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2021-04-13吴悦李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吴悦 李丽

【摘要】作为培养医学生的主体单位,高等医学院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社会主义医学人才。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38-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决策部署,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1.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1.1 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办、国办以及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文件、规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四梁八柱”基本定型[2]。2019年,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面临着复杂、长期的较量和斗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医学教育规律,遵循医学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是新时代医学院校肩负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1.2 高等医学院校办好思政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医学生培养全过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为民族复兴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情怀担当的卓越健康卫生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共同的初心使命。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社会主义医学人才的不可替代的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真正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4]。

2.部分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学理念滞后:部分高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思政课建设不够重视,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的融合度不高、结合度不紧;不能及时更新时政信息和理论知识,对于国家最新的教学与科研政策不够关心;授课照本宣科,内容单调乏味,空洞无物,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形式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忽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

教学特色缺失:部分教师存在只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导致“讲出来”和“听进去”不一致[5];部分医学院校未能充分挖掘地方及学校特色,不能充分把握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忽视医学生身份和不同学段医学生的特点。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部分高校仍无法满足师生比1∶350的要求,缺少经验丰富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未能重视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师的相关专业背景和学历水平;只是简单地将其他人文学科的师资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教学重心偏移[6];人事部门未能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规律和思政课建设规律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等工作。

3.南方医科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经验

3.1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我校是广东省首家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也是我省唯一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科院校。学校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在学院日常运转经费外,设立马院建设“三重建设专项经费”,为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成效及学科建设在全国医科院校中优势明显。

3.2党政齐抓共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政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加快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成立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统筹推进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各项工作,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两中心协同推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3.3 加強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力量,遴选多位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成立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统筹全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管理、培养和培训。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坚持外引和内培相结合,提供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完善思政课、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引进,着力补充优秀思政课教师资源。

3.4 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

学校目前在本科阶段已经开设了5门思政必修课程,下一步将向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同时充分考虑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结合“四史教育”“宪法法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政专题”等四个选修课模块构建必修课加选择性必修课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3.5 打造特色第二课堂

探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为学生个性发展、德行培养、人文素养、社会适应能力等提供优质的育人环境和发展平台。整合全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实施“筑梦引航工程”[7],探索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新路径。

4.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4.1 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

一是充分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打造思政课课程特色。二是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实习环节的医德、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注重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行专题教学,鼓励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讲授思政课,激发思政课课堂活力。四是打造医学特色思政课程。充分挖掘医学教育资源,利用医学院校特色,打造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政课建设模式。

4.2 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的要求,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部引进高层次思政教育人才,内部培养提升教师素质,选齐配强教师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坚强的思政教育团队。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医疗教学资源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开展课程思政立项、学术沙龙等活动[8]。支持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人才项目申报、访学进修等专业发展方面给予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

4.3 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深入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准确把握医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问题[9]。积极探索符合医学生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把握关键环节,协同推进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有机融合,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凸显价值引领功能,让思政课“活”起来;加强思政课教研工作管理,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改革。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名医大家的思政育人元素,将医者仁心的感人事迹融入思政课程,凸显医学文化的独特育人魅力[10]。

5.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立德树人过程就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做到思想认同、理念认同、责任认同,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卓越医学人才和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守护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參考文献:

[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8-04-26

[2]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发展[EB/OL].教育部网站,2020-12-03

[3]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9-08-14

[4]李月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20,22(6):139-141

[5]王岩,殷文贵.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与阻碍发展的八大因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122-128

[6]陈敏生.办好思政课,党委要“领航”[N].广州日报,2019-06-17

[7]陈敏生,夏欧东,朱汉祎,李丽.高等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 2020(8):77-80.

[8]时统君.关于高等医学院校“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9):167-172

[9]王叶欣,唐成林,黄思琴.中医药高校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N].教育教学论坛,2020(24):31-32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日报网,2018-05-03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