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教育助力县域初中班级管理模式探究

2021-04-12段海叶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段海叶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基于班级管理视角开展的生涯教育对激发初中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个人理想,具有重要意义。把生涯教育管理模式引入到现行班级管理中;建构相应的课堂管理模式,作为班级管理的有益补充;可以为班级管理模式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词:生涯教育;初中;班级管理;研究

2018年以来,零五后已成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群体。对于从小就熟练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学生来说,网络游戏、玄幻文学、手游、动漫在这个群体中广为流行。他们受互联网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特点的深刻影响,更加注重自己的“小时代”,因此,这个群体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产生。

在生涯教育中,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生涯类型论、克朗伯兹生涯决定的社会学习论、善用机缘论、萨克斯的生涯建构论等,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出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特性及对自我有更清楚地认识和主观评价。彩虹图、生命线、生活角色、生涯故事等生涯规划工具可以让学生明晰自我概念、掌握自己在初中阶段的任务、找到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形成个人成长计划、建立终身发展的理念。

一、生涯教育管理模式内涵

生涯教育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通過生涯意识唤醒、巩固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驱动自己向生涯目标行动。以生涯教育优化未来为目标,促进个体发展,用生涯教育工具和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实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管理方法。

笔者在试点校的两个班级尝试运用生涯教育模式对实验班级进行管理,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探索,无论在班级纪律、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学习氛围、班级整体风貌、自信心等方面均比同时期的平行班优秀。因此,将生涯教育管理模式引入到现行班级管理中,对县域初中班级管理有较大地助力作用。

二、 生涯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教师利用生涯彩虹图理清管理思路

埃里克森八阶段论中,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即“自我认定”,而其危机则是“认定混淆”。埃里克森认为,具有自我认定感的人,会发展出稳定的自我概念,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接纳自己,能毫不犹豫地做决定且具有责任感。然而,由于青少年期是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转换阶段,青少年的生理状态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与父母分离并成为一独立的个体,性别角色认定的矛盾冲突迅速膨胀。于是,来自父母、学校、同学、异性、或整个社会的各种压力接踵而至,且互相矛盾,使得青少年很难找到一种稳定的自我认定感,导致自我认定的混淆,容易产生迷茫。因此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有明晰的自我定位,对避免角色混乱至关重要。

所谓“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我是谁”问题的回答,是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知道个人对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人生特性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生涯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概念”发展和实现的过程,是持续一生的。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生涯彩虹图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进行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从而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生涯彩虹图明晰自我概念,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人生设计师,从而明确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在理解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后,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促使自己向生涯目标前进。

(二)教师利用生涯测试工具助力班级管理

MBTI是Myers-Briggs TypeIndicator译为: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测试量表。它是一整套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类型测试工具。解释了人们的天资差异,描述了由外倾和内倾、感觉和直觉四种主导心理功能,与思维和情感、判断和感知四种辅助心理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六种人格类型。MBTI为我们认识自身或他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1.利用MBTI帮助学生发挥潜力。MBTI作为一个定位人的本性,定位人内心如何运作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洞察自身及他人的情绪,并且分析他们产生的原因。对教师来说,他们了解人格类型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并帮助学生遵循自己的天性,并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他们会认识到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感知类型上,每一种人格类型都各有优缺点。只有学生清楚自己的人格类型,才可以扬长避短,帮助自我更好地理解和改善个性,并充分利用人格类型中的优势助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少生活中的烦恼,增添快乐。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说他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未来,而是说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实际上,这就是外在的命运内化为自己的性格,他把握住了自己的性格,也就把握住了所谓的“天命”。

2.利用MBTI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功能的成熟度,来确定最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学习风格自然会存在特定的差异,对于不同教学方式的反应肯定也会不同。理解了不同人格类型的不同特质,教师就会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会适应并喜欢某些教学方法,而其他学生则不然。直觉型个体能够快速地将词汇转化成意义,因此,在任何限定时间的语言能力测验或者涉及语言的智力测验中,他们都更有优势。如果按照人格类型来分析这些测验的分数,我们就会看到直觉型个体的成绩显著地高于其他人格类型。人们很容易认为,既然这些测验成绩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标准,那么就证明了不同人格类型的智力水平确实是不同的,实际上是错误的,大多数感觉型学生的测验成绩之所以不理想,其实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测验技巧。在进行测验时,很多感觉型的人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反复阅读题目上。事实上,如果他们只读一遍题目就选出答案,成绩就会大大提高,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冒险而已。感觉型的人不相信自己的直觉,也不认为自己凭直觉一眼就能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与直觉型的速战速决相比,感觉型的人倾向于先搜集充足的可靠事实再进行决策,这也是他们的一项核心优势,我们应该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

