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1-04-12梁玉
梁 玉
柳江区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100
消化道出血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症候群,病因与肿瘤、炎症、血管病变、机械性损伤等关系密切,发生出血后临床表现包括呕血、黑便、胃管内有血性液体等,出血量大的情况下机体可合并休克、周围循环衰竭、昏迷等,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引起死亡,而早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1-2]。文章纳入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EIS)、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于2019年9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划分为3组各10例,EIS组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层次39-62岁,平均为(51.0±4.5)岁。EVL组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层次39-62岁,平均为(51.0±4.5)岁。对照组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层次39-62岁,平均为(51.5±4.2)岁。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EIS治疗:经口腔置入胃镜,观察出血及静脉曲张情况,将注射针自活检孔送入,在食管贲门连接上方2cm处,在每根静脉内注射3-8ml的1%乙氧硬化醇,每隔2周注射1次,共注射3次。
EVL治疗:待患者体征稳定后在电子内镜辅助下探查出血情况,将套扎器安放在胃镜前端,充分显露食管曲张血脉,确定需要结扎的部位,连通透明帽,打开内镜抽吸装置,抽吸数秒后观察透明帽内部情况,如显示满屏红色则表示曲张静脉填充,随后拉动牵引线,回缩内筒,在套扎部位基底用橡胶圈套扎处理,停止负压,注气处理,观察结扎部位有无颜色改变,套扎操作结束后缓慢退出胃镜与套扎器,再次置入内镜,吸出积血。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应用生长抑素(3mg*1安瓿/盒 )250微克静脉推注,再取1800微克静脉滴注,控制速度在250微克/h,持续治疗72h。
1.3观察指标 止血标准[3]: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消化道出血表现,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尿素氮水平下降。早期再出血标准:出血控制后6周内发生再出血;迟发性再出血:6周后再出血。
2 结 果
2.1评价3组止血时间与再出血情况 3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3组止血时间与再出血情况[n=10,n(%)]
2.2平均3组并发症情况 EVL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IS组(P<0.05);见表2。
表2 EIS组和EVL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10,例)
3 讨 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类型,患者多出现急性出血,出血量相对较大,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表现,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止血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
目前临床常用止血方法包括EIS、EVL、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而采取何种止血方法效果明显成为研究热门课题。文章研究结果表明EIS组和EVL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EIS组和EVL组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且EVL组低于EIS组,3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IS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EVL中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可对黏膜层、下层的曲张静脉进行有效结扎处理,但对深层静脉结扎难度高,如果单纯应用该方法止血,可能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而内镜下硬化治疗可确保硬化剂进入食管深层,使得食管周围曲张静脉闭塞,而注入硬化剂后会随着血液离开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可发挥一定补偿作用,将硬化剂注入2个套扎点间的曲张静脉中,可减少针眼渗血表现,预防并发症发生[4]。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抑素可有效减少机体内脏血流量,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动脉主干血流量、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量,通过注射生长抑素可积极降低门静脉与食管胃底静脉压力,保护出血部位,延缓出血速度,发挥明显的止血效果;但药物治疗方法相较于EIS组和EVL组手术治疗而言,止血时间相对延长,止血效果无手术止血效果乐观。
综上所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EIS与EVL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