回顾与身份界定

学界至今尚无以“链接青年”为明确主题展开的研究。因此,若想探问“链接青年”的意涵及其行为表现等问题,必先对网络链接、网络青年等相关主题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一)文献回顾:网络链接与网络青年的研究综述

1.发展与法治:网络链接研究的主要议题

当今社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能够享受到云购物、云教学、云招工、云会议等高效、便捷的服务,离不开网络链接的参与。网络链接是“根据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运用超文本制作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将网站内部网页之间、系统内部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的超文本和超媒体进行链接”的一种技术手段。[2]通过网络链接,人们不但能够在不同的网页之间进行快速跳转,更能通过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链接,实现学习、交流和获取信息等目的。[3]由此可见,网络链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于网络链接,学界主要关注点之一是网络链接技术的发展问题。从既有关于链路预测[4]、设计[5]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网络社会的运行、发展和建设有赖于复杂的链接技术。其次是网络链接内容和网民链接行为的合法与非法的问题。例如,网民通过链接迅速获取信息资源时遇到的版权问题[6]、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搜索链接的侵权行为问题[7]、破坏设链行为技术措施的法律问题[8]、深度链接或深层链接侵权行为的判定问题[9]、未经许可限制游戏功能及信息链接构成不正当竞争[10]等问题广受学者们的热议。对于上述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了先对普通链接和深度链接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区分,然后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裁决的治理路径。[11]

2.文化、组织与认同:网络青年现象及问题的多维透视

学界已有的关于网络青年文化现象的解读中,网络青年亚文化议题颇多。近年来,随着网络求虐、恶搞文化、迷文化、情色文化[12]和以泛娱乐化、低级恶俗、焦虑浮躁等为主要表征的网络青年“丧文化”[13]等新兴青年亚文化类型不断兴起和传播,使学者们意识到有必要从身份、组织和生产等层面出发,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新媒介赋权行为进行解读[1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15],参与到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成和发展中。

“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网络青年很容易以兴趣话题为中心自发结成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发展的非正式组织,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络群体。[16]例如,注重创意和创新的“云养青年”群体[17],所谓广义的“云养青年”是指所有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环境滋养的青年群体;而狭义的“云养青年”主要是依靠网络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创意、网络技术创新等滋养的青年群体。[18]

随着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符号性和匿名性等特质不断深化,广大网络青年的自我和社会认同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例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对于大多数社会行动者来说,网络社会中的意义是围绕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自我维系的原初认同建构起来的,而这种原初认同,就是构造了他者的认同。[19]肖霞认为,网络青年的自我认同具有模糊性、多元性、双重性和虚拟性等表征。因此,有必要培养网络青年正确的价值观,以避免其出现在人机互动中被物化等现实危机。[20]邓志强在研究社会情境变迁过程中的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问题时曾提到: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多元一体”的认同,在自我认同上,是“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双重叠合与多重身份的叠加。[21]

(二)“链接青年”:意涵和成因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网络社会治理的语境下,学界主要对网络链接的意涵、形式和相关法律问题等展开了探讨,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网络青年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网络青年的群体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解。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丰硕,论及的话题也较为广泛,但却没有详探网络青年依托网络链接进行在线交流的行为,更没有明确研究日渐成形的“链接青年”群体。这也给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着眼点。

那么,什么是“链接青年”?结合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我们形成“链接青年”的初步界定即为了达到自身目的,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媒介,制作、转载和评价投票、游戏、借贷等链接的网络青年的一种身份称谓。“链接青年”的定义有两方面意涵:一是对网络青年制作链接、转载链接和评价链接等行为的概述;二是对网络青年的一种具体的符号化身份界定。换言之,同“云养青年”一样,“链接青年”也是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络青年群体。

“链接青年”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观方面,“链接青年”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时,都伴有一定的主观目的。客观方面,智能手机、互联网等工具媒介的迅猛发展,在加速链接发布和转载速率,丰富链接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促进了“链接青年”的形成。由此可见,“链接青年”的形成不只是受网络青年个体主观目的或客观工具发展单一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因素相统一产生的结果。

二、制作、转载与评价:“链接青年”的主要行为类型

考察“链接青年”行为类型的视角和方法是多元的,既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出发,也可以从话语和表现两个层面进行归类。而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相关访谈,具体解析“链接青年”制作链接、转载链接和评价链接三种行为类型。

