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司上市后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

2021-04-12张子明王宏

商场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上市财务管理

张子明 王宏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公司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通过上市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国内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上市公司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支柱。然而一部分公司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上市之后财务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也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公司在上市之后,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力度。本文从公司上市后财务管理要求出发,分析了公司上市后财务管理问题及风险,并提出了几点公司上市后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建议,目的在于降低公司上市之后的财务风险,提高上市后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上市;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一、公司上市后财务管理的要求

上市公司主要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上市之后可以大大提升自身活力,可以提高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公司在上市之后,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可以加强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保证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化的经济环境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上市之后对公司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保证组织结构框架的完善性

公司上市后往往形成了以公司财务部门为其中核心之一的管理体系,因此,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清晰明朗、全面完善的公司管理的结构与框架。提高公司章程的全面性、系统性。即在公司章程中将财务部门的人员构成、管理权限、组织结构等纳入内容范围之内。利用现有的公司章程加以修订,以公司章程为手段来规范上市后公司治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在制定公司的组织框架的过程当中,要以提升财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切实提高拥有相关财务专业技能人员的比例。另外,随着财务部门逐渐扩大,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当同步发展,使上市后公司的财务活动、业务流程被有效的监督,最终提升上市后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

2.保證财务制度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财务管理活动对整个公司上市之后的生产经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保证财务管理部门和员工都能够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下进行,就应该具备明确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规范和制度来引导财务活动,才能够保证公司在上市之后的有序开展。公司上市之后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我国国家法律法规来制定,还要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保证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合规性和实际性,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

3.明确财务管理岗位职责

公司上市之后需要由财务管理人员来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上市之后要求公司能够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在内部设置出纳、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监事等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岗位,设定不同岗位的工作权限和职责,这样才能满足公司上市之后对于财务岗位的要求。

二、公司上市后的财务管理问题和风险

1.公司上市后财务管理问题

(1)运行机制与管理转变问题

公司在上市之后,要严格根据上市公司的相关运行标准和市场准则进行生产经营,严格按照法律来划分经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同时在上市之后,公司需要进入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因此如果公司还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就很难适应上市公司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如果公司在上市之后不能将原来财务管理工作从核算、记录等基础工作,向监督、预测、控制、预警等管理型职能转变,就会引发运行机制与管理转变问题的发生。

(2)监管体系变化问题

上市之后的公司,具备全面、严格、系统化的监管体系,一方面上市公司在证券及资本市场中,可以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管既包括了公司上市之后的监管行为,又包括董事会的独立性、内部管理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公司在上市之前,需要向上级部门或是中介机构提供相关财务信息,然而在公司上市之后,披露财务信息就成为了内部基础工作之一,公司股东、社会群众和政府机关等成为了审阅财务信息的主体,因此监管上市公司呈现出了多层次、常态化的监管模式。因此上市之后的公司会面临着监管体系变化的问题。

(3)投资者回报期望的问题

扩大融资是公司进行上市的主要目的,公司在上市之前股东有着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承担回报和考核的压力较小。但是在公司上市之后,投资者原有的股东身份就会从企业中脱离出来,对投资回报的期望并不会由于企业意志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公司在上市之后,也会大大提升投资者的回报期望值,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压力。

2.公司上市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1)尚未形成控制财务风险文化

公司上市后会遇到较复杂的财务风险,很多公司的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简化防控财务风险的流程,简单地将财务风险防控理解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并没有全面系统地分析财务风险的关键点和产生原因,并不能从实质上理解财务风险控制的实际意义。这就会降低公司上市之后对财务风险防控的一致认同性,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2)动态监控机制不完善

公司上市之后的内部人员、组织框架以及所处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这样就导致原来的风险防控措施不能适应上市之后公司的发展需求,也加大了新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一部分公司由于管理体制受限的原因,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定之后,采用的是单一化管理模式,并没有持续监督财务风险管控的实施,不能实现动态监控财务风险的目的。

(3)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通常情况下,公司上市之后的生产经营规模会扩大,也会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与其相关的成员单位也会逐渐增多,因此相关财务信息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系统化。但是一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后并没有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导致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不能共享相关财务信息,各个主体之间出现财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经营决策过程中,不能及时取得客观真实的财务信息,严重影响到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加大了公司上市之后的投资决策财务风险。

