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休闲观
——基于“懒惰权”对过度加班现象的反思

2021-04-14孙兆寅

江科学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过度异化资本主义

孙兆寅

一、过度加班及其后果

自2014年4月某项目开发工程师因长期月加班超过190小时而猝死的新闻传出后,过度加班作为IT行业普遍性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关注[1]。2019年,GitHub 平台上传开了一个有关过度加班的项目,主要在世界上各公司的程序员群体内传播。该项目旨在揭露并抵制某些互联网公司的过度加班现象,呼吁“程序员生命为重”,以求维护程序员正常的劳动权益。数日后,该项目已经成为GitHub 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随着该项目热度不断提高,这一项目的传播群体已经超出了各公司的程序员,世界上各行各界都有劳动者在该话题下反应其公司的过度加班情况,在各大平台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直至今日。因此,当下的过度加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程序员群体,其范围在不断扩展。

在人们对加班现象的评价中,不乏有职工承认加班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3],即通过加班行为让上级对自身产生认可,而大多数上级恰恰难以分辨加班是真正的勤奋还是虚假的勤奋,这个加班对工作本身实际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更严重的是,过度奋斗者在对上级近乎病态的谄媚中,利用自愿的“过度加班”将其同事拖入了零和博弈的泥沼,工作中的利益极大向过度奋斗者倾斜,而过度奋斗者仅仅付出了毫无价值的加班时间。为了应对这种困境,非加班者被动地卷入恶性的加班竞争,被动地失去了闲暇与自由时间。

对人们的自由时间的剥夺是阻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马克思提到“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工作日缩短是根本条件”[4]。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5],“过度加班”现象导致的绝不仅仅是某些个人的困境,如若放纵在未来这将给一切人带来困境。

二、马克思休闲思想视角下的拉法格“懒惰权”

一种狂热,一种奇怪的对劳动的狂热支配着19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统治下的工人阶级。为了对它进行美化的吹捧,资本主义的一切势力,牧师和道德家、孔德和雨果,法国的皇帝和瑞典的教堂,都联合起来了。在当时有哪个无产者不被资本家对劳动的教唆所支配呢?又有哪个无产者能够摆脱这种桎梏呢?拉法格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公开宣布:为了抵抗来自资本主义的劳动枷锁,无产者必然要宣称自己拥有懒惰权。

(一)拉法格“懒惰权”旨趣所在

资产阶级在壮大自身时,为了反对僧侣所支持的贵族,义无反顾地举起无神论的旗帜。但是一旦规模壮大之后,他们便改口称颂宗教,试图利用其维持自身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道德是多变的,他们在15至16世纪赞颂基督教所痛斥的肉欲的享乐,而在19世纪却选择性失明地无视了拉伯雷和狄德罗的教导,向人们——他们所压榨的无产阶级——鼓吹节欲的“美德”,最大限度的窒息他们的需求与欢乐,以求使其沦为永无休止的机器。

无产者需要解开精神上的枷锁,革命社会主义者必须向资产阶级的社会理论和道德发起攻击[6](P68)。拉法格的《懒惰权》(《驳斥1848年“劳动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懒惰权》以辛辣的讽刺、血淋淋的事实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虚伪,不留情面地撕开了它的遮羞布,即资本主义鼓吹的劳动并不是所谓的美德,相反,是应该得到斥责的恶行。“这不是劳动,这不是工作,这是酷刑。”维莱尔梅在谈及工厂劳动时如是说[6](P75)。

拉法格指出,无产者若要意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必然要坚决摒弃来自于基督教的道德偏见,必然要恢复其天然的本性,必然要宣布他们有懒惰权。拥有懒惰权的重要体现就是能够拥有自由的闲暇时间,并在这时间里尽情地娱乐或闲荡。因此,拉法格的懒惰权表现为一种追求自由时间的权利,是特别针对当时无产者的被蒙蔽、被压榨的窘境而提出的。

拉法格旨在使无产者们自我觉醒、自我救赎,而非寄希望于他者。做到这一点,对懒惰权的认知至关重要。对懒惰权的认知不仅在于使无产者明白其内涵如何,更重要的是对资本主义道德进行有力驳斥。这样才能够跳脱出当时资本主义为无产者们设下的道德陷阱,站在超越的角度去审视十九世纪大行其道的资本家、道德家们所鼓吹的劳动、节欲是否正当。

(二)马克思休闲思想内涵简析

马克思未对休闲问题进行直接的、专门的研究,他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与建构雇佣劳动制度的理论过程中,隐喻了他的休闲思想[7]。

在马克思休闲思想视角中,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与休闲(闲暇)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众多学者对自由时间与休闲的关系有着不同看法,或认为自由时间就是休闲,或认为自由时间涵盖休闲与发展时间,或认为除去劳动时间皆为自由时间[8](P57)。综合来看,在内涵上,马克思自由时间与休闲基本一致,但是前者在外延上包含了后者的内容[8](P65),因此在马克思休闲思想中,自由时间既是马克思休闲思想蕴含之处,也是休闲的前提,无法想象没有自由时间的休闲。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时间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与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自由概念。站在时间角度去分析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可以发现,与必要劳动——不自由时间——相对的,在必要劳动之外的时间即是自由时间。人们应该在这自由时间中充分获得自由与发展,但是这自由时间大多数情况在资本家的鞭策下,表现为剩余劳动,其产品通常被资本家占有。