(一)制作链接

所谓“制作链接”,主要是指“链接青年”生产链接的行为。细言之,“链接青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媒介制作一些合乎其目的的文字或视频链接。例如,通过抖音平台制作直播链接;创建游戏链接;因工作需要制作“美篇”,并以链接的形式发布等。有研究对象曾说道:“这是我在抖音直播的链接,点这个你就知道我什么时间开播了。”(7号访谈者,18周岁)“有的时候挺无聊的,所以就在微信上建一个房间,邀请两个朋友斗地主。现在也很方便,把链接发给微信好友,他们一点开就进来了。”(3号受访者,30周岁)“我制作这个相册主要是因为好玩儿嘛,因为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发布这样的链接。”(5号访谈者,32周岁)“因为我们承办了这个活动,然后单位的领导让我们尽快出一个宣传这个活动的美篇,把链接发到群里。”(1号受访者,28周岁)

“制作链接”具有目的性。首先,无论是“链接青年”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倾向的链接生产行为,还是因为“好玩儿”、从众等心理进行的、具有模糊目的倾向的链接生产行为,都可以概括为具有目的性的链接行为。其次,与制作链接直接相关的行为是发布链接。链接如果不是为了发布,就没有制作的必要。链接只有发布了,才能凸显出“链接青年”行为的目的性。此外,“制作—发布”链接与转载链接的行为属性不同,“制作—发布”的链接是由“链接青年”自我生产的,这个行为主体是“链接青年”。而转载的链接,其行为主体不只是“链接青年”。

(二)转载链接

“链接青年”转载的链接一方面来自其自我生产,另一方面来自他人发布。“链接青年”转载的链接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砍价、赌博、投票、娱乐、直播等。例如,有研究对象曾说道:“快来帮我助力,点开这个链接帮我砍一刀吧!”(6号受访者,28周岁)“我把这个链接转给你,完了你点开这个链接,就能赌博了。选哪个赛车,压多少钱,你自己看。”(9号受访者,23周岁)“我转到朋友圈里的第一条(链接)帮我投一下票吧,我在参加一个活动,谢谢你啦。”(4号受访者,28周岁)“因为挣钱啊!钱不够花也不能管家里要。直播是现在时代发展主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的同时还能赚到钱。再说,发链接也不需要我。抖音、快手这些平台都有转发(链接)的应用。你像快手有个转发的小箭头,可以分享链接到任意平台,再让熟人帮忙转载就OK啦。”(7号受访者,18周岁)

“点击(开)”“关注”“进入”等核心动词凸显出了“链接青年”转载链接时的明确动机——或是为了提高票数,或是为了减少购买物品的花销,或是让他人知晓信息,或是随便转发……进一步分析,“链接青年”转载链接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传播行为。质言之, 转载链接实现“链接青年”自身目的的同时,也实现了链接发布者的目的——让链接传播得更加广泛,直接或间接地激发起其他网络青年的兴趣或动机,进而产生新的“链接青年”。综上所述,结合“传播”一词分析“链接青年”转载链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在“转载—传播”链接的过程中,“链接青年”受到一种由自身动机、链接内容和链接发布者目的合成的“符号”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上面有人提到转载了涉及“赌博”的链接。

(三)评价链接

除了制作链接和转载链接外,“链接青年”还会对他人转发的链接进行褒贬评价。“褒了”,有可能会进一步保存、收藏、转载相关链接,并对发布或转载链接的人产生好感;“贬了”,则可能对相关链接及发布或转发链接的人感到厌恶。例如,有研究对象说:“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老师的课程都通过线上展开。只要通过学校发布的链接或者是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学习,我觉得这很方便,很好。”(10号受访者,28周岁)“我非常讨厌那些让我投票和点赞的信息,我已经把他们很多人都拉黑了、删除了。因为,我觉得我没有那个义务去给他们做这些事情。”(1号受访者,28周岁)

那些能激发或满足网络青年某种欲望,或合乎其自身目的的链接往往最受欢迎。相反,那些使网络青年陷于被动的链接,则会受到抵制。内含投票、砍价、点赞等内容的链接招致一些网络青年反感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投票、砍价、点赞的过程中,网络青年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会出现“太多的人需要被支持了”(1号受访者,28周岁)、“砍价好烦啊”(10号受访者,28周岁)等抵触性话语[22],甚至是“链接恐惧症”。(10号受访者,28周岁)这类信息还有可能引发个人信息泄露等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因此,很多网络青年会选择性地回避他人发布的投票、砍价、点赞链接,以避免成为被动的“链接青年”。

综合以上“链接青年”的话语和行为,我们进一步总结出一个“目的(为了获得什么)—行为(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以及引导他人支持)”结构。这种结构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定义“社会行动”时提到的“该行动的主观意义还顾及到了他人的表现”[23]有些相近。因为,“链接青年”在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的过程中,那些被链接者们也同样会受到链接内容和“链接青年”的影响,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链接青年”。

