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思的究竟是什么
2021-04-13段庆雷
段庆雷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观看了语文公开课《长相思·山一程》。客观地说,这节课整体不错,教师教态自然,循循善诱,学生的参与积极,发言踊跃,课堂比较圆满。但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课上教师对这首词的处理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这节课上,教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是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会思念些什么呢?”按说,这个问题本无可厚非,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活跃一下气氛,进行适当的补白。但是从课堂现场来看,学生的思路打开之后,回答的基本差不多,无非是思念家乡的老父亲正在家里干活、母亲正在寒冬时纺线织布,还有的说思念家里的老婆再给他做衣服等,教师就点头表示肯定。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教师这样的引导对吗?或者说这个问题设计得好吗?作为教师应该知道,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他的家境会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吗?学生对他的认识是否符合他的身份?是否切合他当时的心境?由此可见,学生的发言就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发,完全忽略了纳兰性德的身份。我认为脱离了这个实际,去展开所谓的畅想体验是不严谨的,如果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纯粹是多余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导的嫌疑。教师如果真的想让学生体会纳兰性德当时的心情,就应该对纳兰的身份进行必要的介绍,才会更加符合作者的心境,不至于让学生一出发就跑偏了。
课上,教师一直在围绕着“思乡”进行教学,而且,一直以来很多人也都认为这首词是单纯写思念家乡的词,就因为它是“长相思”,词中有“聒碎乡心梦不成”。于是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就极力挖掘思乡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也好,说也罢,都是在反复体会纳兰的思乡。
依我个人来看,作者思乡的情绪或许有,但似乎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全面地理解这首词,从作者的身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
众所周知,纳兰性德出身名门,其父亲纳兰明珠是当朝大学士,彼时已经权倾朝野,是康熙皇帝眼前的红人。纳兰性德也是皇帝的一等侍卫,是很多青年羡慕的对象。而且纳兰性德这次出山海关也不是出征打仗,而是陪伴康熙皇帝去奉天祭祖,去向其祖先汇报云南已经平定。此去没有生命危险不说,同时这也是多年难遇的美差,是可以光宗耀祖的,是可以家传的资历美谈。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词了:即使山再高,水再远(山一程,水一程),但陪驾出巡的心志不改,依然“身向榆关那畔行”,白天行军无暇观景,夜晚宿营才有时间体会“千帐灯”的辉煌行营。不管风多高,不管雪多大(风一更,雪一更),即使夜深难寐,但是这种亲历在家乡是体验不到的,是普通人体验不到的,所以才有“故园无此声”的自豪,这种经历,这种体验,这份荣光,才是讓人终生难忘的。里面或许也有纳兰性德陪驾出巡的光荣,或许有建功立业的梦想,比起离开家那短暂的几十天,几个月,这才是真正值得的“长相思”。
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古诗词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要秉承“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教师要适当地无为,适度地点拨,不要一味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