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策略

2021-04-13骆雪莲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辨析诗句语感

骆雪莲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培养包含了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感知解构、吸收内化等多个方面。古诗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往往寥寥数语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培养学生语感意识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词展现的意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深度辨析,在品味中捕捉语感资源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诗词中经典的千古名句,引导学生在品析和体味中,感受文字所展现的画面,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意识。

如杜甫的经典之作《春夜喜雨》,其中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资源。很多教师认为这句话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般都会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就直接敷衍过去,这样的教学是对经典作品价值的严重浪费。学生对古诗句的触摸,不能止步于理解大意的层面,而需要走进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中真切感知。教学这首古诗时,正值春天,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过的春天,说说与夏天的雨相比,春天的雨是怎样的。这样激活了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再让他们相机说说春天的雨“好”在哪里。随后,借助幻灯片展现“春雨润物”的画面,借助于鲜明的色彩,让学生想象春雨柔和地抚摸我们脸颊的画面,利用直接的视觉再次让学生感知春雨的特点。紧接着,教师相机出示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名篇《春》中描写春雨的语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激发学生的认知共鸣,并鼓励学生紧扣诗句中的核心字眼“润”字,将自己想象成被春雨滋润过的事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说说自己被“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轻轻滋润的感受。如此一来,春雨的那股灵性和善解人意,就在学生的语言描述中和盘托出。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分别通过激活经验、直观再现、链接补充和角色转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了诗句文字的内核,不仅理解了诗句大意,更走进了诗词的意境,借助典型的资源,训练了语感。

二、联想还原,在拓展中促发语感训练

良好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丰富地感受语言文字的意思和情韵。不同的语言在不同语境中有着更加与众不同的丰富意蕴,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咀嚼的方式反复品味,在想象、对比中逐步形成语感,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感。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反复训练和长期的感知积淀下才能最终形成。

以统编本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与其后面描写儿童的两句诗“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有着直接关系。初读这两句诗,很多学生都能在脑海中建构起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广袤的油菜花田,一群孩子奔跑着追着黄色的蝴蝶,但最终一无所获,所有的蝴蝶都飞进了油菜田。止步于这样的感知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学生将诗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事物提炼、抽取出来,并进行简单组合而形成的,诗词语言表现出来的画面之优美与和谐则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才能真正体会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油菜花开得正盛,远看(          ),近看(    ),孩子们是怎么追的?”鼓励学生分解“追”的动作,然后相机补充:好像在说(  ),那黄蝶好像在故意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呢!只见他()。”过这一系列的想象,将第三句诗所描摹出来的画面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接着,引导学生将思维过程从动到静的转变聚焦于“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话如同白话,甚至不需要做任何解释学生就能直接理解,但这句话对于整首诗意境的展现具有重要的点睛功效,这是学生凭借当下的认知能力所无法实现的。教师可以相机促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就看不到了呢?此时,学生认识到菜花与蝴蝶的颜色相同,蝴蝶飞进了菜花,两者之间就融為一体了。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如同拍摄电影一般,尝试运用广角镜头,以远景的视角将广阔的油菜田融入其中,田中三五一群的孩童,怅然若失地呆呆地站在花田中央,一切都归于了平静。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朗读的方式,展现这两句话从动态到静态描写的转化,更将儿童内心从激动到怅然的心态,以合适的语气语调展现出来。

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着墨不多,但很多联想巧妙,描写精彩,对于训练学生语感的形象性和情趣性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他们原始的认知经验,通过联想活化了诗词中的人物和景物,学生在阅读中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了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在感受诗句意蕴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感。

三、辨析观照,在对比中强化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古诗词的创作非常讲究“炼”字,自古以来,贾岛“推敲”和王安石修改“绿”字的故事早已成为了诗词创作的佳话而流传千古。事实上,古诗词中很多遣词造句的技巧,都蕴藏着当下语文教学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价值点,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策略引导学生辨析观照,将语感训练推向深入。

如统编本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村晚》一诗,诗人以典型的景物和简洁的语言,描摹了一幅优美而闲适的农村傍晚风景图,整整四句诗中,精妙的用词很多。如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一个“衔”字就非常值得品味探究。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有的查阅了工具书,选择了最精准的解释;有的将一块糖放在嘴里,表演了“衔”的动作。仅仅如此就够了吗?高山如何“衔”着落日,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这就需要学生语感意识的参与。鉴于此,教师尝试将诗中的这个“衔”字修改成为“吞”字,组织学生进行品味对比。有了鲜活的辨析对象,学生的语感有了深度展现的契机:有的学生从位置角度出发,认识到“吞”“衔”两字所展现出来的位置不同,“吞”是整个吞没,高山应将太阳整个吃了进去,而“衔”是半露半遮的状态,否则就没有后面“浸寒漪”夕阳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画面了;有的学生从速度视角出发,认为“吞”是一下子将太阳挡住,这与夕阳慢悠悠落下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只有“衔”字才能展现出这种闲适的画面之美;还有的学生从力量的角度出发,认为“吞”字用力过猛,与整首诗所描写的柔和之美的风格完全不符合,而“衔”着则显得轻盈灵动,将夕阳与高山相依相伴的画面展现了出来。

通过这样的辨析和对比,学生不仅理解了“衔”的意思,还紧扣这个“衔”字,体会到画面中和谐的位置之美、悠闲的速度之美和轻柔的力量之美。整个过程,学生运用了语感,同时又训练了语感。为了让这一方法渗入到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顺势而下,要求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辨析这句诗中第二个动词“浸”字的精妙之处,在巩固、迁移和运用中,将语感训练推向全新的境界。语感需要以理解语言为基础,同时语感的形成又能促进对语言的感知体验,这是一个回环往复的过程,更是学生走向诗人内在意识中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诗中遴选经典的训练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策略,着力让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感受古典诗词中语言表达的精髓。

语感源自于对文本中的客观语言材料的不断感悟,需要学生以积极的主观体验在长期感受中不断积累,丰富积淀,内化古诗词的语言材料。为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文体特点,开掘丰富的典型资源,促进学生语感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四川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辨析诗句语感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读诗句,写成语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