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肺康复训练护理应用在肺癌术后进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2021-04-12马晓蒙
马晓蒙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肺癌是当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病率。近年,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的背景下,肺癌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并呈增加趋势。临床上,针对肺癌疾病的治疗以放化疗、手术等为主,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进行常规化疗,但是手术是一种应激创伤,均会挤压胸廓肌肉,进而造成胸壁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损伤[1]。因而,本研究针对肺癌术后实施化疗患者采取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86例肺癌术后进行化疗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中,有23例男,20例女;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45岁和76岁(61.45±3.12)岁;观察组(43例)中,有25例男,18例女;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43岁和75岁(61.39±3.09)岁;在临床资料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具体如下:对患者术后化疗准备进行指导,并根据患者身体变化制定科学、规范的饮食方案等。
实施肺康复训练护理者为观察组,详细内容如下[2]:首先,组建肺康复训练护理小组,组成人员由临床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等,所有人员共同制定肺康复训练护理方案。其次,实施临床肺康复训练护理,由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具体有术后疼痛程度、情绪波动状况、疾病发展状况等,通过认知方法、分散注意力方法等,实施心理调节,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心理压力,必要时,予以适量镇静、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指导,呼吸缓慢练习20次,利用鼻替代口快速吸气2秒后,气体缓慢呼出10s,每日进行2次练习。睡前,半卧在床上,放松后,深呼吸一直到最大容量后屏吸5秒,然后慢慢呼气,总计进行20次练习。化疗期间,对患者运动训练进行指导,帮助患者选取仰卧体位,在血压稳定后,进行扩胸运动,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手持重物或者手臂举重等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病室行走,在身体各项指标平稳后,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其进行上下楼梯有氧运动,化疗间歇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打太极、快步走、骑车等训练。
1.3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肺功能指标,具体有第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s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比值。
2 结 果
第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s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比值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肺功能指标
3 讨 论
现阶段,手术是根治肺癌疾病的主要方法,术后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方法,但是手术期间,患者机体受到损伤,再加之肺脏组织受损、支气管等受到破坏,提高了机体炎性反应,进而对术后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造成影响[3-4]。近年,肺康复治疗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特别是肺癌术后,肺康复是指予以生活能力下降和具有显著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针对性护理方法,其主要是为了使患者体征改善,促进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以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5-6]。结果显示,第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s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比值方面,干预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
总而言之,肺康复训练护理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除增强肺功能外,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