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耳鸣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2021-04-12曹晓滨
王 倩 曹晓滨 曾 军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针灸门诊,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耳聋耳鸣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等,3日内有明显感音神经损伤,且相邻频率听力下降>20dB[1]。目前,西医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案,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发现,耳聋耳鸣常见证型为肝胆火盛型,其发生与血淤痹阻、耳窍失养等有关,故治疗以清热利湿、泻肝降火为原则。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且创伤较小的优势。因此本次研究对耳聋耳鸣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接收的200例耳聋耳鸣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男41例,女57例;年龄21~65岁,平均(43.16±4.34)岁;患侧位置:左侧50例,右侧48例。观察组102例,男50例,女52例;年龄22~64岁,平均(43.58±4.20)岁;患侧位置:左侧53例,右侧49例。两组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西医诊断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肝胆火盛型中医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者;精神异常者;因其他原因导致耳聋者;感音神经损伤者。
1.3方法
1.3.1观察组 观察组予针灸治疗,穴位:足三里、耳门、翳风、太冲穴、外关、三阴交、太溪、合谷、听宫。选择长度为3-4cm,直径为0.4mm的毫针直刺上述穴位后,给予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患者局部出现酸胀感时留针约20min,且5min/次,1次/d。
1.3.2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穴位选择同观察组,推拿每次30min,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4]制定。治愈:受损听阈恢复正常水平;显效:受损听阈改善明显,听力提高>30dB;有效:受损听阈改善一般,听力提高15-30dB;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证候积分量表[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包括头痛面赤、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及心烦易怒,并将其症状的轻重分别予量化赋值,无症状0分;症状较轻可忍受1分;症状影响生活2分;症状无法忍受3分。(3)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耳底疼痛等)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8.7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2.3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头晕目炫2例,目赤口苦3例,耳底疼痛2例,总发生7例(7.14%);观察组中,头晕目炫1例,目赤口苦1例,耳底疼痛0例,总发生2例(1.96%)。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χ2=2.034,P=0.077)。
3 讨 论
目前,由于耳聋耳鸣发病暂不明确,目前该临床仍以西医治疗为主,但局限性较广,且长期用药易导致胃溃疡,增加病原菌感染风险。
中医药物在治疗耳聋耳鸣方面的经验积累较为丰富,中医学认为,耳聋耳鸣属于“厥聋”、“卒聋”、“暴聋”等范畴。针灸可疏通阻滞经络,提高血液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不良反应略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刺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这与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关,既能增强生理功能,可改善病理变化。
综上所述,对耳聋耳鸣患者采用针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且未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