三、多样与利诱:网络链接的类型及影响

在分析“链接青年”行为类型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什么类型的网络链接影响着“链接青年”及其行为的产生,如此也才能进一步明确网络链接能对“链接青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网络链接的多样类型

面对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链接集聚空间,我们在此尝试从链接所承载的内容及内容呈现的形式出发,对网络链接进行分类。从链接承载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将网络链接分为良性链接(合法)和恶性链接(非法)。良性链接中主要包含的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同符合契”的内容。例如,“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发布的新闻链接。恶性链接则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且具有诱惑性、误导性、破坏性的网络链接。例如 ,一些涉及虚假宣传的链接、木马病毒链接、包含色情内容的链接等。从内容呈现的形式来看,可以进一步将网络链接分为静态型链接、动态型链接和动静结合型链接等类别。所谓静态型链接,主要是指以文字、图片等为主要内容构造的链接形式。动态型链接则是以视频、动图等为主要内容构造的链接形式。而动静结合型链接则是动态型链接和静态型链接的“复合体”,其内容主要是以“视频+文字”“音频+文字”等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随着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不断发展,动态型链接和动静结合型链接对“链接青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主要原因在于以“动图+文字”“视频+文字”为主要内容构造的链接形式,可以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静态型链接、动态型链接和动静结合型链接也得以互嵌,并催生出了一个特殊的链接形式——“链接中的链接”。有研究对象在访谈中曾说道:“有时候当我点开(新浪)微博上面的一个链接后,手机里的淘宝、拼多多、支付宝等软件就会自动打开,我觉得这个很不安全”。(10号受访者,28周岁)“我有的时候会点击抖音视频上面提供的一系列的链接去买我喜欢的东西,比如说茶叶、半袖,还有裤子……偶尔也还会因为好奇点开微博视频下面附带的一些链接,比如说点击某些链接能看小说赚钱、点击链接看一看我有多少借钱的额度。”(1号受访者,28周岁)所谓的“链接中的链接”实际上是实现连续性跳转到其他网域或者连接网页与其他软件之间的桥梁。“链接中的链接”就像是磁铁的正极一样,不断刺激与引导网络青年产生借贷、购物等欲望(负极)。

在这里,我们越发清晰地看到,链接的制造者日渐通过复杂的链接技术引导网络青年成为他们所预期的“链接青年”。亦如卡斯特之言:“若考虑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服务和信息而非娱乐,大举获得成功,以及个人沟通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这些观察倾向于指出大量生产而多样化的随选娱乐或许不是多媒体使用者的明显抉择,虽然那显然是塑造该领域的企业的策略性选择。”[24]

(二)网络链接的影响

首先,部分网络链接会使“链接青年”深陷虚拟世界中,进而与现实社会逐渐脱节。例如,在访谈过程中,有研究对象表示,她起初并不知道这是有关购物的链接,点开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便宜的东西,于是就逛了逛,没想到一逛就是一天(1号受访者,28周岁)。内含购物广告的链接很容易占据网络青年大量的时间,并使其慢慢热衷投身于网络消费的情境中,成为被链接者或转发、评价链接的“链接青年”。最终,这将加剧个体与现实社会的分离。

其次,积极的人还是消极的人?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虚假、情色、赌博等内容得以通过正常链接的外衣掩藏自身。部分涉世未深且定力不足的网络青年,因缺乏辨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被这些链接迷惑并成为具有消极行为倾向的“链接青年”。在访谈中,有研究对象讲述到,有一部分自媒体账号通过“开车”“福利”“美女”等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吸引了大量粉丝。然后再通过转载内含淫秽、色情和购物等内容的链接,开展网络营销。很多有闲暇和自由时间的网络青年经常参与其中(10号受访者,28周岁)。网络链接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链接的制造者和“链接青年”的“合为”。在这种“合为”之下,既可能形塑出一些具有举报非法链接、为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持续发力的“积极的人”,也有可能形塑出一些身陷不良链接内容的泥淖中,“思域”出现风险性问题的“消极的人”。[25]

再次,一些网络链接使“链接青年”变得堕落虚伪。例如,当网络链接中的商品越便宜、种类越丰富、噱头越诱人时,“链接青年”的享乐、攀比等欲望也会随之变得强烈。他们为了能够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选择超前、过度消费。他们会为了自己看起来很帅、很美,而添加更多的饰品。如此,“链接青年”将变得更加虚伪——他们的身体逐渐被链接禁锢[26],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而活,更是在为别人而活。

最后,网络链接还催生出很多符号性身份。除了本研究提出的“链接青年”外,像“云养青年”“斜杠青年”身份的形成,也与网络链接有关。不断新生的符号性身份在丰富网络社会的同时,也将使网络青年研究日益复杂化,加大网络社会治理的难度。由此而言,从多学科、多范式、多维度出发对“链接青年”“云养青年”“斜杠青年”等进行经验组建,将成为新时代网络社会运行、发展和建设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四、议题与进路:新时代“链接青年”的引导策略

