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护理采集流程与超时预警相结合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2021-04-12亢杰
亢 杰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样本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常规样本周转流程包括开具医嘱、审核、执行、样本采集、运送和接收,参与人员多、环节复杂,发生差错时缺乏强有力质控方法,责任难以划分[1]。本研究分析移动护理采集流程与超时预警相结合对就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12年1月~2018年12月为本次研究阶段,其中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样本周转流程;实验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移动护理采集流程与超时预警相结合。随机抽取两阶段各5000份检验样本。
对照阶段样本:男2480份,女2520份,年龄为1~76岁,平均为40.97±19.21岁;实验阶段样本:男2491份,女2509份,年龄为1~78岁,平均为41.31±20.07岁。两阶段样本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良好;两阶段我院工作人员无明显变化,不会对样本周转流程产生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阶段 为常规样本周转流程,护士采集样本后,回护士站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做采集时间确认,前处理将样本送达,检验室接受样本。
1.2.2实验阶段 为采用移动护理采集流程与超时预警功能相结合,采集时用手持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扫描腕带上和试管上条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同时做采集时间确认,时间同步传给LIS。LIS超时预警功能,将“采集确认时间”和“样本接收时间”作为时间节点,对超过预先设置时间样本,系统会提示样本即将超时、已经超时等预警,检验科根据预警提醒情况进行优先处理或有理有据超时拒收。
1.3观察指标 设置样本时间:凝血功能2h、尿常规2h、血糖1h、血钾1h、血气0.5h。即将超时样本:距离超时时间不足10min。样本不合格率:由检验室按照标准判断后,进行拒收提醒并记录在案。观察对比两阶段样本平均送检时间、超时样本、即将超时样本和样本不合格率。
2 结 果
实验阶段样本平均送检时间为81.22±19.21min,超时样本0份,即将超时样本22份,样本不合格11份,对照阶段平均送检时间为92.33±18.07min,超时样本6例,即将超时样本38例,样本不合格25例,实验阶段样本各项指标与对照阶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阶段样本平均送检时间、超时样本、即将超时样本、样本不合格率
3 讨 论
随着我国检验系统发展及质量控制措施改进,很大提高了检验质量。但对样本时间节点控制,一直是实验室质量控制难点。
3.1样本时间控制难点 (1)批量样本采集工作由夜班护士完成,采集量大,清晨处置量较大,多提前采血(4:30-5:00),造成样本时间隐性超时[2](2)虽LIS上有采集时间,但未做到实际采集时间与LIS记录时间同步,造成样本起始时间记录就已经不准确。(3)单纯用移动护理采集流程没有超时预警,无法做到合理拒收,也无法检出即将超时样本及时进入检验流程;而如果仅采用超时预警没有移动护理采集流程,采集时间记录不准确。
3.2移动护理采集流程结合超时预警优势及应用效果 此方法解决了采集时间不准确难题,有效发现即将超时的样本,使其可以提前进入检验流程,并对超时样本做到有理有据拒收;此方法护士边扫描边采集时间确认,优化工作流程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管理者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客观科学对护士工作质量和数量给予监督和管理;此方法规范了样本采集时间、样本运输时间、在实验室内样本流转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对实验室内即将超时的样本优先检测,保证了样本时限性,提高了样本结果客观性及准确性[3];此方法责任清晰规避了检验与护理之间矛盾,提高了医学实验室和护理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将移动护理采集流程与超时预警相结合确保了检验结果准确性,为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