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动态监测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1-04-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脓毒症

(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已有报道指出,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造成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早诊断与评价脓毒症患者疾病发生、严重程度及科学预见预后是当前危重症领域中重点研究的内容。近年的研究发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全身性细菌感染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存在于外周血中,对脓毒症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脓毒症患者病情监测领域体现出较好的效能[1]。本研究旨在分析动态监测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患者PCT水平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照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试验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严重脓毒症组(甲组54例),严重脓毒症组(乙组26例),再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丙组68例)与病死组(丁组12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9~75岁,平均(48.23±1.09)岁。甲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7.02±1.34)岁。乙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48.75±1.44)岁。甲、乙组患者均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丙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21~74岁,平均(47.82±1.31)岁。丁组男女均为6例;年龄19~75岁,平均(48.37±1.28)岁。空白对照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23~78 岁,平均(50.12±1.93)岁。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纳入对象均在入院1、3、5、7 d时采集3 mL肘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PCT水平,试剂盒由德国Brahms公司提供。所有定量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说进行。检测区间:0.05~100 ng/mL,参考范围PCT≤0.05 g/mL[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院1、3、5、7 d时各组PC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预后各组PCT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各组PC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入院1、3、5、7 d时,试验组患者PCT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患者的PCT水平不断变化,而空白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各时间点PCT水平均高于甲组,入院3、5、7 d时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甲组PCT水平呈降低趋势,乙组PCT水平有所升高。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各组PC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ng/mL,)

表1 不同时间点各组PC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ng/mL,)

2.2 预后各组PCT水平监测情况比较 丁组各时间点PCT水平均高于丙组,两组患者入院3、5、7 d时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丙组患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丁组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预后各组PCT水平监测情况比较(ng/mL,)

表2 预后各组PCT水平监测情况比较(ng/mL,)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失衡反应诱导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器官功能不全,临床已证实有细菌存留或高度可疑的感染病灶。近年来,各种侵入性技术在临床疾病诊疗中被广泛应用,外加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脓毒症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ICU,易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患者的病死率[3]。当前,普遍认为炎性反应及其抗炎系统紊乱是诱发脓毒症的主要原因。在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选择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的生物学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4]。

PCT是脓毒症临床早期诊断的新指标。PCT为降钙素前体,是由116个氨基酸构成的糖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细胞产生。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时,PCT浓度会上升,在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价值。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已将PCT作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指标之一[5]。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脓毒症患者早期PCT值的诊断价值层面,以探寻更为准确的判断折点。在受检群体、感染疾病类型及病原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对应的判断折点不同。相关研究指出,治疗3 d时PCT>1.20 ng/mL为判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界值[6]。针对自身免疫性疾患者细菌感染的PCT分界值为1.0 ng/mL。由此可见,对于感染患者而言,单纯评估某一时间点的PCT水平不能全面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故需动态监测PCT水平。

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PCT水平呈上升趋势,若将>0.5 ng/mL设为PCT阳性阈值,则对细菌感染阳性预测的准确率达到90.00%[7]。本研究患者入院1、3、5、7 d时试验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检测血清PCT在诊断细菌性感染及脓毒症方面体现出较好的效能。随着病程的进展,甲组患者PCT持续走低,提示患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病情逐渐改善;而乙组患者PCT水平持续上升,提示患者病情逐渐恶化,未被有效控制[8]。另外,在入院1 d时,乙组患者PCT水平虽然高于甲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脓毒症在发病初期,PCT呈现低增长态势,随着病情的发展PCT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进一步阐明了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PCT水平的必要性。此外,丙组PCT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呈降低趋向,提示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而丁组PCT水平持续上升,预示临床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因此,PCT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风险越大[9]。

综上所述,ICU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会显著上升,且PCT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临床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能反映其病情改变、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科学用药。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脓毒症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