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毒组全血细菌性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5)

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一种急性、超敏蛋白,一旦人体受到创伤或者感染即可急剧升高,为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单一应用时对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较低,建议采取联合诊断方案[1]。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也是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较高。有学者[2-3]建议应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度,但具体应用效果如何,有待验证。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试验,对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病毒性感染类疾病患儿、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并比较3组受检儿童的全血CRP、血常规检验指标差异以及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65例、病毒性感染类疾病患儿65例、健康体检儿童65名,依次设为细菌组、病毒组、对照组;纳入时间: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纳入标准:①细菌组、病毒组患儿均存在发热、呼吸系统症状等感染性疾病表现,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4]。②受检者年龄均不超过12岁。③受检者临床资料和检查数据等均完整无缺。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重大创伤者。②患儿或者家长不配合,影响检验结果者。细菌组患儿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7.64±1.67)岁;病程为2~6 d,平均病程为(4.69±0.15)d。病毒组患儿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为4~12岁,平均年龄为(7.87±1.45)岁;病程为2~7 d,平均病程为(4.73±0.19)d。对照组患儿65名:男34名,女31名;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7.84±1.06)岁。3组受检儿童的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在患儿入院第2日早上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液3 mL,应用深圳国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CRP定量分析仪,应用免疫比浊法对患儿血液样本实施CRP检测。同时应用迈瑞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3组受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其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在血液样本采集期间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来操作,确保取血环境清洁,采血室应每日以紫外线光照射消毒,取血时口罩、衣帽等穿戴整洁。将无菌取血用品、非无菌取血用品隔离放置。其中,无菌取血包可在无污染环境下保存1~2周,如过期则应重新灭菌。使用无菌物品时,应采用无菌钳,从各个方面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3组受检者的全血CRP、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水平差异。②统计不同检验方案联合血常规检验方案对3组受检儿童的检验阳性率差异。检验阳性标准为:全血CRP>10 mg/L,白细胞计数>10×109/L,异型淋巴细胞>5%。其中一项检测方法为阳性时即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实施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全血CRP、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差异 细菌组患儿的全血CRP、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而异型淋巴细胞低于病毒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受检者全血CRP、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比较()

表1 3组受检者全血CRP、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比较()

注:病毒组与细菌组相比,at=43.238,P<0.001;对照组与细菌组相比,bt=48.942,P<0.001;病毒组与细菌组相比,ct=14.028,P<0.001;对照组与细菌组相比,dt=14.922,P<0.001;病毒组与细菌组相比,et=28.022,P<0.001;对照组与细菌组相比,ft=21.369,P<0.001。

2.2 不同检验方案对3组受检者的检验阳性率差异 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方案用于细菌组的检测阳性率高达98.46%,高于两种单一检测方案(P<0.05),而用于病毒组、对照组的检测阳性率与单一检测方案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验方案对3组受检者的检验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儿童因年龄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能力较低,加上卫生意识薄弱,容易被空气和灰尘中的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因而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系数较高,其中以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病毒性感染类疾病的发生率最高,二者虽均为感染性疾病,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要求准确鉴别,从而予以针对性、科学性治疗,改善患儿预后[5-7]。传统临床上判断细菌性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依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在全血中所占比例为指标,以鉴别患儿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但该检查方法会受患儿体温、情绪、药物等因素干扰,导致白细胞计数检测方法在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有较高误诊率[8-9]。

近年来,全血CRP逐渐成为诊断机体炎症、创伤的重要标志物,其作为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正常状态下不足10 mg/L,一旦发生感染性疾病,人体肝细胞会快速产生大量CRP,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因而全血CRP水平急剧升高,而病情控制后急速下降,全血CRP水平在1周内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CRP检测可操作性强、步骤简单,且检测速度快,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应用频率较高。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均为血常规检验项目,前者被认为检测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检测简单、耗时较短等优势,但因自身容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单一应用时误诊率较高;后者属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时产生的淋巴细胞,属于非正常形态细胞,其病因多与病毒感染相关。据相关文献报道[10],疱疹病毒感染者体内异型淋巴细胞将远高于5%,因而该指标多用于诊断病毒性感染类疾病。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病毒性感染类疾病患儿、健康体检儿童实施全血CRP、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细菌组患儿的全血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而异型淋巴细胞低于病毒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的全血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水平与病毒性感染患儿、正常患儿相比,差异极大,可通过检测上述3项指标鉴别细菌性感染类疾病。同时,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方案用于细菌组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案,提示联合方案对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检出率更高,进一步证明了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总之,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病毒组全血细菌性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小鼠流感相关性脑病的影响*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抑制miR-134治疗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实验研究
shRNA-Survivin基因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浅析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