(4)缺乏对资金进行全流程的管控

在开展全流程资金管控的时候,尤其是构建全流程资金管控模式的初期,一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前,制定全流程资金管控措施、集中管理账户、划分管控职责、收支两条线等相关工作都做得比较好,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业务流程等因素的影响,日常监管资金工作并不到位,其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集团企业并没有将子公司的账户纳入资金监控的工作中,这样子公司在管理资金方面就有较大的余地;其次,一部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资金账户余额的超限额留存不能进行严格的监管;再次,又有一些公司集团有较多的管理层次,在日常并没有做好对资金管控的扁平化管理,对子公司缺乏严格的监管;最后,虽然一部分企业集团按照预算拨付了资金,但是并不能严格地审核子公司的付款业务,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控资金付款的具体流向,严重影响到了资金拨付的实时监控。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企业对全流程资金的日常监督不到位,让资金管控工作面临较大财务风险。

三、公司上市后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对策

1.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公司在上市后,面对资本市场新形势、新挑战的情况下,应当逐步调整公司现有的财务体系与制度,结合新形势下证券市场的市场规律,系统地完善公司财务管理的体系,并且应当向资本市场上其他有经验的上市公司进行学习,结合本公司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完善当前财务管理制度与体系,使之适应于新的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同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与自身特点相契合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公司上市之后运行机制的健全性和规范性,提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

2.建立动态防控财务风险机制

一方面构建动态跟踪防控财务风险制度。公司在上市之后,要依据分析财务风险的结果,及时采用应对财务风险措施之后,要对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性进行持续地关注,如果遇到新财务风险发生或控制财务风险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第一时间向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上报,避免扩大新财务风险。同时由于同类财务风险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同,采用防控财务风险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公司在上市之后,要针对不同财务风险,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公司的经验来防控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采用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公司在制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时候要从法律层面出发,明确公司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地位,提高企业管理者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视,能够为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起到带头作用。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和準则方面,公司管理者要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规定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这样能够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也可以在有章可依的环境下进行。同时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和准则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

3.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信息系统

公司在上市之后要想管控财务风险就需要通过构建财务风险信息沟通机制,有效地表达出上级管理者的经营观念,让全体员工了解具体的工作职责,及时传达管理者的相关信息,例如风险管理目标、风险文化等。公司在对财务风险信息渠道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交流沟通,定期通过召开会议及时交流财务信息。当企业财务情况突然出现恶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这个时候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就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共同分析和研讨相关财务信息,并制定出有效防控重大财务风险的措施。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公司上市之后财务数据安全性、真实性的重要前提。一个公司上市后,即使一段时间内财务状况可观,但缺乏一套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那么这家公司可能无法有效地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公司在上市之后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首先,公司在上市之后要对财务控制制定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具体来说是要在实现企业资源增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财务控制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的速度、提高财务控制的系统化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等。

其次,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财务控制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内部审计、预算管理、授权审批、评估风险等工作,构建内外部的财务控制监督体系。

5.对资金进行全流程监管

首先,合理确定资金筹集的需要量。公司要根据经营需要合理地确定资金筹集的数量,筹集资金不足会不利于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筹集资金过剩就会导致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资源浪费。筹集资金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判断。

其次,合理制定资金结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不同长期资金来源的比例和结构关系,通常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但是如果负债过多就会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资金结构,将负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由于过度举债而导致弱化企业还款能力的问题发生。

最后,严格监管大额资金。公司要严格根据大额资金监管办法的规定,及时跟踪监管大额资金的使用情况。支付大额资金时候要认真检查相关协议、合同、审批手续等是否齐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填写使用资金跟踪卡。从审批大额资金到支付大额资金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如果遇到未按照合同支付账款问题,要及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降低呆死坏账发生的概率。

6.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

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是建立完善资金内控体系的重点之一,因此公司在上市之前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这样才能防控公司上市之后的资金管理风险,首先,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要按照年度和月度进行编制,按照资金收付实现制进行编制,按照全年公司的资金使用计划对全年资金总预算进行编制;其次,要严格按照资金预算计划执行,建立资金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对资金预算的各个执行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资金预算计划如果需要修改必须递交调整申请,经过管理层审批后,才能够对资金预算计划进行调整修改;最后,在资金预算计划执行之后,公司需要对执行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各个部门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阶段的资金预算计划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同时为了保证资金预算计划的有效执行,企业管理层要制定资金预算计划的激励奖罚机制,奖励能够认真完成资金预算计划的部门和员工,将执行情况与其工资绩效和职位晋升相挂钩。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员工参与资金预算计划执行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资金预算计划的执行效率,有利于公司资金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公司在上市之后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也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上市之后的管理者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自身防控财务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在上市之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长期发展,实现上市之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万荔.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提示及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8).

[2]陈秋澔.A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D].江苏大学,2019.

[3]黄迪.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

[4]刘庆海,周慧英.关于我国企业广义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

[5]王多智.有关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水平建议的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

[6]代丽维.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

[7]侯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以海淀房地中心为例[D].南开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上市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