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2021-04-13杨虎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

杨虎林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重视,在注重培养知识渊博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品格、能力的培养。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要求,与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是吻合的。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两个概念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但是后者要早于前者,前者是后者衍生的产物,素质教育的要求范围更广,强调学生的整体一致、全面协调性发展,涉及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多能教育”。而核心素养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这种能力更为具体,范围不大,可以说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一专教育”。具体到体育学科,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更清晰地将这项教育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强调对学生的“体育”素养教育,教育目标更为明确,教育方向更精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强调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会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56-02

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能帮助小学生汲取体育知识,形成体育理念,提升运动能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课堂教学抓手,集中精力挖掘、整合有利于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资源,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及有效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1.核心素養的概念详解

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新热点问题,素养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核心素养,再具体到体育核心素养,又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法,三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

1.1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概念中是上个世纪末提出来的,具体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的人格形成。核心素养是我国新提出的教育理念,对它的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在2016年,新发布的研究文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对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从这六个核心素养可以看出,教育要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学生自身能适应终身发展的能力。

1.2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教育提出的较“核心素养”更具体的素养教育要求。继核心素养提出之后,同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研究专家于素梅随即提出了体育核心素养的理念。体育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专门的体育学习,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形成与体育有关的一系列能力,包括终身体育所需要的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体育健康知识等。于教授提出的这一概念是针对社会全体人员,而不是特指学校中的学生这一群体,无论从适应人群,还是核心理念都具有广泛性,范围大。

1.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概论中所针对的群体育并不是专门指学生,随即又提出了专门针对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在研究内容上也更为细化,专门为学校体育的教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尚力沛体育博士对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更清晰的分析与概念上的界定,他认为:体育核心素养是建立在体育素养的基础上,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学科”二字,专指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他还指出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中已经有所体现,包括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习惯的形成、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的形成,换成体育课程标准目标的四个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1]。

从以上三个基本概念,我们理清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的专属术语来用,所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包含着学校因素中的学生、老师、教材这三个主要因素。

2.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社会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全面性、综合性,要求一专多能,社会适应能力强,有特长等等。小学体育教学也从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更加注重对人的能力的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但是一直以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尴尬的问题,重形式轻本质、重兴趣轻技术等现象处处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放养式教学模式、传统四步走教学模式、应试式教学模式等一直被延用,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2.1 放养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学目标

所谓放养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指为了给学生一个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以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老师却过度地放权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学生的活动也漫无目的,有的学生在不受老师约束的情况下产生了惰性,有的静坐等候下课,甚至有的同学严重地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与管理,老师与学生的学习相脱节,使得课上没有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没有压力、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就找不到学习的切入口,不去学习,更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无从谈起。

2.2 四步走传统教学模式抹杀了思维发展

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从开始到结束是分四步走的,这种教学模式沿用了半个多世纪,四步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步被称为“基本部分”,在这部分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把跑、跳、投、球类、武术、技巧等技术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照老师的教学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在老师的指挥下学习,没有自己的思考,即使遇到问题也没有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老师指导什么就练习什么,即使练会了也没有深入了解,也不知道是怎么学会的,更不知道学会的方法是什么。比如在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只要这样跑就可以了,而为什么这样跑会更快呢,跑与跑的区别是什么?缺乏思考的学习没有乐趣,教学内容也显得非常枯燥,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性,体育兴趣得不到激发,甚至会影响学习情绪,练习时只是在应付老师的任务,至于学成什么样也不去考虑。

3.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3.1 提高对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

首先,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内容的认识,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其真正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中,真正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加大核心素养培养的宣传力度,通过研讨会、交流会以及各类工作会议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强化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再次,注重评价机制的优化与调整,使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根基,切实帮助体育教师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抓手,拓展并创新更多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方法及体系。最后,注重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建设,满足体育教师基本诉求,激发教师参与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品德与情感、运动习惯与能力以及健康行为与知识[2]。

3.2 树立“全面发展人”的教学理念

学科核心素养注重人的发展和成长,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过程的教育机制,使人获得特定的情感、品质和意识。因此,树立“全面发展人”的教学理念,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并且有较为鲜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感受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善合作、守规矩以及能坚持的体育品质。

3.3 革新小学体育教学机制与模式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与模式难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只能局限在课堂上和学校内。对此,学校应以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为主体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核心素养的培养范畴,使其更适应小学生发展的基本诉求。首先,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以及线上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和模式,让体育教师能更好地统筹教学资源的应用趋势。譬如在课内,体育教师应集中精力提升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知识;在校外或课外,应以提升学生运动习惯、运动意识以及运动情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运动过程中。此外通過线上呈现体育文化资源以及竞赛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塑造体育品格,培养体育情感[3]。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是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新要求,学校要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素养,才能被社会接纳。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材,使三者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4]。

参考文献:

[1]刘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J].田径,2021(1).

[2]王正武.基于生本课堂方向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12)

[3]李明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12)

[4]吴俊杰.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体育教法创新[J].新教育,2020(1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