在教学中,另外一个与人格类型息息相关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兴趣。直觉型和感觉型学生对不同科目的兴趣是不同的,即便他们对同一个科目感兴趣,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直觉型学生喜欢基本原理和抽象理论,喜欢问“为什么”;而感觉型学生则喜欢实际应用,喜欢问“是什么”和“怎么做”。

人格类型的相關研究已经证明,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在兴趣、价值观和需求上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同、理想抱负不同,对于不同奖励的反应也不同。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对于某些类型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但也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获得充分的成长。

3.利用MBTI帮助教师优化班级团队。教师通过性格测试结果,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特点,分析每个成员在以往工作中表现出的优势和劣势,在班级团队中安排不同类型的成员相互取长补短,就可以组建理想的班级团队。对团队成员不同特质的充分尊重,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团队的和谐共处和高校合作,而且能够帮助个体正确地认识并提升自身的弱势心理。

因为结合学生性格特点而组建,所有的团队成员都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某个成员也许对某项工作毫无兴趣或者感到费解,完成的效果也总是拆强人意,而另外一个与他类型不同的成员也许就对此兴趣盎然,做起来也得心应手。此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人格差异就是宝贵的财富,不同特质的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各自负责不同性质的工作并且乐在其中。一个人在不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可能表现的一塌糊涂,但在适合的岗位上肯定会出类拔萃。

(三)教师利用生涯活动丰富班级管理措施

1.成就故事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希望做某件事、希望自己在某方面有杰出的表现,却又常常浮现一些不适应的想法:“我做不到”“我没办法”……甚至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写成就故事的活动,提升学生自信。故事内容要符合STAR原则。STAR是成就故事的要素缩写,S—Situation当时的形势,T—Task/Target面临的任务/目标,A—Action/Attitude采取的行动/态度,R—Results取得的结果。随后,可进行同桌交流成就故事,并帮助对方找到知识、技能、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技能。学生通过书写成就故事梳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找出自己的优势技能或替代经验,以往成功时的情绪状态等都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2.多元智能挖掘学生优势潜能。除了写成就故事,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展学生的潜力发展区,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其生建立自信。让学生意识到,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谁在哪个方面更具有优势;如果能把自己独特的天赋充分发挥出来,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是出色的。

(四)教师利用生涯目标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生涯幻游课,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生涯价值,体会到生存的核心目的,更清晰具体地勾勒出理想的生涯目标和愿景。并引导学生明白,为了达成自己的生涯目标,实现心底对自我的最深的期待,必须帮自己铺设一条通往生涯目标的道路或阶梯。发展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而拟定出自己的短期、近期、中期、长期生涯目标。设定的生涯目标越明确具体,可测量、可达成,越有利于行动计划的完成。

当学生有了自己明确的生涯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后,教师就可以在“孩童”“导师”“智者”“战士”之间切换角色,以便让学生在实施生涯目标时,及时得到帮助。“孩童”角色可以使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关注,与学生拉近关系,产生共鸣,但也容易让学生怀疑教师的专业性;“导师”角色可以随时为缺乏自信的学生赋能,给学生“安全感”,但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性;“智者”角色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理性的看问题,给学生方法、策略,启发学生,但容易让教师产生挫折感;“战士”角色可以随时激励学生,时刻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促进其向着目标行动,但容易让教师产生急躁心理,往往“恨铁不成钢”。在合适的时机,运用合适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目的,进而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三、生涯教育管理模式助力班级管理

(一)建立学生生涯档案

为每位学生建立生涯档案,不仅可以让班主任迅速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其他任课教师作为参考,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彼此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生涯目标等话题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欣赏同学之间的差异,实时地选择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沟通,从而化解了许多矛盾冲突,使班级纪律得到质的提升。

(二)生涯目标展示总结

实验班开辟专栏,让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张贴自己的生涯目标,每月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短期目标(月、周、天)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到学期末对目标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邀请其进行经验介绍。通过这些举措,班内形成“比、赶、超”的教育氛围。

生涯教育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角色自我认定,引导学生走出迷茫;生涯工具助力,帮助缓解冲突、减少矛盾,改善师生、生生关系;生涯活动补充,帮助学生提升自信;生涯目标引领,激发学习动机等模式助力班级管理,最终达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向着自己梦想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天中,吴先红.生涯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赵   鹭.生涯教育对初中生自我决定动机影响的实验研究[D].2018.

[3]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4][加]布莱恩.费瑟斯通豪.远见[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5]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美]伊莎贝尔.迈尔斯. 彼得.迈尔斯著.天生不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7]姚计海.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舒伯(Donald E.Super)职业发展理论[J].美国心理学家,1953.

[9]周羽全.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10]孟四清.美英生涯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论坛,2010,(05).

[1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