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胶圈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对Ⅰ~Ⅲ度内痔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2021-04-14王其立丁媛媛任书瑶

交通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肛垫硬化剂内痔

王其立,丁媛媛,任书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消化内科,天津300142)

内痔指肛门齿线以上发生的静脉曲张团块,临床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便秘等症状[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骨盆直肠间隙及坐骨直肠间隙内的脂肪量明显下降,直肠周围组织的固定作用减弱,引起直肠内脱垂,由于内痔黏膜反复脱垂,直肠下段黏膜向下牵拉可导致直肠内套叠[2]。负压胶圈套扎术(RPH)为近年常用的痔病疗法,相较于传统术式创伤小,对肛门结构无破坏作用[3]。但部分患者在RPH术后可出现迟发性大出血,有研究提出在RPH术后给予硬化剂注射可降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率。本研究选择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Ⅰ~Ⅲ度内痔患者96例,观察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Ⅰ~Ⅲ度内痔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9~64岁,平均47.18±9.02岁;病程1~5年,平均2.16±0.48年;内痔Ⅰ度20例,Ⅱ度15例,Ⅲ度13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25~63岁,平均46.79±9.11岁;病程1~6年,平均2.21±0.49年;内痔Ⅰ度22例,Ⅱ度14例,Ⅲ度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2)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痔病治疗;(3)神志清醒,智力正常,可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者;(2)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3)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负压胶圈套扎术治疗。患者术前排空直肠,取左侧卧位,会阴及肛周常规消毒,局麻后以指法扩肛,对肛管及直肠下段进行常规消毒。置入肛门镜检查直肠粘膜松弛脱垂及内痔黏膜充血水肿情况,采用套扎器在内痔点位齿线上方1 cm处进行负压吸引,负压0.08~0.10 kPa,旋转绕线轮以激发胶圈,去除负压后移除套扎器,同法治疗其他点位充血的内痔黏膜。观察组在负压胶圈套扎术基础上予以硬化剂注射治疗。将消痔灵与利多卡因1∶1混合液作为硬化剂,套扎结束后在被套扎组织内及其基部注射硬化剂至黏膜苍白。两组术毕再次在肛门镜下检查直肠,评估狭窄及胶圈套扎情况,有出血者给予电凝止血,必要时行缝扎止血。退出肛门镜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红霉素软膏外敷,纱布包扎。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临床疗效:术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痔核消失,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良好;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3)血清炎症因子:术前及术后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术后并发症:术后尿潴留、水肿、肛门狭窄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术前血清IL-1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1及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IL-1及TNF-α水平比较ng/L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7例(14.58%)出现并发症,包括创面感染2例,赘皮外痔4例,肛门狭窄1例;观察组1例(2.08%)出现赘皮外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关于痔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肛垫下移学说认为肛垫出现下移可引起脱垂、出血或嵌顿而形成痔[5]。手术为目前最有效治疗方法,但常规外剥内扎术并无恢复肛垫位置的作用,同时创面较大,需反复进行缝扎或电凝而造成剧烈疼痛,增加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6]。RPH术主要以弹力线套扎黏膜基部而阻断血流,使黏膜皱缩,术后通过瘢痕收缩而促进肛垫上移,从根本上减少脱垂,是目前内痔的主要疗法[7]。为预防RPH术后7~21 d迟发性大出血,可局部注射硬化剂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使脱垂肛垫与直肠壁肌层黏连而加速痔核萎缩,还可发挥止血防脱垂的作用[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PH联合硬化剂注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创面愈合。分析原因[8]:(1)RPH术可有效阻断痔上动脉血供,同时促进脱垂肛垫的提升。(2)可在更高的位置对直肠黏膜注射硬化剂,增加下垂肛垫与周围组织的依附关系,有助于直肠下段或中下段黏膜更好地固定于肠壁。(3)在被套扎组织内注射硬化剂可促进纤维组织包绕痔内的静脉及小动脉,促进痔核萎缩,避免基底部血管因排便等因素造成损伤出血,同时被套扎组织纤维化有助于降低血管腔闭塞后再脱落引起的迟发性出血风险。

局部炎症是造成RPH术后肛周水肿、疼痛及迟发性大出血的重要原因,积极控制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术后肛周水肿,降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率。TNF-α在炎症反应早期即有大量表达,可提高T细胞杀伤力,加剧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L-1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产生,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分化而加重炎症反应[9]。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观察组在RPH术基础上注射硬化剂有关。由于硬化剂加速痔组织纤维化和萎缩,使脱垂的直肠黏膜与下层组织紧密连接,加速创面的愈合,从而缓解炎症反应;硬化剂还有一定的维持血管内皮稳定作用,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炎症[10]。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RPH术,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可有效提高I~Ⅲ度内痔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术后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肛垫硬化剂内痔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产妇重度混合痔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