因此工人被占有的除却剩余价值,还有更宝贵也更难以发现的自由时间。工人的自由时间就在这种占有中,以剩余价值为载体,转移到了占有者身上。占有者因此得到自由、闲暇与发展,这是建立在剥夺更多人的自由、闲暇与发展的基础上的。这种小群体内的、个人的自由发展,不符合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这种占有应该通过某些适当的方式,予以根除。

马克思将人的自由问题还原为自由时间问题[9]。人的自由与解放是紧密挂钩的,通过马克思对劳动与人的解放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由时间是人的解放与自由的基本条件。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但是劳动与自由之间目前仍在存在对立,只有消除了这种对立——这正是马克思基于他的劳动学说对自由的超越——才能够使人类整体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这种对立的消除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体的自由时间[10],这样之后,人们才能够脱离来自于外部的、强迫性的目的,使自身趋向于解放。

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1]。但是在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学说中可以发现,产生于人的劳动在异化之后总是在反制着人们。虽然异化劳动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前将持续存在,但是为了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体的自由时间,必然要对异化劳动进行制约,在这种制约下——即将自由时间归还于劳动者——才能够一步步向着人的解放前进。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阐释可以发现,马克思的休闲思想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石,获得休闲是达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进路,而获得休闲的前提条件即是拥有自由时间。

(三)拉法格“懒惰权”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诠释

拉法格不仅是马克思的女婿,更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他继承了马克思的学说,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拉法格于《懒惰权》中提出的“懒惰权”,在自由时间与人的解放两方面对马克思休闲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的诠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马克思本人对于休闲问题研究的空白。

通过列举路特希尔德的纯种马和诺曼底农场里笨拙的畜牲、大洋洲岛屿上未受基督教义劳动的信条侵蚀过的土著人和法兰西可怜的机器的奴隶等例子,拉法格直截了当地揭示了当时所谓的劳动对人民的侵害、压迫。在这种劳动的压迫之下,人民只能沦为奴隶。“假如我们想在欧洲找到一点人的自然美的痕迹,那么我们就需要到这样一些民族那里去找:那里人们对劳动的憎恨还没有完全根除。”[6](P70)这里的人的自然美,是相对于基督教所自称的先天的、但实际上是后天强加于人的、已经异化的所谓的劳动的美德来说的,只有对其纹饰进行剥离,才能够发觉其掩盖下的罪恶与不合理。为了寻找这种自然美,拉法格找到了西班牙。即便拉法格言语中的西班牙是个正在退化的国家,但是,拉法格仍然对西班牙的骄傲——西班牙的工厂比其他国家的监狱和兵营还要少——予以肯定。这种肯定的背后是拉法格对自由时间的肯定。拉法格以懒惰权否定一切资本主义道德下的劳动,相对的,对人们自由的懒惰予以歌颂,进而可以发现,拉法格的懒惰权并非空谈口号,而是有明确的诉求,即是对被劳动所剥夺的自由时间的重获。

拉法格通过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变化,指出自由时间缺失的一个重要现象:生产效率千万倍于人类的机器的诞生,没有降低工人的劳动时间,反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即便一个机器数分钟即可完成工人数十小时乃至上百小时的产量,但是工人每日劳动时间却与往常一样甚至增加,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似乎试图与机器一较高下,取消了一些对旧行业手工业者的限制,增加工作日,以便同机器竞争。这实际上是马克思提到的生产过剩的一种体现,生产过剩的背后隐藏着劳动者的劳动过量与消费缺乏。关于这个现象的原因,在马克思生产过剩的理论基础上拉法格进一步指出,在于工人的尽心尽力的劳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原因,教育人的人也是受教育的,工人的尽心尽力不会是天赋自然的。“与此相反,饥饿是一种和平的、无声的和经常性的压力,是工业和劳动的最自然的推动力,它将使人发挥其最大的效能”[6](P77),拉法格挖掘出更深层的动因,正是工人原本的自由时间被强制为剩余劳动后,剩余价值被占有导致的贫困与饥饿。当时的无产者深受经济学家花言巧语的熏陶,以及来自资本主义控制下宗教的节欲吹捧,使得他们无法发觉他们的劳动早已不是美德,也无法发觉自身贫困与饥饿的根源并不是缺乏劳动。这种对事实的误判导致工人们如此循环往复,越要劳动则越贫困,越贫困则越要劳动,陷入恶性循环——失去自由时间使得自由时间不断失去。

