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流气饮治疗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1-04-10可珊珊
可珊珊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慢性肾小球肾炎作为一种免疫性炎性反应性病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全身乏力、头晕、血尿及高血压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有效治疗[1-2]。缬沙坦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物,可选择性地结合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的作用,但单一用药起效慢、疗程长,整体疗效并不理想,而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与中药制剂的多样化发展,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个新的趋势[3-4]。本研究选取70例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木香流气饮治疗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5]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者;②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蛋白尿者;③年龄≥18岁者;④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6]中气滞水蓄证中医诊断标准者。
1.2排除标准 ①伴发严重精神病症者;②合并重要脏器(如肾脏、肺脏、肝脏及心脏等)功能不全者;③近期发生感染类病症者;④遗传性肾小球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者;⑤合并其他肾脏病者;⑥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⑦处于哺乳期、妊娠期者。
1.3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入院的70例水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6~68(47.4±7.5)岁;病程1~6(3.07±1.25)年;病理类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2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3例,膜性肾病13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7例。研究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27~68(47.7±7.8)岁;病程1~6(3.18±1.32)年;病理类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3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4例,膜性肾病12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6例。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0623)。
1.4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即抗感染、降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低蛋白及低盐饮食等。
1.4.1对照组 给予缬沙坦胶囊(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53,规格:80 mg×7粒)口服,每次80 mg,每日1次,1个疗程为1个月,共2个疗程。
1.4.2研究组 联用缬沙坦与木香流气饮治疗,缬沙坦胶囊使用剂量、方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木香流气饮组方:木通10g、藿香10g、木香10g、槟榔15 g、丁香皮6 g、大腹皮10 g、莪术10 g、肉桂6 g、草果仁10 g、麦门冬10 g、白芷10 g、白术15 g、石菖蒲10 g、木瓜10 g、赤茯苓15 g、人参10 g、苏叶5 g、香附10 g、甘草5 g、青皮10 g、厚朴10 g、陈皮10 g、半夏10 g,加2枚大枣,3片生姜,水煎温服,每日1剂,1剂约400 mL,分2次服用,1个疗程为1个月,共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免疫功能指标(尿补体C3、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胱抑素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腹泻、头痛、恶心及头晕)发生率。①2组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外周静脉血液样本,离心半径与离心转速分别为15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于-70 ℃冰箱内储存待测,尿素氮、血肌酐选取日立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与上海荣盛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免疫功能指标选取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清晨收集10 mL尿液样本,24 h尿蛋白选取比色法测定。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不同症状评分之和为症状总积分。治愈为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症状积分下降95%以上;显效为治疗后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症状积分下降70%~95%;有效为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症状积分下降30%~69%;无效为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及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2.2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2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胱抑素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白细胞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胱抑素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更低(P均<0.05),白细胞介素-2水平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42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比较 例(%)
2.5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气滞水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炎性反应性病症,肾小球滤过率增多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加重导致肾小球硬化是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以蛋白尿、全身乏力、头晕、血尿及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由于确诊时间较晚导致疾病进展至晚期肾炎,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大,因此临床上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基本治疗原则[8-9]。现阶段,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临床上尚无根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法,现阶段主要为尽早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并给予药物治疗以控制患者肾功能持续性恶化及降低尿蛋白含量[10-11]。缬沙坦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物,其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阻断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扩张血管,使血压水平下降,且通过扩张血管可进一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改变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屏障,以保护肾脏,但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程较长,且疾病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年来中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面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12-13]。
现阶段,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为肾功能常用评价指标,但肾小球初期受到损伤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显著变化,而肾小球受到严重损伤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才会急剧上升[14-1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评价中体液免疫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是评估体液免疫功能的常用指标,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M、A、G,而尿补体C3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多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16]。相关研究提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胱抑素C的含量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具备很强的标志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肾组织内主要源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其水平越高即代表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越重;胱抑素C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清除,其水平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状况,主要用于评估肾小球功能,其水平越高即代表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越重;白细胞介素-2作为一种生长因子,由T细胞分泌,可对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其水平越高即代表作用越强[17]。
中医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水肿”“腰痛”“虚劳”“肾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证为本虚,血瘀、湿浊证为标实,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肾亏虚造成正气虚弱,导致水液失运、升清降浊失常、阻滞气机及邪实积聚,引起瘀血内停,进而致使湿浊之邪加重,最终致病[18-19]。气滞水蓄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一种常见辨证类型,机制为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水停外溢,以脉弦、舌淡、小便短少、面色爪甲白无华、嗳气不舒、纳食减少、肢体或全身水肿、脘腹痞满、胁肋满痛等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原则为健脾补气、活血化瘀及利湿降浊[20]。木香流气饮是经典名方,方剂中的木通利湿,肉桂散寒,莪术活血化瘀,草果仁、石菖蒲、陈皮、木瓜及半夏行气利湿、化痰散结,藿香、槟榔、大腹皮、丁香皮、苏叶、青皮、香附、厚朴及木香理气宽中,甘草、茯苓、白术及人参和中调胃、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节脾胃,诸药联用可发挥健脾化痰、行气调中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与胱抑素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尿补体C3、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2水平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木香流气饮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同时,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木香流气饮不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是,由于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例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同时受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未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随访时间较短等因素限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因此还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