网络青年既是网络社会运行、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更是通过各种新兴工具媒介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的生力军。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应该认识到的一个核心议题: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制作、转载具有正能量内容的链接,用正确的语言评价链接,做理性和文明的“链接青年”。

(一)治理谁:不合理的目的性

若按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逻辑,应该对“链接青年”在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直接干预或重罚发布不良链接的“始作俑者”。可是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20年7月23日,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会秩序,国家网信办召开了相关会议,就某些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为了片面追逐商业利益、炒作热点话题、搞“标题党”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27]随后,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发布了《微博专项整治处置结果公告》。截至2020年7月28日,新浪微博公示了第一批违规账号的处理结果:对“23小号”“靓女天真”“大妞ghs”等86个涉黄低俗账号、“深度news”“政经时讯”“天眼查”等15个违规采编转载互联网新闻信息冒充媒体账号,“人民故事”“让笑声飞”“笔记酱”等33个散播虚假信息发布不实信息账号及“将动保进行到底”“写字楼大妈”2个宣扬仇恨散布极端观点恶意营销账号实施了关闭或者禁言处理。[28]

以上被处理的账号主要存在的风险是其发布的涉黄低俗、宣扬仇恨、散布极端观点等内容,很容易激发网络青年过度的物欲、性欲等不合理的目的,并成为具有消极行为倾向的“链接青年”。从表面上看,这些“链接青年”是在实现或者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实际上他们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戴上了链接发布者预先准备好的“紧箍”,并随着“紧箍咒”被动地受到链接发布者的牵引。因此,要治理这种诱发广大网络青年的不合理目的的行为,而不是链接本身。因为,关闭了一个账号,还会有其他的账号继续进行不良链接的制作和转载。

(二)何以治:多元力量共进

1.法:准绳的力量

面对链接发布者以及“链接青年”在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些不良动机,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从底线思维、强制重惩、全民监督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干预。底线思维之关键在于通过制定更为明确、严格的法律,加大司法宣传力度,使全体网民尤其是“链接青年”深刻意识到,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都要依法而行;强制重惩之关键在于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采取强制措施,重治那些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人员,以形成一种震慑效应;全民监督的重点在于动员全体网民,收集并举报非法链接信息。具体而言,可以组建一支由网络警察、网络志愿者、网络辅警等为一体的法治队伍,提升网络法治效果。[29]

2.德:信仰的力量

正所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30]。面对承载良莠不齐内容的网络链接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在“准绳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阵地,发挥好信仰所具有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引导广大“链接青年”树立良好的德行。家庭方面,主要是通过父母、亲属等对“链接青年”制作、转载及评价链接的不合理的目的性和行为施以干预或控制。学校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课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并在网络世界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链接青年”。而全社会则要充分认识到非法链接对青年自身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危害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31]

3.群:组织的力量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络青年很容易因兴趣或需要结群,并形成某一专属话题。而从广大“链接青年”的话语和行为之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群既是网络青年参与网络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阵地,更是催生“链接青年”的中心。因此,治群是引导“链接青年”制作、转载良性链接,用正确的话语评价链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治群呢?一是要建群。建群是治群的重要环节。在链接丰腴的网络世界中,依靠官方网媒和一些自媒体,建立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社群,发布、转载富有正能量的话题链接,吸引广大网络青年的关注和参与。二是要倡导多元预防和干预手段的介入。对于“链接青年”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中出现的具有负能量或非法的行为,除了强调法治和德治外,还应发挥好网络社会工作等手段的作用。[32]

4.心:自我的力量

在引导“链接青年”参与网络社会运行、发展和治理的过程中,激发其自我的力量,使其能够主动制作、转载合法且具有正能量的链接,举报非法链接,并运用适宜的语言评价链接,助力清朗网络空间营造。“链接青年”自我力量需要在内力——“链接青年”自觉的基础上,结合外力——社会文化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广大“链接青年”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感,知晓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适宜的链接行为,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下的链接内容产生强烈的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链接青年”的两个行为结果。一是“链接青年”或能通过合法且具有正能量内容的链接,顺利实现自身成长及社会化发展,推进清朗网络空间的营造;二是“链接青年”或能成为消极、颓废、低俗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相关单位或组织有必要从网络社会治理的大背景出发,善用法、德、群、心等多元力量,对“链接青年”加以引导。此外,从多学科视域出发,深析“链接青年”的行为逻辑,反思如何避免“链接青年”成为被不良链接利诱和控制的对象,让“链接青年”明白频繁的链接行为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