为了破除这个循环,拉法格以懒惰权为武器,试图攻击资本主义的道德观,扶正已被扭曲的劳动,唤醒失去了懒惰本能的人们。但是拉法格承认,使人们理解自19 世纪以来他们被灌输的都是邪说,使人们相信只有合理规划的劳动——即使每天只有3 小时——才是人们生活愉快的调剂,使人们克制对劳动狂热转而去消费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是一项他本人无力完成的艰巨的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共产主义的生理学家、经济学家和卫生学家共同的支持以及最重要的:使无产者明白自身的价值所在——作为解放自身同时将把全人类从奴隶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使之完成从动物到自由人跃迁的伟大阶级[6](P71)——进而从无产者内部迸发出击碎资本主义道德枷锁的力量。在这一层面,拉法格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在马克思的视域下,人的解放前提是拥有自由时间,路径是做到劳动与自由的协同,拉法格对其作出拓展:在无产者解放自身同时将解放全人类的基础上,无产者应首先能够称自己拥有天然的、比资产阶级辩护士所炮制的干巴巴的人全高贵千万倍的懒惰权,以此作为武器反击压迫人民的资本主义道德观,而后获得自由时间才得以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拉法格在《懒惰权》中的言辞虽然略有偏激,但是他对休闲作出了自己的深度思考,为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添砖加瓦。为了使人们重获自由时间成为可能,拉法格在马克思自由时间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了懒惰权,将抽象的自由时间具体到人们固有的一项权利中来。同时,懒惰权也为工人获得解放提供了强力的批判的武器,在这个武器面前,一切来自资本主义的、基督教的虚伪的节欲与对异化劳动的吹捧将无所遁形。

三、“懒惰权”的当代转化及价值

(一)“懒惰权”对过度加班本质的揭示

不难发现,过度加班是对工作日的一种延长,即便有知名人士对其进行美化,称之为福报或是真正兄弟之间的拼搏,都无法掩盖过度加班中工作者自由时间相对减少的事实。

过度加班中的部分过度奋斗者仍存在着对劳动的狂热,透过拉法格《懒惰权》可以看出,即便这种狂热不是产生于贫困与饥饿但本质上仍然是对自我定位的一种迷失——过度奋斗者的内心已被蒙蔽,只存有短视的对眼前私利的攫取,丝毫不记得自身拥有可贵的懒惰权。这与拉法格笔下想与机器较个高下的工人何其相似!虽然这里不存在现实的机器与之进行较量,但是他们的内心中存在着一个必然要与之竞争的信条。

似乎有一台看不见的“机器”在操纵着过度加班中的工作者,无论是过度奋斗者还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都被它扼住了咽喉。这机器实际上就是被异化了的劳动。诚然,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人类劳动总的来说都是异化的劳动,异化劳动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劳动对劳动者的外在控制[12]。拉法格也在《懒惰权》中表示,为了迈入自由王国,对部分人休闲的占有是难以避免的,过度加班中的工作者实际上就是充当着迈入自由王国之前的、处在必然王国的角色。但是这种“必然”并不是追捧过度加班的理由,反而应该以此为鉴,不断靠近自由王国。

(二)“懒惰权”的当代形态

拉法格在《懒惰权》中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梦想已经实现,现代机器驯服地为我们工作,但是受雇佣偏见支配的人们无法理解机器是将人类从雇佣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上帝”[6](P98)。过度加班中的工作者应该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去理解懒惰权——这并不是让人们放纵于懒惰,而是要通过明确自身拥有懒惰权,合理的使自身得到休闲,不让自己跌堕为“机器”的奴隶,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下的时代、当下的世界。

在拉法格的时代,懒惰权更多是为了对抗当时的资产阶级的蛊惑与压榨,而在当代,懒惰权更多是一种自发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人们能够在效率与时长中取得平衡,并且认识到对劳动的热爱不应异化为狂热。

在当代,人们应该认识到自身拥有着懒惰权,并在其指导下自觉抛舍极其低效的工作时间,首当其冲的就是过度加班的鼓吹者和过度奋斗者。显然地,现阶段全人类社会中很难普及拉法格理想中的每日三小时工作制,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完全能够拒绝12小时工作制的普及。

(三)“懒惰权”的当代价值

懒惰权作为拉法格于19 世纪提出的概念,其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加以分析考察,懒惰权仍然可以发掘出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借助“懒惰权”对当下世界范围内普遍的过度加班现象进行反思。在揭示过度加班本质之后,懒惰权为当下人们普遍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进路,而非总是高强度受限于异化劳动。

第二,能够为人们树立正确休闲观提供参照。懒惰权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懒惰。通俗的懒惰仅是一种精神松懈的厌倦情绪,并基于这种懒惰情绪,进而放纵散漫、不振作,是一种消极态度的体现,通常伴随着拖延、逃避等心理。而懒惰权则与之不同,懒惰权是一种权利,一种积极争取自由时间的权利,是对更高境界的积极追求,而非消极怠惰。懒惰权是拉法格休闲思想的重要基石,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达到人人享有休闲、休闲劳动相统一的境界。

第三,可以为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路径[13]。拉法格的懒惰权内涵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们重获自由时间,只有拥有了自由时间才能够进一步地靠近全面自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强调的是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过度异化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