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格局下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4-13廖月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双循环创新创业

【摘要】本文就双循环格局下高职工科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展开了具体分析。分别从了解高职工科创新创业现状和在双循环影响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始,总结出创新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堂模式、专业课上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实施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策略、优化师资团队、建立相关课程管理机制等具体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关键词】双循环  高职工科  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双循环格局下高职工科专业“双创”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编号:HBZJ202115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13-03

双循环主要是快速形成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相关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市场需求。所以在双循环格局影响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结构,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的优秀人才做好基础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增长和就业,提高企业发展,加快市场和经济的进步。

一、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目前国家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解放生产力,通过市场主体调动和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能力。对于高职工科教育来说其主要教育形式是專业性教育,想要创新创业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创新和创业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衡,其中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累积和磨练可以形成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也分为个体和组织,不管哪个层面也都离不开对创新能力的依托。

对于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肯定离不开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三大方面,但目前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问题,其主要有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单一、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薄弱、缺乏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等,使工科学生对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这三大方面掌握较为片面。甚至会误导学生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目的单纯是为了鼓励学生创业,所以目前急需双循环格局影响学校和企业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这种思想扭转过来。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能力基础上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能力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未来参与工作中可以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这样才可以全面带动个人与企业发展。当然同时也鼓励学生在一定能力支撑下进行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整个市场和经济发展。

二、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双循环格局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双循环格局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供应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目标、增加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国家政策上支持增强了企业战略发展观念,积极响应双循环发展策略,使高职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触到企业思想和企业技术。因为相关企业的加入,改变了以往学校只注重书面专业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将书面专业与实践知识相融合,双管齐下。双循环格局同时带动了企业、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等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度,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学习和发展平台,最终带动整体经济和市场。

双循环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当相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类型企业也增多时,是否会有足够市场。而且现如今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企业都属于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企业,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生存问题。面对固定市场如何做到合理分配是急需解决问题,同时想要市场发展起来需要在市场上快速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这也将关乎到合理分配问题。并且要将很多外围不确定因素考虑进来,像如何优化合作渠道、如何防止合作空间被挤压等问题都有可能带来严重影响。

三、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何在双循环格局下构建

(一)创新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堂模式

双循环格局可以促进现代学徒制更深层次实践,完善企业在校内教学课程和内容,当企业结合自身案例和市场案例讲解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时,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更具有说服力和参考依据。也可以利用3+2+1现代学徒制分段式教学方法,前三个学期学校教师讲解创新创业课程,中间两个学期创新创业课程由企业进行讲解,最后一个学期则是由学生在企业实习亲身感受创新创业氛围。这种课堂模式有很多优点,第一,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分别将自身课程优势传授给学生,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宽了学习渠道。第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清晰感受到创新创业过程,掌握创新创业能力,有利益后期工作快速融入的同时也为自身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深化学徒制实践对于学校更是减轻了教学压力,缓解了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难题。第四,针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企业将招生与招工进行完美融合,并且提高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快速推动企业发展。

双循环格局可以推动现场教学工作落实,无论是将课堂搬到企业,还是将企业搬到课堂都可以。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创新创业具体内容和工作方式,让学生对企业创新创业有充分了解、对各种职能岗位有了足够认知,也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创业参考和实习机会。例如,某高职工科学生在学校各科成绩和自身能力都非常优秀,学校教师也对这名学生具有高度期待,全校师生都觉得这名学生具备商业头脑和专业技术可以自己进行创业。但学校单方面能给的创业支持相对薄弱,这名学生缺少很多市场调研和经验。在双循环格局影响下,给了学校和这名学生很大机遇,因为学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作出了重大转变,将以往由学校教师授课形式,转为企业进行授课。而且定期参观和模拟创新创业模式,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状态,企业教师还会对学生所做的创业模式进行指导和修改。这名学生在现场教学形式下获得了充足参考依据和现场模拟经验,之后这名学生通过在企业短期就业锻炼后,自己成功创办了一家企业,并且平稳运作[1]。

(二)专业课上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

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需要从创新创业文化育人、专业课程育人和课外时间育人三个角度出发。其中融入方法也有很多,方法一,在专业课上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先从创新启蒙课、创新思维课、创新实践课等形式开始。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当课程推进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再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进行商业形式、管理模式、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进行专业学习和训练。方法二,根据高职工科专业学习方向,将创新创业课程直接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再通过课上教师进行拓展和引导,锻炼学生结合专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方法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传统专业教学只讲专业,而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后可以增加企业创业过程案例,增加实际演练环节,让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巩固的同时锻炼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2]。

(三)实施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策略

双循环格局影响下最直接带动的就是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在相关政策影响下可以促使行业内龙头企业参与到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当中,加强教育和产业融合。以往高职院校只能通过自身或是当地较小企业进行融合教学,使工科创新创业课程质量一般。学生即使百分之百吸收所有课堂知识,也与实际社会上所运行的大型企业有所偏差,当学生只接触了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课程和发展历程时,对于其产业发展具有滞留性。当加大了与行业内大型企业进行产教合作时,不仅打开了学生接触范围还打开了眼界。通过融合大型企业运行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授课可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认知,同时在大型企业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对整个行业才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双循环格局影响下也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使创新创业课程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使校内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相連接,形成一套专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和缓解学校创新创业教学压力。

(四)优化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内教师对于相关工科类创新创业了解较为片面,缺乏企业实际创新创业经验,所以导致课程上教学内容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对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较差。因为教师原因使企业面对学校招生后要经过很长时间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对于企业来说浪费了时间精力,并且错过了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双循环主要是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供应问题,主要调节企业可以选择到高水平、高能力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并且通过优秀人才培养鼓励自主创业扩大人才需求,既解决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人才稀缺和市场经济发展。所以为了确保双循环发挥最大能力,院校优化师资团队势在必行[3]。

具体优化方法分为三方面,第一,加强校内创新创业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多到相关企业参观和考察,同时校内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第二,扩充教师团队,招聘更具有专业性和创新创业思维的优秀教师到校内任教,并且经常组织教师间互相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从而带动整体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的教师教学能力。第三,让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因为企业对创新创业最具有发言权和实践依据,通过企业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授课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教学内容。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增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聪明才智,才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无论是在未来工作还是创业中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双循环格局下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可以加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动学生创业就业形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市场经济稳步提高。所以双循环格局下高职工科创新创业课程属于关键环节,必须利用各种资源和课程改革肩负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诗慧.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5):4-6+12.

[2]胡滨铠.校企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2):60-65.

[3]何辽平,石婷婷.“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J].决策探索(下),2021(5):65-66.

作者简介:

廖月琴(1980年11月-),女,汉族,湖北省十堰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改革和智能控制。

猜你喜欢

双循环创新创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双循环战略下我国化肥业发展的思考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