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余必丽:接续奋斗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4-09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4期
关键词:薏仁米鹧鸪农户

文/本刊记者 刘华彬

贵州省兴仁市鹧鸪园村曾是一个“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救助、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水、电、路不通,吃水靠人挑,照明靠煤油,赶集踩泥巴。2002年,外村媳妇余必丽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不少村民心存疑惑,于是她向全村人承诺“一年后干不好我自己走人”,结果一年后村民们却不让她走了。就这样,余必丽带领大伙修道路、改造电网、引自来水、发展产业,2019年底终于实现全村贫困户清零。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余必丽代表。

多方发力,巩固脱贫成果

如今,鹧鸪园村已由一个落后村变成蔬菜专业村、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余必丽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村民们虽然脱贫了,但还要巩固脱贫成效。按照国家政策,脱贫地区有5年过渡期,鹧鸪园村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巩固好脱贫成果,接续抓好乡村全面振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做强产业,增加就业。产业发展了,就业就有保障,村民们的收入就能得到巩固。鹧鸪园村将立足现有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由粗加工转向精加工,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鹧鸪园村已发展了五大产业:一是蔬菜产业,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300万元。二是花椒产业,建立了2300亩花椒种植基地,村里已引进一家企业,依托花椒基地、融入民族文化,投资6000万元,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模式,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三是中药材产业,以林下种植方式,发展了1600亩黄精。四是养殖产业,主要养殖黄牛、小龙虾,其中小龙虾是新引进的养殖品种,效果非常好。五是薏仁米产业,兴仁市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的唯一的“中国薏仁米之乡”,2020年全市种植面积达35万亩,薏仁米种植户达5万多户,种植收入7.56亿元左右。

以上产业,有大量的农户经营,也有一些小微企业和龙头企业进入,吸纳了不少农民就业。比如花椒产业,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再到公司务工,就有了三份收入:一是土地流转费;二是劳务费;三是退耕还林费,比之前自己种植收入高多了。

2.头雁引领,人才兴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鹧鸪园村将充分发挥头雁引领效应,把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工作做好,重点支持大户发展,再由他们去带动更多的农户。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吸引小微企业进入农业、入驻鹧鸪园村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渠道。

3.搞好换届,壮大组织。接下来,鹧鸪园村“两委”将开展换届工作。鹧鸪园村将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参选村“两委”干部,比如年轻的村民、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壮大村组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厘清思路,带动小农户发展

在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将是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如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关系乡村全面振兴的问题。对此,余必丽认为要注意三个问题:

1.引导农户正确对待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规模农业,就会涉及土地流转。鹧鸪园村的做法是统一由村委会负责村民土地流转工作,将土地集中起来,然后对外招商引资。村里通过开展培训、组织共商、外出考察等方式,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土地流转后,年轻人可以到外面打工,对于60岁以上的劳动力,则组织他们到村里的基地务工,可以收入80~100元/天,还可以照看好家庭和小孩。有的农民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农民,担心会“饿饭”,不愿流转土地,村干部就上门给他们算“双丰收”账:一是土地流转,一亩地每年可以得到流转费800元,如果是农户自己搞传统种植,除种子、肥料、人工费用,纯收入根本达不到800元,遇到天灾,更是得亏本;二是土地流转后,农民可以到基地务工,1个月只要干10天,就可以挣到相当于土地流转费的收入。通过算账,大多数农民都会把土地流转给村委会。不少人流转土地半年后,还会找到村委会,“我还有一些土地,你们要不要?”

2.选择适合小农户的产业。乡村要振兴,首先产业要振兴。一是要按照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做好发展规划。要做深刻的调研,召开多次群众会,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把这些细节做好了,才会不走弯路。二是要结合当地的资源,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争取做到“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做出品牌化、高端化,才能在市场上立稳脚步。三是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农户发展产业,就怕没市场,要搞好市场销售,让农户安安心心地种养,有一个好的收成。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余必丽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将兴仁薏仁米纳入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备体系,配套新建相关仓储设施,以保证薏仁米种植农户的利益。

3.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合作社在技术示范带动、对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鹧鸪园村刚开始发展蔬菜大棚时,很多村民反对,他们说“从来都是吃饭饱,不是吃菜饱”,于是余必丽成立了鹧鸪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贷款建起6个蔬菜大棚,第一年就赚了6万元。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技术培训下,鹧鸪园村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了。

加大倾斜,推进乡村建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余必丽表示,乡村建设行动千头万绪,就鹧鸪园村来说,以下领域需要加强:

一是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目前村里的道路还较狭窄,大车开不进来,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宽。另外,村民们都比较注意维护村庄环境,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污水的收集处理,需要政府给予解决。

二是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目前,鹧鸪园村有5164人,村里没有公立幼儿园,只有私立幼儿园,幼儿教育力量薄弱;只有2所小学,没有中学,孩子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希望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山区倾斜,把乡村教育发展得更好。

三是加强医疗卫生力量。在乡村,因病致贫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目前,鹧鸪园村还没有专业的医师,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很难。希望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培训,配备配齐医疗设备,丰富药物配置,真正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大病不出县。

猜你喜欢

薏仁米鹧鸪农户
抹茶对贮藏期间薏仁米脂质氧化的影响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鹧鸪》一调与“舞《鹧鸪》”“打散”——声诗格调与元杂剧的收场演出
鹧鸪
鹧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薏仁米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贵州兴仁薏仁米走上市场化、国际化道路